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理健康教育回归课堂

朱春耕

近日,广西巴马县东山乡长洞小学的支教老师杨飞凡给女生分发卫生巾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引发网友关注。作为一名男老师,光明正大地给女学生分发卫生巾并让她们不要害羞,获得了许多网友点赞。杨老师认为:“男性很有必要了解女性健康,因为大多数的男性和女性都会组成家庭,所以在教女性生理健康知识时,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男生也该参与进来。”

长期以来,多数老师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不少学校的生理健康课经常被其它学科占用,以至于生理健康老师很难落实课程计划,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

生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视,原因在于,生理健康教育课话题敏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滋生学生对“性”的探究兴趣,引发早恋的不良倾向。于是,师生对此多“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正面讨论。

其实,生理健康知识作为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话题,需要教师和家长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应对。当前,尤其在农村中小学,生理健康课不被重视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与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与当前的教育评价也不无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错误认知:

第一,生理健康知识不用教,学生长大自然会知晓。对于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问题,很多老师避而不谈。他们认为,将其当作一门课程,会助长学生的不良风气。在此导向下,学生也容易产生错误认识——谁知道性常识越多,谁就是“坏学生”,甚至有意避开与异性的正常交往。

第二,上生理健康教育课就是在浪费时间。在中小学师生的眼中,学校考什么就学什么,生理健康课没有纳入期末考试的范围,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据统计,很多学生的生理健康课大多被班主任老师占用,即使不被占用,也只是用来应付上级开齐开全健康教育课的专项检查而已。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或优质课竞赛中,生理健康教育课很少被纳入教学比武范畴。由此,该课程被师生冷落也就见怪不怪了。

第三,过早了解性知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看来,文化课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升入重点学校。尤其在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有限,很难了解孩子青春期的恐慌,孩子只能自己慢慢消化。

第四,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往往“谈性色变”。大多数人认为,没必要花心思研究青春期的生理问题,“树大自然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并顺利考上大学,但步入社会后却面对着与异性交往的问题。这恰恰暴露出我国中小学生理健康教育课的缺失。

生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刻意回避,而是要将其视作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课程,让其回归课堂,并着力抓好质量。

(作者朱春耕,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