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和调低融资成本有啥关系?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1.5万亿。据央行官员介绍:1月15日的降准主要是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体现出本次降准操作向小微企业倾斜。而25日降准是临近春节,公众现金需求旺盛,当日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7000-8000亿元资金是让大家更好的过春节。
对此,专家们解释称,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较大的下行空间。此次央行全面降准释放出来的货币,主要是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觉得奇怪,央行释放出的流动性,对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什么关系呢?
原理很简单,央行如果将大量货币资金通过定向降准的方式投向各银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的资金面就会比较宽裕,就会降低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需求,于是各种期限的货币拆借利率就会下降。我们可以在近期货基的回报率上面看得出来。
相反,像2013年6-7月间,银行间货币市场上资金量少,需求量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会一度达到7%。也就是说,市场资金多了,利率就会降下来,资金少了,利率就会上涨。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降了,当然给到贷款方的利率也会相应降低。那么,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下降。
同时,从理论上说,央行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国内的金融机构手里都有钱,那么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信用债市场,资金面都会好很多,因为金融机构手里有了充裕的钱,就想投放出去,那么在挑选投放客户要求上就会相对宽松一些。
不过,我们认为,央行释放了货币,能够降低的还是金融体系内的融资成本,而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否降,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银行会觉得信贷投向中小微企业风险太大,要拿到相对高一些的利率。而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经济形势不明朗,投资积极性远不如过去,银行就算把利率不断下调,实体经济贷款的需求也不大。利率传导问题不解决,央行释放出的流动性,只能调降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