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古建筑(31)
本篇目录:
**********************************
328 134.泉州府文庙
宋至清 福建省泉州市
329 135.宝山寺大殿
元 福建省顺昌县
330 136.崇妙保圣坚牢塔
五代 福建省福州市
************************************
134.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福建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文庙牌坊
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府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
大成殿内万事师表.
2001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泉州府文庙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5.宝山寺大殿
宝山寺大殿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大干镇上湖自然村宝山峰顶,为石构佛殿,南向。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花岗石仿木结构,除门之外,柱、梁、檩、斗拱、屋面瓦件、脊饰、鸱吻均为石材。原构为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明代重修时将东、西、北三面扩出,形成现有规模。
宝山寺大殿,南天门,大圣墓、猿祖石、水帘洞等诸多古迹,形成了宝山丰厚的人文景观。'五绝’及原始森林、奇花异草、珍禽走兽,尤其是成群山猴构成了宝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五石、三庵、三洞’,不仅奇险,而且独具风韵,是在建的省级风景名胜和我国历史神话名山,宝山寺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界被称之为全国罕见,福建仅有。宝山寺大殿是福建仅见有明确修建纪年的石仿木构元代殿堂建筑,是中国南方宋元建筑形式及技术发展的实物例证。经专家学者多次考察论证,认定宝山寺为全国罕见的元代优秀建筑。
主体建筑宝山寺大殿,面阔五间、东西宽15.80米,进深四间、南北长12.35米,建筑面积195.13平方米。台基、地板、梁架、屋顶全部采用砂岩建材,仿木构造。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多年来,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方面考察,认定为国内仅见的元代优秀全仿木石构建筑,是仿木石构建筑中的珍品。
宝山处处与神猴文化有关,在宝山寺大殿,就有惟妙惟肖的“宝峰猿祖”破石而出;宝山之巅南天门,以花岗岩石构建筑,目前仅余残亘断瓦,犹如圆明园废地址。有仿木石构双圣庙,庙内神龛上供奉有孙悟空塑像,左右石碑各书有“宝峰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神位,据文物专家考证比《西游记》成书早了一百五十多年。
硕大的石柱、石梁。
2001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宝山寺大殿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6.崇妙保圣坚牢塔
崇妙保圣坚牢塔,别名乌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因塔石呈墨黑色,当地人们喜欢称之为乌塔,乌塔从古至今都是福州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高35米,8角、7层楼阁式。采取迭涩四跳出檐法,用赤泥作粘合原料。立面造型古朴典雅,线条优美。塔基台为须弥座,座脚雕刻兽类、花卉,转角处有大若常人佛像。
第一层塔身周长27.2米,墙厚3.4米,由下而上逐层缩小,顶层周长21.2米,墙厚2.6米。一、七两层一面开门、七面设龛,其余各层二面开门、六面设龛。龛中共浮雕石佛像46尊,作工精美,是五代时期福建石雕艺术精品。五至七层塔壁上嵌有塔名碑、建塔记、祈福题名碑等。塔内有折式阶梯,每层15级。塔外有环廊,廊沿设石栏杆、护板,塔刹饰铜制葫芦。
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座尚没在土中,高32.86米。塔内层层有石阶通道,接连层廊串连至顶。塔基为须弥座(没在土中,形制不详),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层层收分,上施平座栏板,栏板双面浮刻勾片纹,回护周廊。檐面刻瓦垅,檐口刻勾头滴水。
八角各立一尊金刚,着盔披甲,各执剑、锏、牙铲以及宝珠、铃铎、琵琶、凉伞等法器,系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镶嵌上去;七面塔壁各设一供佛石龛。其它各层,均两面对称设门,余面设龛。龛下为须弥座,龛呈长方形,高0.90米,宽0.50米,深0.20米,内镶黑色页岩高浮雕佛像一尊。佛肩左右上方分别刻佛名、捐资祈福者题名。每层统一供奉一佛,自下而上:“南无金轮王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多宝佛”、“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龙自在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位于乌塔西南侧,石塔寺之东侧,坐西向东。唐贞元十五年(799),福建观察使柳冕为德宗皇帝祝寿祈福,在此建造净光塔,净光塔比现存的坚牢塔(乌塔)要早一百四十二年。碑文记述柳冕建塔缘由,字为楷书,相传为柳公绰所书。形制古朴,雕刻雄劲有力,具有唐代碑刻艺术的特色。因年代久远,碑石风化,有新痕,似摹勒过,少许文字已剥落不存。从留存的字迹来看,书法相当精美,系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石碑之一。
2001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崇妙保圣坚牢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