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及高血压的治疗,兼谈中医治疗的补与泻 | 余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过春节了,我和妻子清洗屋外的地面。
妻子将地面扫干净,用自来水冲刷,由于水的压力不大,起不到冲刷的效果,于是将水管口捏扁后再冲地面,一样的水,压力变得大了起来,冲洗效果好了很多。
我一边帮忙冲洗,一边想,“水管变细了,压力就大了,我们人体的水管能变细吗?”
我随后想到了低血压的病人,以前治疗低血压,通过补气,提气来升高血压,但效果一般。往往病人服药期间还勉强可以,但停药后很快血压又降了下来,低血压病是否与血管弹性差有关系?
人体的血液大部分存在于大小血管中,当心脏的每分钟射血量不变时,只要稍稍收缩一下全身的血管,应该就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过扩张全身血管,血压自然也应该会降低啊!
寒性收引!酸性也能收敛!
如是在治疗低血压时除了运用补气、提气、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我用上了仙鹤草、北五味子、枣皮等药物,患者的血压果然有明星改善,而且停药后,也能持续很长时间!!
后来查资料,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看来与其凉血止血,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也是很有关系的!
患者 李某 女 35岁
头昏三年余,加重一月。
患者三年来经常头晕、头昏,蹲在地上站起来时,几欲晕倒,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多次测血压85/50mmhg左右,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提示轻度贫血,三年来经常服用补养气血的药物,病情时好时坏,最近一月病情加重,出现心悸,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前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如上,伴月经量少,腰膝酸软。舌尖红,苔薄白,六脉细软。血压80/50mmhg。
诊断:虚劳
治法:补益气血,益精填髓
方药:红参80克 黄芪150克 当归60克 五味子60克 仙鹤草150克 柴胡40克 升麻30克 淫羊藿80克 菟丝子60克 制首乌80克 阿胶100克 鹿角胶100克 蜂蜜4斤
上方制成膏药,服用一月,经期或感冒期间停服。
方中红参、黄芪、当归、阿胶补益气血;五味子、仙鹤草收缩血脉;柴胡、升麻升举阳气;一补、一收、一升,从三个角度解决气血不足,血压偏低的问题;淫羊藿、菟丝子、制首乌、鹿角胶益精填髓,从源头上解决精血不足的状况。
患者服用一周后,头昏头晕明显好转,蹲位站起时,头晕亦减轻,服用一月后症状消失,测血压110/65mmhg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月经量也比以前多,再服用一疗程,半年后碰面,告知病已治愈,未在复发。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低血压的治疗要从四个角度入手,一、补益气血;二、收缩血脉;三、升提阳气;四、益精填髓。
补益气血是关键,气血不足就好似干瘪的水管没有水一样,水管无论如何收缩变细,水的压力变化也不大,气血足了,血压自然也就上去了。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属阳,营属阴,“营阴”为“卫气”的物质基础,运用收敛的药物,可以减少营阴向卫气的转换,起到固摄营阴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卫气的耗散。使血脉充盈度增加。
升提阳气,可以促进机体阳气的升发,头为清阳汇集之所,清阳升发增加,自然头脑清醒,头昏缓解。
从现代医学来讲,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产生,依赖于骨髓的造血功能,而中医认为,肾主骨,骨藏髓。肾精不足,骨髓的造血功能就会减退,就会表现出贫血,因此对于血压偏低,贫血的病人,补养肾精,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疾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案例中从上述四个角度入手,标本兼顾,所以患者病情得以治愈。
通过洗地的感悟,使我们明白了低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收缩血脉”。
在民间,老百姓习惯将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归结为具有补性,比如白果、仙鹤草等,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收缩的特性,身体虚弱的人吃之后,感到舒服,头晕也会好转。所以老百姓俗称它们为补品。
除了这些具有收敛之性的药物外,还有一类老百姓也归为具有补性,那就是粘腻的药物和食物,比如老百姓认为糯米比普通的大米养人,白木耳是补身子的,中药里面的熟地、大枣、阿胶都是补血佳品……
我们想想一下糯米、白木耳、熟地、大枣、阿胶,这些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偏于滋腻,滋腻的东西能够影响血脉的运行,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偏粘滞,身体虚弱的人,血压偏低的人,服用这些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血脉流行就会变缓,血压就会升高,人就感到舒服一些,精神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补药偏滞的原因,但如果长期服用这些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对不对呢?
肯定是不对的,长期服用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人体也会生病,因为气血运行受阻了,虽然头部供血改善,但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出现不通,不通也是病。为了补而不滞,或者滞而不过,在补血药中就需要适当配伍活血的药物,或者行气的药物,比如川芎。
想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补血的经典方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组成,这里的川芎行血中之气,就是防止熟地、白芍、当归补而过度,出现粘滞的情况。
临床上经验丰富的医家,在大剂量使用熟地的时候,就会配伍行气的药物,比如砂仁、陈皮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补血的药物如此,补气的药物也是如此。
临床上对于气虚的病人,在使用黄芪、党参这些补气的药物时,患者容易出现腹胀的情况,这就是补而太过,适当佐以行气的药物,如木香等,或者活血的药物,如鸡血藤等,就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从上面关于低血压的治疗以及补药的认识中可以得出两点:即“收缩血脉的药物”和“影响血脉运行的药物”均可以促进血压的提升,如果我逆向思维,是不是“扩张血管”、“促进血脉运行”的药物就能降压,就能治疗高血压呢?
事实上的确如此,临床上许多患者血压高,尤其是那些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他们的收缩压基本正常,大多在140左右波动,但舒张压可以高到120mmHg,虽然血压很高,但患者没有明显的头晕头痛症状,他们有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这些基础病,在治疗上如果单纯使用降压药,将舒张压降到正常,患者反而觉得头晕。这是因为血脂血粘度偏高,患者体内血脉运行受阻,血行不畅,机体只有反射性的提高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大脑的血液供应,人才感到舒服,如果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正常了,机体反射性的调节受到抑制,大脑缺血缺氧就表现出来,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
通过使用扩张脑血管药物和改善血液流变的药物,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脑供血充足,在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下,原本较高的血压就会慢慢下降,身体的平衡就得到了恢复。血脉流行通常,原来因血脉郁滞所致的手足麻木,四肢无力,均会得到改善。
如果说低血压患者采用“收缩”和“粘滞”的办法来提升血压属于补法,那采用“扩管”和“活血”的办法治疗高血压就属于泻法,这一补一泻,治疗一虚一实,在两种疾病的治疗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通过上面的故事和案例,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促进气血运行的药物就具有泻性,抑制气血运行的药物就具有补性”,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了为什么吃人参的时候,不适合吃萝卜了,因为萝卜顺气,具有泻性,能够抵消人参的补性。
萝卜不能吃,大葱呢?洋葱头呢?陈皮呢?
这些都具有顺气的作用,所以对于气虚的患者而言,服用人参的时候,都不适合食用。当然大剂量使用补气的药物时,防止补而太过,补而过滞,适当的反佐顺气的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前几年流行喝开胃汤,其处方为广木香和山楂,人喝完后会不停地放屁,气机顺畅了,气血就通了,人就感到不痛了,不胀了,舒服了,身体内的许多郁结之症就得到了治疗,这种疗法对于体内气机郁滞的人而言,是很好的,但是不是可以长期喝呢?
那是不行的,许多人喝着喝着,喝得浑身没力气了,因为气都泄了。所以喝开胃汤的时候,时间久了就需要配伍黄芪或者人参这些补气的药物,这样理气而不伤正气。
所以说:理气破气的药物,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因此具有“泻”的作用;同样活血通脉的药物,也能促进血脉的运行,也是具有“泻”的作用。
这样来理解补与泻,思路就会开阔很多,临床上运用的泻法,不仅仅局限于泻下,它所包含的内容其实很丰富,泻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消肿散结,行气散瘀,活血通脉,化痰开窍……凡是针对实证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泻法。
针灸上也存在补泻!
人体的气机升降运行是有规律的,可以概括为从左侧上升,从右侧下降,当你站在患者的前面看时,他是一个逆时针循环;当你站在患者的后面看时,他是一个顺时针循环。
所以如果在前面施针,顺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反,属于阻止气血运行的运针手法,就属于补法;逆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同,能促进气血运行,就属于泻法。
如果在后面穴位施针,顺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相同,能促进气血运行,就属于泻法;逆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反,属于阻止气血运行的运针手法,就属于补法。
这就是一个原则,对补泻法深层次理解的法则。他不仅仅体现在疾病的治疗上,其实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的忠言逆耳,就是这个道理,好听的话,顺耳的话,属于泻性,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是不大的;逆耳的话,不顺耳的话,属于补性,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顺着自己性子做事情,是泻;动心忍性,思虑后再做才是补啊!
生活如此,医学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本文原标题:《从生活小事认识人体疾病 第十三章:洗地的感悟》
本文作者:任之堂主人余浩医生,转载自任之堂主人博客http://piao-peng.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