丫,来干活—小时候最烦听到

立夏那天下午,提着散发着特殊新鲜味道的韭菜往山下走时,葛老师建议:
咱找个地方摘摘吧。
我扬起韭菜看了看,心想这一大包摘起来费事了。而且还带着泥泞,让葛老师弄一手泥怎么好意思。
便说:
别了吧,我回家摘摘就行。
葛老师说:
在这摘摘最好,回家就直接放冰箱里,要不容易坏。
咱俩找个背风的地方摘摘吧。
态度非常真诚。
我便没再继续坚持,俩人找了个田间小路,蹲在草丛中开始了摘韭菜行动。
我说:
真多啊,费事了。
葛老师说:
不费事。
接着她便开始了娴熟的摘韭菜行动。
一边摘一边跟我回忆往事。
小时候就烦气俺娘叫我干活,一到做饭时间就怕听见俺娘喊我:
丫,过来摘菜。
丫,过来烧火。
丫,过来......
从不叫俺俩哥哥。
我问葛老师老娘为啥不叫哥哥干活,葛老师说俺哥哥上地里干农活,出大力。
哈哈,一副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我跟葛老师说,我们小时候也常常被妈妈叫过去干活。
每到暑假或者寒假的时候,姐弟几个本来在欢快地嬉闹,一听到大门响,便飞快地跑回自己的屋子里,假装正在做作业。
但是,仍旧是阻挡不了下班回家的老妈的吆喝声:
小燕子,来摘芹菜,海峰,来剥蒜......
我妈至少要叫两三遍,才能出来齐全,因为总有假装听不见的。
而且若我妈光叫一个或者俩,定然会有攀比的:
怎么不叫俺大姐干?
怎么不叫俺二姐干?
......
攀了也白攀。
我妈,常常以她的雷霆之威,把攀比的人一剑封喉:
恁姐姐上班。
你天天白吃白哈,锥扎不动,干点活不行?
再敢顶嘴,便要挨骂甚至挨打。
所以小时候,我也最烦听到我妈叫我干活的吆喝。
高考完的那年,我跟二姐帮着我妈在大门口的过道里摘菜。
蹲久了猛一站起来,只觉“轰”地一下,天旋地转,摔倒在地上。
朦胧中,听见我妈惊慌失措地吆喝我二姐:
你快点打120......

我被手忙脚乱地送进了医院后,经检查是因为没吃早饭造成的低血糖。

虚惊一场。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妈对我总是小心呵护,嘘寒问暖,也算让我享受到了不用老被叫着摘菜的待遇。

现在想想,不就摘几棵菜吗?

一点也不脏,一点也不累。

为什么那么懒?

如今每天回家给后浪做饭,几乎没让他摘过菜。

只是在饭熟了之后,拉开厨房的门喊:

端饭了,端饭了。

每次基本至少两遍,才能看到后浪懒洋洋地屋里出来。

偶尔,我也模仿一下我妈的语气:

你天天白吃白喝,锥扎不动,干点活吆呼好几遍。

但是,从来没有我妈那种雷霆万钧的气魄。

如此想来,温柔是不是也是一种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