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写新闻,“一笑成篇”,不信您进来看看!

还记得吗,我曾两次给亲们讲过新闻稿件谋篇布局“一字立骨”的技巧。最近编辑稿件时,又发现一篇佳作,人家不仅“一字立骨”,人家还“一笑成篇”。小编不由赞叹,通讯员中果然有“笑傲江湖”的“武林高手”,佩服!佩服!!大师啊,请收下我的膝盖。

请亲们先一睹此篇佳作芳容,我再给亲们赏析一下。

我的兄弟笑了

——山能重装塔高公司创新创效见闻

□本报通讯员 宋安坤

2月11日,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便召开了2018年度科技表彰大会,足见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2月20日,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笔者来到山能重装塔高公司生产一线采风,感受该公司新技术新工艺的魅力。

“机器换人”:

我们的焊工兄弟笑了

近年来,塔高公司全力推进“机器换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他们先后从国外引进焊接机器人50台,自主研发设计液压支架连杆焊接生产线和大型结构焊接工作站,可替代200余名焊工连续作业,生产效率提高35%以上,新增产能2万余吨。

“机器人”代替人工焊接,使工人劳动方式由挥汗如雨“持枪电焊”变为悠然自得编程操控。“机器人焊接最受益的就是我们一线职工,希望公司以后能够拿出更多创新方案,继续让我们职工与企业共同受益。”焊接机器人操作人员潘虎一边说,一边轻松地笑了起来。

重奖创新:

我们的研发兄弟笑了

今年,塔高公司获得央企华能集团一份ZYF18000/29/55D液压支架订单,这是该公司首次打入央企市场。

ZFY18000支架是国内最大放顶煤液压支架,为满足客户需求,塔高公司总工程师李正训与24名研发人员历时49天技术攻关,为客户量身打造了一款人性化支架产品,并一次性验收通过,创造了放顶煤最大、支撑高度最大支架的全国记录。

李正训还带领科研人员完成了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升级改造、不锈钢热丝熔覆等11个课题项目,年节约成本费用200余万元,机器人自动焊达率由30%提高至80%以上。

2月11日的山能重装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塔高公司多项科研项目获奖,多名科研领军人物收获颇丰。

“如今,山能重装聚焦‘创新兴企,技术强企’,每半年举办一次科技创新评比表彰。我们技术人员的地位更高了,只要拿出更多创新成果,我们的奖金也会更加丰厚。”支架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孙奇自信地笑了。

技术共享:

我们的兄弟单位笑了

支架产品是山能重装的重点项目之一,过去旗下三家公司主打支架生产。山能重装对三家公司业务整合,划归塔高公司管理,充分壮大支架生产线规模,增强市场竞争砝码,形成“一家中标,三家受益”的良好局面。

为提高生产效率,塔高公司专门设计了“液压翻转工装”,可将产品进行180度翻转,极大地方便了焊接操作。过去一个支架底座翻转一次需要行车工与电焊工配合15分钟,全部焊接完成需要翻转8次。而现在通过翻转工装,可以节省2至3个小时,也保证了职工操作安全。

“我们正在将这种工装与其他兄弟单位共享,让他们焊接操作时,也能享受到这一成果带来的便利。此外,我们的数控切割自动清渣设备等创新成果,也都适用于其他兄弟单位,我们非常愿意把这些成果分享,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当李正训说到这里,笔者仿佛看到其他两家兄弟单位的操作工也满意地笑了。

小编赏析

01

“火柴妹”和“丰乳肥臀”,仅隔着“三个笑容”的距离

如果“收起笑容”,这就是一篇骨感十足的“火柴妹”、硬邦邦的“隔夜馒头”,估计连制作个稍稍有点新意的标题都难煞人。

或许是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能力强,再加上想象力丰富吧,才得此“神来之笔”。前两个“笑”是作者采访中观察来的,第三个“笑”是作者采访时靠想象在脑海中生成的画面。

因作者这一通巧妙构思,“火柴妹”长肉变“丰乳肥臀”了,硬邦邦的“隔夜馒头”经“三笑”那么一“微波”,也暄暄腾腾口感十足了。稿件标题《我的兄弟笑了》也便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02

“踏破铁鞋”之后,您也可以信手拈来

表面看这一构思好象是“得来全不费工夫”,随手拈来,其实作者平时没少下“踏破铁鞋”的硬功夫,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据我所知,此文作者宋老师的散文、诗歌写作功底极强。

这真是,想当年美女秋香“嫣然三笑”留情唐伯虎,最终虏获痴心一颗,成千古爱情佳话。谁曾想,今日宋大师“三笑谋篇”,笔下大汉一通傻笑,成就一篇一版倒头条,堪称佳作。嘻嘻,被酸掉牙的亲们来找我,小编用这月工资给您报销镶牙的医疗费。先到先得,抓紧抓紧,把小编这月工资报完了,您就得自费了。

03

既然是见闻,现场感必不可少

其实,此稿还是稍有不足之处的,不知亲们意识到没有。哎!那位同学说对了,现场感稍弱了些,见闻的味道淡了些。比如第一个小标题“机器换人”那部分,可以从作者目睹的焊接车间的作业场景写起,以人物引语交待各种数据,现场感就有了。

04

会写开头是徒弟,会写结尾才是师傅

股市上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小编套用一下这个句式,“会写开头是徒弟,会写结尾才是师傅”。此稿有一点让小编我很佩服,此稿结尾处理得相当好。什么,您说此稿没有结尾?哎!对了,您又说对了,正是没有结尾,小编才说结尾处理得好啊!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画蛇添足。嘎然而止,意犹未尽。那个谁谁说过,“故事一讲完,文章即结束”,那种在结尾处替读者总结、说教、拔高度的行为,特别讨厌。

05

高手的套路更深,深到了无痕迹

新闻稿不是说不能拔高,是说不能硬生生拔高,这高度您得拔得不留痕迹。比如这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我们常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但您不能在您的新闻稿件里这么直白地说,您得讲点技巧。此稿作者水平高就高在这里,“我的兄弟笑了!”为什么笑?得了好处呗!我微信送您一个红包您笑不笑?红包越大您笑得越开心。此稿的主题就是“企业与职工共享技术进步成果”。表达这个主题,作者只用一个“笑”字,轻松解决,了无痕迹,不动声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