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云|崇明地区农村丧葬习俗演变散记之七

作者:顾士云,崇明区建设镇人,1952年出生。1970年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同年任村党支委兼16队队长。1974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7年12月参加首次高考,1978年5月入读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1980年7月毕业后到建设中学任教。1985年1月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98年11月转任学校校长。2009年8月离任后担任崇明区教育局党建和教育方面的督导工作。目前在区人社局委托的扬帆评估中心担任成人培训的督导工作。本文经授权后发表。

崇明地区农村丧葬习俗演变散记之七哭丧礼节的那些事

崇明人参加亲眷人家的丧事,通常有两种表述:一种是表述叫“吃素饭”,去那里参加丧事就表述为去那里吃素饭;还有一种表述叫“吊孝”(孝字在崇明话中读为“化”)这是五、六十年代,女人家参加丧事的专门表述。那时,女人家到近亲家参加丧事,都得要参加哭丧。至亲的、感情深的要哭上好几场。女人家参加丧事是有哭丧任务的,所以用“吊孝”这种表述比较合适。从小时候参加吃素饭、看死人到长大后帮人家料理丧事的经历中,我对哭丧礼节的那些事,有了自己的记忆:一是哭丧者的衣着服饰。女人家参加吊孝时,都要穿白戴孝,穿白是指要穿白布衣服,戴孝则是把烧床柴后发到的孝,如圄腰、扎头、穿腰带、白帽子等戴到身上。女人家穿白戴孝去丧家时,路见的人便将其称之为吊孝娘子。白布衣裳是女人家参加吊孝时的礼服,家庭条件富实的人家都备有这种服饰,而家庭条件差的人家就没有这种服饰。所以在出去吊孝时,女人家穿着的白布衣裳往往要向宅上人家或邻舍人家借。白布衣裳平时是不穿戴的,只有在丧事场合才用得着。由于当时人们衣着的布料紧缺,所以许多人家不备白布衣裳,应急时便向人家借来穿一穿。记得小时候母亲出去吊孝时,常向宅上的大伯母借白衣裳穿,用好后要洗净折叠再还给大伯母。二是哭丧用的吊孝车子。吊孝车子是指运送吊孝娘子的独轮车。旧时崇明交通设施落后,道路坑坑洼洼,大路少,丝浜小路多,行走不方便,而且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独轮车。女人家参加吊孝,经常要叫独轮车推送。所以要叫独轮车,一则为了减轻长途跋涉的疲劳;二则为解决小脚女人的行走不便,五十年代时,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多数为小脚女人,走路非常痛苦。三则为显示娘家人的气派,就像现时参加丧事,不少人“打的”而来。推送吊孝娘子的独轮车,人们又称之为吊孝车子。当年如果死者是女性,她的娘家人是丧事上的座上宾,礼节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崇明话讲:娘家人出势,指的就是娘家人为死者鸣冤叫屈抱不平。如果死者是非正常死亡,娘家人往往会借机闹事,轻则争吵,重则打斗。即使是正常死亡的,丧家也得小心谨慎,免得被娘家人鸡蛋里寻骨头——抓住把柄,乘机大闹一场。这种娘家人闹丧事的习俗,无形中提高了娘家人在丧事中的地位。按崇明人的不成文规矩,娘家人吊孝车子的车钿可以到人银帐上开销,而且车钿还是比较客气的。所以,那时候的好多推车子人,都乐于做那份差事,既吃到了素饭,又拿到了车钿。三是哭丧中的礼节礼仪。死者的灵堂设在宅上的堂屋里,死者的灵柩前挂着孝面布,摆着灵台,灵台上供奉着鸡、鱼、豆腐、水果、糕点、香烛等祭品。灵台前边放着踏脚被(作拜垫用),专供吊丧者磕头跪拜用。当有亲眷前来灵堂跪拜时,死者的女婿要对着跪拜者进行还拜,表示对祭拜者的还礼。这种还礼到八十年代还时兴,一九八七年我岳父故世,有人主张要我还拜,被我推辞了,我只是坐在灵台边对祭拜者发香烟接待。自此,我们这一带后来的丧事上女婿的还拜就不出现了。此事也使我想到,风俗是人演绎的,好多陈规旧俗都是可以变革的。一般参加丧事吊丧的人都要到灵堂进行祭拜,辈分长的长辈在灵台前持香作揖鞠躬,平辈或晚辈的要向死者灵台磕头跪拜。男人们到灵堂跪拜后,就完事了。女人们跪拜后还要哭丧,俗称吊孝。女人家的哭丧技巧是从小开始学习借鉴形成的,就像她们学纺纱织布,做鞋脚手工一样,也是从小开始学习的。她们自懂事开始,就知道哭丧是一种礼节,做女人的都要学会哭丧技巧。生活中,女人经历的人生考试好像要比男人多,纺纱织布,缝缝补补,做鞋裁衣,生儿育女,都是女人面临的人生考试。婚嫁时,女人的嫁妆要让亲友邻里开箱评鉴,如女工做得不好,陪嫁的布段不多,就要被人评头品足,甚至还会被夫家人看勿起,应付这些人生考试常常要耗费女孩子十多年的心血。而参加哭丧也是一种人生考试,在丧事上,无论是丧家的主妇还是亲戚邻里,都特别关心死者女儿、儿媳、姐妹、侄女、外甥女、阿侄媳妇、外甥媳妇等有没有哭?会不会哭以及哭得怎么样?如果不参加哭丧,甚至眼泪珠都没有一点,就被人家评论为“刹心”、“硬心肠”“呒良心”等等。所以,年轻的女人在参加丧事和平时看死人时,就特别留心人家是如何哭丧的,向不同对象学习各种哭丧技巧,以应付丧事上的哭丧礼节。男人中也有会哭丧的,我曾见过男人哭丧,他们也哭得很流畅,但会哭得男人,常常会被人讥笑为“娘娘腔”,所以有的男人即使会哭,也不出场。四是哭丧中的传统哭经。哭丧中的哭经内容比较多,由于没有文字留传,只有口口相传,内容大多比较杂乱。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梳头经》和《九千七、二万四经》。《梳头经》是死者整容穿衣入殓时由女儿跪在母亲头边哭诵的,大体意思是:姆妈今朝困勒前头屋当中,女儿我黄杨木梳拿手中,再帮娘亲理理头发整整容,一木梳来梳勿通,二木梳来梳到半当中,三木梳来梳下去,梳得头发稍头根根通……在崇明话里,梳头的梳不念作“苏”,而是念作“丝”的。《九千七、二万四经》要在死者整容入殓后哭诵,由专门活跃在哭丧场合的小末姐来承担。小末姐实际是小幺姐。因为,小幺姐的“幺”普通话念作“腰”,崇明话念作“末”。例如,小末郎、小末姐、奶末头等,都是指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的。而农村丧事场合的小末姐,是指民间的礼宾专业人员,她们经常出没于婚丧喜庆场合。在婚事上,她们负责送亲,指导新郎新娘穿衣化妆,应对婚礼中的全套礼节;而在丧事上,她们也指导丧家应对丧事中的全套礼节,并负责《九千七,二万四经》的哭诵。她们是哭这个经的专职人员,而一般的吊孝娘子是不会哭的。除了哭《九千七,二万四经》外,还要为死者净身、削发与穿衣服。小末姐是女人中特别能干的人,凡是有小末姐这个外号的人,都是能干的人,她们也都乐意接受这个外号。记忆中,在我祖母这一辈人中,有些特别聪明、记性好的人也会哭这个经。九千七和二万四经指的是阴钱数目,九千七百元是女儿给的供死者在黄泉路上的路费盘缠,二万四千元是儿孙给的供死者在阴间买田买地、造房砌屋的费用盘缠。哭丧者代表女儿在板门上叮嘱自己的父母,在黄泉路上如何用九千七百元通关买路,在阴间地府如何用二万四千元置办田宅。包括一路上如何行走?如何避险?如何防盗?如何喝茶饮酒点菜吃饭?如何逢店借宿善待差人?如何烧香拜佛礼敬佛祖?如何花钱应付孟婆敬茶和牛头马面的拦门看守?如何应对阎王的严谨审问……明确告诉阎王,九千七百元是女儿送的过路费,二万四千元是儿孙送的置业费,上面都有亲男女的齿痕为证,不是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是干干净净的子孙铜钿。难怪现时烧羹饭化纸钱时,亲男女都要在冥币冥品上咬上牙齿印,其道理就怕在阴间被当作不义之财没收充公。除叮嘱上述细节外,还叮嘱娘亲在阎王面前不要慌来不要怕,只要生前做了善事积了德,死后就可免进地狱门。整个《九千七、二万四经》:把死者进入阴间所过的关口,所需的盘缠,所作的应对都哭得仔仔细细,讲得清清楚楚。九千七百元和二万四千元放在五、六十年前,这绝对是个大数目,而放到现在,则是区区小事。阎王要审问的是十亿百亿的大案要案,对小民百姓的二、三万元随身铜钿肯定也不过问了。怪不得现在冥币的票面也出了百万、千万、十亿、百亿的大额票面。现在,没人哭诵《九千七、二万四经》后,在烧床柴后,就由亲男女哭丧四十九场。作为对亲人在黄泉路上的最后叮嘱,哭完四十九场后才算完满。六十年代后,人们大多不会哭了,在烧床柴的那晚,就由姊妹、姑嫂、妯娌几人轮番哭丧凑满四十九场。她们在碗里放上四十九颗蚕豆或黄豆,哭一场拿一粒,哭完算数,哭得内容已经五花八门,大多数都是东拉西扯的自选内容。四十九场哭完后,四十九粒蚕豆或黄豆要有自己人在宅旁或沟边整把栽在田里。如果蚕豆或黄豆长出来了,表明亲人在阴间买路通关成功了。其实四十九粒蚕豆或黄豆栽在一起,大多烂掉了。而人们在丧事后,也早就把这些蚕豆黄豆有没有长出来?亲人在阴间买路通关有没有成功这件事丢在脑后了。五是哭丧中的情感流露。哭丧不仅是一种礼节,而且还是一种情感表露。哭丧中,哭丧者的伤心程度是不同的,同死者关系亲密,受死者生前恩惠比较多的至亲至爱者,会哭得特别伤心。亲男女哭伤心多,许多女人家在痛失父母时,常常会哭得横天倒地,撕心裂肺,有的捶胸顿足,有的伏棺不起,更有甚者,当场哭得晕倒过去。特别是那些年轻丧偶的寡妇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母亲,在哭丧中撕心裂肺的哭诉,会引起在场的亲友邻里都跟着痛哭流泪。而同死者生前关系一般,利害关系不大的女人家,在哭丧中,一般只是礼节性地哭一场,情感表达和哭诉内容没有多少生动之处,人们也不大关心她们的伤心程度和哭丧内容。倒是那些平时同死者关系紧张的儿媳妇、阿侄媳妇,外甥媳妇等,她们的情感表露,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不仅关注她们有没有哭?而且还关注她们哭得内容如何?有的人根本不哭,人们就说她“眼泪珠全无”。有的人虽然哭了,但只是应付几句,人们就说她是“做做样子的”。有的人在哭词中发泄了对他人的不满情绪,人们就说她是“借沟头出水”……总之,女人家在哭丧中的情感表露,无疑也是一场情感考试,常常会受到人们或贬或褒的各种评判。六是哭丧中的哭法技巧。哭丧如同写文章一样,也有起承转合,也有开头结尾。会哭的女人家在哭丧中,会做到有例有据,有声有色,诉诉声声,情真意切。她们会把死者的生平功德,坎坷经历,为人之善,做人之真哭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常常会给看哭丧、听哭丧的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以至也会跟着哭丧者痛哭流泪。不会哭丧的那些女人,是不敢单独哭丧的,她们只会在群起而哭之的时候,没头没尾的跟着哭几声。她们所哭的内容,往往是东造葫芦西造瓢,颠来倒去言之无味,哭了几声,就接不下去了。人们评价说她们的哭,就像老虫尾巴—一勒就光。哭丧像唱歌一样,有合唱,也有独唱。会哭的女人,敢于单独哭丧。不会哭的女人,只能参加混合哭丧。因为在混合哭丧中,只有天知道她们哭了些什么。崇明话说:陌生人吊孝—死人肚里得知。丧事中,女人家只要在灵堂里坐坐,并跟着大家嚎啕几声,就算礼到了。因为,在丧家和亲戚邻里的心目中,张三某人家的女儿或媳妇也是来哭过的。七是哭丧中的对阵过招。哭丧和过招一样,一招一式都有比划。人们常说:婆媳哭丧蹊跷多,妯娌哭丧摆功多,姑嫂哭丧对山歌,这是很有道理的。不和睦的婆媳之间,在哭词中都有责怪埋怨、推诿指责,甚至讥讽诬蔑之词,用借沟头出水的方法,互倒苦水,互诌苦经。不和睦的妯娌之间,在哭词中,会自我表功,美化自己的孝善行为,粉饰自己的不孝行为。2000年前,农民的养老保险未完善,许多老人的生活费得不到保证,向子女要生活费,有的肯出,有的不肯出,兄弟妯娌常为赡养老人发生矛盾。但一旦老人故世,不肯赡养或不愿多出赡养费的妯娌们,常常会自我表功,装出一副尽心尽孝的哭腔,粉饰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不和睦的姑嫂之间,在哭词中,会像刘三姐对山歌一样,相互辩白,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真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她们的哭词内容及表白的意思,明眼人一听就明白。八是哭丧中的褒贬定论。俗话说:盖棺定论,但事实上,棺可盖,论难定。人的一生,孰善孰恶,褒贬难定。名人享受追悼会,凡人享受哭丧礼。在哭丧的混合唱中,难免有褒有贬。我原先以为,人死后一了百了,其实不然,死者在板门上还要接受吊孝娘子的褒贬。哭词中,有的是歌颂,是感恩,是真情,她们倾情感谢死者生前的功绩恩典。死者如果有灵的话,他会享受到盖棺定论的那份淡定和自慰,深感这辈子没有白活,还有那么多人对自己表示了悲伤和感恩。但有的哭词是虚情,是指责,是批判,她们还会在哭丧中诉说死者生前的不是,诸如处事不公,为人小器,婆媳不和,兄弟不义,尽孝不力等缺点都会在哭词中有所表达,让死者在板门上受到心灵的鞭挞和煎熬。如果死者有灵的话,他们肯定会感受到,哪些人是忘恩负义的,哪些人是死了还要踢一脚的。哭丧里的褒贬定论,听哭丧的人事后对此都会有所议论。九是哭丧中的恩怨情仇。对亲友邻里的哭词,主丧的儿媳妇们是比较留心的,她们在灵堂里自己哭丧的次数不多,但对别人的哭词褒贬比较敏感,适时也会在哭词中对上几句。她们中如果平时能善待老人的话,往往心里比较踏实,不在乎旁人在哭词中的议论评价。倒是那些平时不孝不敬,甚至有过虐待行为的儿媳妇们,格外注重姑娘(丈夫的姐妹)、老姑娘(公爹的姐妹)以及死者其他至亲的哭词,一旦听到那种带蹊哭跷,指责埋怨的哭词,轻则记恨在心,重则断绝来往。所以哭丧这篇悼词是难作的,其遣词用语,叙事例举,必须十分谨慎,必须要顾全主丧儿媳妇的感受。因此,那些人情练达,工于心计的吊孝娘子,总是在哭词中,褒多贬少,唠前唠后,不落话柄,不留破绽。主丧的儿媳妇们即使听了不舒服,但也找不到茬子。这些精准过招的吊孝娘子,在女人中绝对是个强者。相反那些在哭词中不加掩饰,直头巴子的吊孝娘子,她们的哭词常常会得罪姑嫂妯娌,会得罪公婆长辈,甚至结下了一辈子的怨恨。所以,哭丧中不能随意为死者鸣冤叫屈,随意对活人埋怨责怪,要讲究哭法技巧,用圆泛的语言表情达意,不能轻易得罪人。十是哭丧礼节的时代变迁。随着时代的变化,哭丧礼节也在发生着变化。五、六十年代,女人中不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会穿白戴孝,在灵堂里轧堆哭丧,常常是几个人同台登场,灵堂里一片哭声。尤其是死者入棺出灵时,灵堂里更是哭声震天。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许多年长者的老去,会哭丧的人渐渐少了,穿白戴孝的习俗不见了,灵堂里的哭声也稀少了,年轻的女人们越来越不会哭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会哭丧的女人越来越少了,不仅会哭《九千七、二万四经》的人绝迹了,就是一般性的哭丧者也不多了。到了2000年后,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主妇们,很少有会哭丧的,年老的哭不动了,年轻的不会哭了,灵堂里历来热闹的哭声不见了。即使亲生父母故世,女儿们想哭也哭不出几句来,吊孝哭丧的习俗差不多走到了尽头。于是新的招式应运而生:一是播放佛经里超度死者的音乐。二是播放别处地方录到的经典哭丧录音,偶尔也有《九千七、二万四经》的哭丧录音。三是请专业的吊孝娘子前来代哭,以死者女儿或妻子的身份进行哭丧。但这种哭丧由于缺少真情实感,哭不出真切内容和动人场面。所以,代哭这一职业,始终不被大家看好。总之,丧事中的吊孝哭丧礼节,演绎到二千年后的今天,差不多已经自动消失了,参加丧事通常用“吃素饭”来表示,吊孝这个词基本上已经不用了。过去多少年流行的人死后搁三朝的习俗,在吊孝哭丧礼节的支撑下还有一定的存在必要,而随着吊孝哭丧礼节的自行消失,搁三朝的习俗也会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没有吊孝哭丧的丧事,悲伤的气氛,哀痛的场面不见了,但也减少了吊化哭丧中的人际摩擦,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妯娌之间常见的那种带蹊哭跷、挑剔对阵,摆功显好的哭词也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亲男女们捶胸顿足的嚎啕大哭和沉痛不已的默默流泪。吊孝哭丧礼节逐渐退出崇明农村丧葬习俗的历史舞台,已经成了定局。心语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使用- END -

(0)

相关推荐

  • 【乡土兰溪】芝堰丧葬文化

    芝堰丧葬文化.其丧葬主要程序为: (1)旧俗,老人临终,亲属须守候在旁:子女在外者,须赶回家会最后一面,名为"送终".病人弥留之际,子女侍于床前,一旦咽气,家人号啕告别,用红纸包好 ...

  • 铭旌、重、神主、魂帛、引魂旗、灵位

    现时生活中,在北方农村大部分地区,丧事活动有铭旌,有灵位,有引魂旗,有神主,没有魂帛和重,由于没有政府层面的统一规范,这些丧事标识和丧事仪礼在具体操作上差异很大,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等,即便同 ...

  • 广东连平的丧葬习俗

    虽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在短短3个月之内送走两位长辈,不免唏嘘.当亲人衰老凋零,自己也近不惑之年.一直习以为常的陪伴,往往会在某天忽然消逝.子欲养而亲不待,人走方知悔悟,说啥 ...

  • 农村老人离世,灵堂前横挂着“当大事”三个字是啥意思?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农村老人离世,依据我国古老的传统丧葬习俗,应该在灵堂前,横挂着黑布白字"當大事"的匾幅,即"當"就是"当"的意思.古代 ...

  • 宁海北路丧葬习俗考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孔林根 按: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 ...

  • 宁国古今丧葬习俗

     宁国古今丧葬习俗                郑树森 老人死去称"正寝",丧事则称"白喜".旧时,客死他乡者不得在家设灵堂:生前是戏子.太监和因造反而被诛杀 ...

  • 宁海北路婚嫁习俗考 | 宁海北路丧葬习俗

    宁海北路婚嫁习俗考 文/孔林根 结婚是人生终身大事,所以得慎之又慎,"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干事业须有个贤内助,女人则把嫁人看作第二次投胎.完美的婚姻是幸福的基石,是家业兴 ...

  • 欣赏崇明乡友顾士云先生为他106 岁的大舅撰写的《大舅高寿颂》

    2021年2月13日,农历年初二在微信"心语作者"群内,看到顾士云先生撰写的一篇<大舅高寿颂>,表达了外甥对106岁大舅舅深深的情和浓浓的爱!微信"心语作者& ...

  • 瑞昌民俗《之六》 | 全套农村丧葬习俗(待续)

    图片源于:华商论坛 归 三宝 - 归 一.丧葬 殡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文化又是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行为,而丧葬礼仪是礼 ...

  • 农村丧葬习俗,做七、大殓和小殓,分别是啥意思?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尤其是死亡更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很风俗. 而人生中无论是生日.婚礼.各种庆典,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走过一生后,谁都躲不过一捧黄土,当我们和 ...

  • 江北海门农村丧葬习俗---为逝者烧九年纸

    这几年,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打工,每到一处工作之余一有时间我总喜欢去当地农村走走,留意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我曾经在江苏海门呆过多年,海门一带的丧葬习俗和北方还是有差异的,因为祖国大江南北,由于各 ...

  • 农村丧葬习俗的“叫法”,80后知道8种,70后门清,你知道几种?

    在农村,丧葬习俗和丧葬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域皆有不同的独特习俗和仪式,而这些丧葬仪式也成为了当地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其讲究和禁忌多如牛毛,格外隆重,如果将丧事办的不符合当地的习俗,人们就觉得不应该,因为 ...

  • 农村丧葬习俗

    ​国地域广阔,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此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小编是鲁西南人,我们这个地方,老人去世,按老传统整个葬礼流程是这样的.萊垍頭條 现在新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

  • 农村丧葬习俗 摔瓦盆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 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 ...

  • 农村丧葬习俗:做七

    农村丧葬习俗里,人去世后会有一些必须的流程,除了停放遗体.报丧等,排在第四的则就是"做七"仪式. 这个仪式其实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在人去世7天后,每逢7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后,整个& ...

  • 农村为什么要在棺材一边“点头灯”,这丧葬习俗的意义何在?

    在农村,人们对于婚丧嫁娶有着非常多的习俗和讲究,其中有很多风俗由于时代的限制,在现在看起来有些迷信,但是仍然历经千百年还在被人们牢牢遵守着. 在农村有一种丧葬习俗是:人在去世入柩之后,要在死者头部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