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康熙青花的胎大多重,略感压手,器物圈足底部,常见柴窑烧制形成的棕眼 和点状沉积。器物圈足常见敦厚滚圆状。
康熙民窑青花多使用珠明料和浙料等国产青料,制瓷工匠纯熟的掌握了这两种青料的呈色技术,烧制出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的发色效果,青翠明快、赏心悦目。尤其是康熙青花瓷上常见的山水图案装饰题材,其成就最能代表康熙青花的艺术风格。
在青花料的使用上,康熙时期青花瓷器均采用浙江产低铁低锰的青花料。而浙料的采用始于明万历时期,但由于早期对浙料的加工采用落后的水沉法,青花料提纯度不及后来采用的煅烧法。因此明末清初时期所用青花料中氧化钴含量低于康熙时所用青花料而青花色泽不及康熙时期娇翠。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康熙时期单色釉瓷器烧造量也很大,品种比较多,计有黄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祭蓝釉、茄皮紫釉、淡绿釉、冬青釉、天蓝釉、白釉、黑釉瓷器等。器型有提梁壶、盖罐、太白尊、螭耳尊、尊、梅瓶、蒜头瓶、瓶、花觚、印盒、碗、盘、双耳杯、托杯、洗、水丞等。一般在外底釉下以钴料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圈楷书款。花纹装饰情况不尽相同。黄釉瓷器一般采用细线划花技法,纹样有云龙纹、海水纹、奔鹿纹、飞鸟纹等;豇豆红釉瓷器一般没有花纹装饰,个别器物上见有菊瓣纹和划花团螭纹;祭蓝釉瓷器有的饰白鱼藻纹;茄皮紫釉瓷器见有划花回纹、饕餮纹、卷枝纹等;淡绿釉瓷器有刻花螭龙纹;冬青釉瓷器多有花纹装饰,见到的有印花菊瓣纹、海水龙纹等;白釉瓷器见有印花团螭龙纹等;郎窑红釉、天蓝釉不见花纹装饰。
清代时期,青花瓷器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 室,下普及于民间,外销于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制瓷历史上的又一高峰。流传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是非常惊人的。它们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烧造脉络清晰,为世人再现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