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书”“楷书”“正书”三者涵义的变迁

“真书”“楷书”“正书”三者涵义的变迁
李豪东
(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 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学术界公认的书体为五大类: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其中楷书又被
称为真书或正书。自古以来,楷书、真书和正书的概念在书法史上被频繁提及,三者所指向的具体书法
作品和词义内涵存在着某种差异,但在引证时通常又被画上等号。实际上,三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不同,
指向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多联系。
关键词: 书体; 真书; 楷书; 正书
中图分类号: J292. 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910( 2014) 05 - 0046 - 03
收稿日期: 2013 - 09 - 30
作者简介: 李豪东( 1978 - ) ,男,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书法艺术研究。
“楷书”经常被称为“真书”或“正书”。实际
上,在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史中,这三个概念的名
称和实际指代的涵义时有更迭,指称不一。比如,
唐代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 “隶书,程邈造
也,迹皆真正,亦曰真书。”[1]279 这里,张怀瓘把“真
书”和“隶书”等同了起来。北宋《宣和书谱》记
曰: “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
今之正书也。”[2]46这里又把“楷书”和“正书”等同
了起来。关于这个问题,近代郭绍虞曾说: “昔人
只从表面看问题,不从本质看问题,所以往往拘泥
于古籀、篆、隶、楷、行、草种种名称,而不能科学的
说明字体演变的情况。”[3]334 事实上,“真书”“楷
书”“正书”三者的涵义确实存在很多联系,但也
确有许多不同,如果片面地把它们等同起来,忽视
了书体的演变和书法理论的特定语境,很容易对
其涵义造成误解。我们研究古代书法理论的时
候,只有看清书体的演变规律,客观全面地看待三
者之间的异同,才能真正把握它们之间的概念和
涵义。
实 际上,“真书”“正书”“楷书”三个概念出现
的时间不尽相同,不同时期三者所指向的具体书
体也有不同,下面从书法艺术发展的角度来加以
分析。
一、真书
南北朝时期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谈到:
晋之王洽和王珉能隶行,王羲之善草隶。[1]131 然
而,现在从王洽、王珉以及王羲之遗留的墨迹来
看,多是今草、真书和行书,并没有汉隶,所以说,
这个时期羊欣所称的“隶书”,实际上就是“真
书”。此外,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提到的“真
书”指的是由秦代程邈确定下来的隶书,说明隶书
此时也被称之为“真书”。另外,南宋文学家姜夔
在《续书谱》中写道: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
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
其次王逸少。”[1]384 明代张绅在《法书通释·辨体
篇》也提到: “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
者,盖即隶书也……但自钟元常之后,二王变体,
世人谓之真书。”[4]也就是说,晋代以前,古人多将
真书与隶书相提并论,谓之“隶”或是“楷隶”等。
这说明,在钟繇确立楷书之前,隶书在古代书论中
也被称之为“真书”。按照张绅的说法,真书是指
由钟繇确定而来的书体,也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楷
书,如钟繇的《荐季直表》,以及后来颜真卿的《多
宝塔碑》和《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的《神策军碑》
等都属此类。《六体书论》对“真书”概念的提及
也是在唐代。所以,由时间来看,“真书”这一概念
的出现大致应该在魏晋至唐代期间。清代康有为
也比较认同这种说法,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
“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 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
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葛府君碑》及元常( 钟繇)
之《力命》、《戎格》、《宣示》、《荐季直》诸帖始。
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今,遂为大法,莫或小
易。”[1]753在这里,姜夔、张绅和康有为提出的真书
涵义基本相同,都是指由钟繇确定而来的“楷书”。
但是羊欣和张怀瓘提到的“真书”指的是当时流行
的隶书,与姜夔和张绅提到的“真书”涵义有所不
同。所以,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真书”
2014 年第5 期李豪东: “真书”“楷书”“正书”三者涵义的变迁
的涵义并不一定是专门指代楷书,也有可能指代
的是“隶书”。
二、楷书
“楷书”一词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名称,较早
见于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 “( 韦) 诞字仲将,
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1]43
韦诞是三国魏时著名书法家。所以启功说: “楷这
一形容词当作独立书体的专名,则是晋代以后的
事。”[5]31这种说法和羊欣提出楷书概念的时间基
本相符。“真书”与“楷书”的提出,从时间上看虽
然都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早期“楷书”所指
向的涵义与“真书”不尽相同。
从广义上讲,凡具有一定的法度,在书家练习
中可作为楷模的字体都可称之为“楷书”。西晋卫
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以八分为楷
也; 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6]唐
代张怀瓘《书断》中也提到: “楷者,法也,式也,模
也。”[1]162清代刘熙载《书概》也说: “楷无定名,不
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
大篆可谓楷也。”[1]689 也就是说,只要写得精妙且
有约定的法式和规矩,皆可作为学书者的楷模书
体,都可以称之为“楷书”。由此看来,“楷书”的
涵义最初包括了不同时代流行的篆书、隶书、八分
书、草书等几种书体。
从狭义上讲,“楷书”专指由钟繇确定下来的
“楷书”书体。那么“楷书”从何时开始专指我们
现在意义上的楷书呢? 裘锡圭给出了具体的时间
表: “不过在唐代后期,‘楷书’大概也已经用来指
称我们所说的楷书了。宋以后,‘楷书’就成为我
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7]92 由此可知,“楷书”
的涵义自宋代以后和今天基本相同。明人孙鑛在
《书画跋跋》中说: “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
王小楷乃隶之行。”[7]95 这是很精辟的见解。从孙
鑛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到进一步佐证: 从唐代以
后楷书逐渐取代了真书,直至宋代以后用来专指
由钟繇和王羲之确定而来的真书,也就是今天我
们谈到的“楷书”。徐邦达在《五体书新论》中说:
“正书后来则完全摆脱了隶名。大约北宋以来,又
改称为楷书了。[8]“楷书”和“真书”概念的真正互
用则主要出现在北宋以后,从明以后,“真书”和
“楷书”的概念并存,并且“真书”的概念逐渐被
“楷书”所取代。正如邱振中说: “楷书的指向范
畴在北宋之前比真书要大,楷书书体的概念在唐
代以前不甚统一,中晚唐之后,楷书之名开始用正
书或真书的名称。宋人所说的楷书,主要指的是
唐代楷书。”[9]
三、正书
唐兰说: “古只有楷书,并没有正书的名称,王
僧虔自夸正书第一,才有正书的名称。”[10]正书一
词也出现在《宣和书谱》中: “字法之变,至隶极
矣,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
今之正书也……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克捷表,
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2]47《宣和书谱》乃北宋徽
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
以及书体渊源和发展的一部著作。书中按帝王和
书体分卷: 历代帝王书一卷,篆书和隶书一卷,正书
四卷,行书六卷,草书七卷,八分书一卷。其中,钟
繇、王僧虔、褚遂良、颜真卿等均被列入正书卷部
分,而隶书和篆书单独成卷,没有列入“正书”部
分。苏轼《论书》中说: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
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
无是道也。”[1]313根据以上这些记述可以断定,北宋
时期的正书指的也是钟繇确定而来的书体,也就是
今天意义上的楷书。“正书“的概念则主要出现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时期较少提及。
但“正书”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它又是相对于
草书和行书这两种书写速度相对较快的书体而言
的。行草字体为追求文字的书写便利而出现,在
简省汉字结构和笔画的同时,文字的书写速度也
随之加快,符号化的特征造成了相对不易辨认的
缺点。“一般人往往对要求辨认清楚的文字,称之
为正体,而对要求书写便捷的称之为草体。就文
字的性质和应用而言是可以只分正草二体
的。”[3]335明代项穆在其《书法雅言》说得好: “所
谓‘正者’,偃仰顿挫,提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
制是也; 所谓‘奇’者,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
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运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
之中,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 奇而
弗正,虽雄爽飞妍,多谲厉而乏雅。”[1]512 这些特性
使正书这种书体相对多了些平静感,让人更容易
辨认和接受。当代书坛“正书”的概念已经被注入
了新内容。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正书大展
是比较权威性的展览,其征稿范围则为楷书、隶书
以及篆书三种字体。将篆书和隶书也纳入正书的
范畴,有其一定的历史依据。现时的正书不再是
晋、唐楷书的范畴,也不同于张怀瓘、刘熙载眼里
·47·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32 卷
的真书,而成为行草书赖以成立的对照和标杆。
当代人是站在传统书学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书法
的广泛视角来定义“正书”的涵义: 它是与行草书
矛盾对立、相生相克的。从中国书法家协会2012
年举行的行草书展来看,当代书体的划分日趋明
朗: “正书”与行草书体已经成为当代书坛两大书
体,篆书、隶书和楷书被纳入“正书”这个书体,行
书和草书自然就纳入相对应的行草书体。这是新
时期书法艺术界对书体区分和对“正书”涵义新的
诠释。
总 之,在不同历史时期,“真书”“楷书”“正
书”三者的具体内涵曾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字
体的演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今天“楷书”的概念
在北宋以前主要表述为“真书”,在唐代之前的发
展过程中也偶指隶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早期
“楷书”的涵义包括了篆书、隶书和真书。“楷书”
的概念虽然出现得较早,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但具
体涵义变化较大,只是在宋代以后才逐渐回归今
天意义上的楷书。“正书”的概念在今天则更加趋
向于更加广义的“正体书”,而不仅仅是“楷书”的
代名词。事实上,古时所指“真”、“楷”、“正”是
一些有特定内涵又用法灵活的名称,三者的概念
和具体内涵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随着书体的
变化和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嬗变( 表1) 。
启功曾说: “字体自汉魏之际新俗体出现以
后,便发生名称重复的情形,看时也就不免混
淆。”[5]31可见,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上,关于对
书体名称的界定虽有著述,但因为汉字演变的复
杂性及其称呼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今天三者之间混
用的局面。综上所述,“真书”、“正书”、“楷书”三
者被提出的时间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书体发
展的不同阶段所指向的书体的具体内涵也不尽相
同。因此,从书法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不能简单
地把“楷书”“真书”“正书”三者之间等同起来。
表1 “真书”“正书”“楷书”不同时期涵义对照表
书体涵义的历史演变范畴变化
真书
唐代及唐以前曾指代过隶
书、北宋以后主要指现在
意义上的楷书
涵义范畴有所更迭
楷书
唐代以前可指篆书、隶书、
真书和草书等,唐以后专
指现在意义上的楷书
涵义范畴由大变小
正书
北宋时主要指楷书,当代
则包括篆书、隶书和真书
涵义范畴由小变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