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

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

叶圣陶

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开门见山)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说,用一个字,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单举写文章的例子,来论证“语文基本功”的作用。)这些方面都得下功夫,都得养成好的习惯。(叶圣陶特别强调“习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很自由,没有障碍,能够从心所欲。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养成好的习惯,就叫练基本功。(算一个比较粗略的“练基本功”的定义。)

一出戏要唱工做工都好是不容易的。最近我看周信芳、于连泉(小翠花)几位总结他们表演艺术经验的书,讲一个动作如何做,一句唱词如何唱,都有很多道理。道理不是嘴上说说的,是从实践里归结出来的。(从作者的读书体验来论证,可以说是类比论证。)我们学习语文,看文章和写文章也能达到他们那样程度,就差不多了。(紧密联系语文学习,使文章论题集中。)学戏的开始,不是从整出的戏入手的,一定要练基本功,唱腔,道白,身段,眼神,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起初当然勉强,后来逐渐熟练,表演起来就都合乎规矩。然后再学一出一出的戏。(强调学戏“一定要练基本功”,这是要点。)学绘画,要先练习写生,画茶杯,画花瓶,进一步练速写,这些都是基本功。学音乐、舞蹈也一样,都要练基本功。木工做一张桌子也不简单,锯子、刨子和凿子,使用要熟练,要有使用这些工具的好习惯,桌子才能做得合规格。(再扩展到“学绘画”、“学音乐、舞蹈”和木工做桌子,联想面更广,增强说服力。)总之,无论学什么,练基本功是很重要的。(总结)

学语文的基本功是什么?(用设问来展开,也标明了层次。)大体上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识字写字。(把“识字写字”放在第一来写,可见叶圣陶把它看得非常重要。)可能有人想,谁还不识字,这个功夫没有什么可练的。(指出某些人的错误想法。)可是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要知道得多些,个个字掌握得恰当,识字方面还得下功夫。(用道理论证“识字方面还得下功夫”。)譬如“弃甲曳兵而走”,这是《孟子》上的一句话。小学生可能不认识“曳”字,其余都是认识的。可是小学生只学过“放弃”“抛弃”等词,没学过单用的“弃”字。至于“甲”知道是“甲、乙”的“甲”,“兵”知道是“炮兵”“伞兵”的“兵”,“走”知道是“走路”的“走”。他们不知道“甲”是古代的军装,“兵”在古代语言中是武器,古人说“走”,现代人说“逃跑”。“曳”这个字现代不用了,只说“拖”。“而”字在现代语言中是有的,如“为……而奋斗”。可是照“弃甲曳兵而走”这句话的意思说,“而”字就用不着了。用现代话说,这句话就是“丢了铠甲拖着武器逃跑”。(举例论证“识字”的重要性。)到高中程度,识字当然要比小学比初中更进一步,对某些字知道更多的意义和用法。中国字太多,太复杂,谁也不能夸口说念字不会念错。(指出汉字是“识”不完的。)字要念得正确,不要念别字,这也(补充“识字”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止只知义,还要明其读音)是识字方面应该下的功夫。

写字也要下些功夫。(“识字”和“写字”分成两段来写。)不一定要去买什么碑帖,天天临它几小时,这不需要;可是字怎么写,总要有个规矩。写下的字是让人家看的,不要使人家看不清楚,看得很吃力。(讲道理,“写清楚”。)有时候我接到些信,字写得不清楚,要看好些时间,看得很吃力。(举例论证字“写不清楚”的危害。)不要自己乱造字,简化字有一定的规范,不要只管白己易写,不管别人难认。(要写得“规范”。)字要写得正确,一笔一划都辨得很明白(承上);还要写得熟练,如果写一个字要想三分钟,这怎么能适应需要?(一正一反,强调写字还要“快”。)要把字写得正确熟练,这就是基本功。

第二,用字用词。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正确”“贴切”是用词的基本要求),就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的区别(这是技巧)。这是很要紧的。譬如与“密”字配合的,有“精密”“严密”“周密”等词,粗粗看来好像差不多,要细细辨别才辨得出彼此的差别。“精密”跟“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想过了,用起来就有分寸。如果平时不下工夫,就不知道用哪一个才合适。

用词,有时也表示一个人的立场。(用词的第二个要求:表明立场。)立场,就是站在哪一方面;比方有人说,(举例论证。)在土地改革的时候,某村地主很“活跃”,这就是立场不对头。“活跃”往往用在对一件事表示赞美的场合。对地主用“活跃”不合适,要用“猖撅”。否则人家会认为你是站在地主的立场呢。这些地方如果平时不注意,就会出错。用词还有(请注意“还有”这个语言标志)个搭配的问题。(第三个用词要求:讲究搭配。)比方“成绩”,可以说“取得成绩”,“做出成绩”,如果说“造出成绩”就不合适。前边的词跟后边的词,有搭配得上的,有搭配不上的,把不相配合的硬配在一起,就不行。(用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所以用词也是基本功,无论阅读或是写作都要注意。

第三,辨析句子。句子是由许多词组成的,许多词当中有主要的部分和附加的部分。读句子,写句子,要分清主要部分和附加部分,(把一个句子拆开就是“析”。)还要辨明附加部分跟主要部分是什么关系。(辨明其中的关系就是“辨”。)比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句话的主要部分是什么?是“我们取得了胜利”。取得了什么胜利?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还要弄清楚,“在党的领导下”是“取得”的条件,虽然放在头里,却关系到后面的“取得”。(举例证明。)读一句话,写一句话,要能马上抓住主要的部分,能弄清楚其他的部分跟主要的部分的关系,这就是基本功。(处处不忘紧扣中心话题“基本功”。)长句子尤其要注意。有些人看文章,又像看得懂,又像看不懂,原因之一就是弄不清楚长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举一个反面例子。)

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念”也是辨析句子的一个方法。)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这好处就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好像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运用能力就从而提高不少。(谈“念”的好处。)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彩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读的时候不要勉强做作,要读得自然流畅。大家不妨试试。(谈“念”的方法。)

第四,文章结构。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提出要求:明了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讲道理。)譬如一篇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来说,而着重说的是某一个方面,其余几个方面只说了一点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一定有道理。读的时候就得揣摩这个道理。再往细处说,第二句跟头一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三句跟第二句又是怎样连接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又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都要搞清楚。(摆事实。)这些就叫基本功。练,就是练这个功夫。

总起来一句话,(这是收束全文的语言标志。)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自己写文章,要养成自己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讲道理。)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有人写了文章,自己不改,却对别人说:“费你的心改一改吧。”自己写了就算,不看不改,叫别人改,以为这就过得去,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摆事实。)

写之前要多想想,不要(一上来)就动笔写。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就拟个提纲。提纲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里。总之,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写好以后,念它几遍,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的进步才快。(写文章的经典路数。)请别人改,别人可能改得不怎么仔细,或者自己弄不明白别人这样那样改的道理,这就没有多大好处。(批评反面典型。)当然,别人改得仔细,自己又能精心领会,那就很有好处。(这是回马枪,堵死漏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