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元符北流与残余御河 郝金龙
2020-03-28 分类:历史地理 作者:58gucheng
元符北流
元符北流黄河水全部流入元丰北流的河道, 即使北流对大名、 恩、 冀、 深、瀛有着太多的不利, 北部塘泊“长城” 防线的失缺也对宋王朝存在威胁, 北宋王朝不但没有经济实力改变, 也没有智慧改变, 连人力都成了问题, 岁役十万的河夫, 滨河之民困于调发, 一役就要调用几路(省) 民夫。 所以只能维持原河道不再使之决堤了。 黄河的善决、 善淤、 善徙是共知的, 大观二年(1108年)五月的水淹巨鹿, 同年六月水淹信都、 南宫, [明标志着河道要西移, 这也是东流论者多年吓唬皇上的绝活, 皇帝就怕黄河将北部防金人的湖泊、 沼泽淤平,从而江山不保。 全力保护现有河道大堤, 黄河又多次决口, 政和五年(1115年)枣强决口, [切宣和三年(1121年) 信都决口, 同年恩州清河县再决[讯, 北宋也迎来了命运的最后几年, 结果金人从西部挺进中原, 使徽、 钦二圣北狩受辱。
半截御河的命运
由于御河担负向河北边境输送边军生活和战备物资的使命, 即使在局部被冲仍不遗余力多次疏浚而保持着时断时续地通航。 如, 崇宁元年(1102年) 开坝子口、 开置水闸、 为枯水御河段输水㈤叫 到第二年(1103年) 冲毁。 再役21万工修缮〔3旳, 还没到崇宁三年(1104年) 涨水复坏如斯[337〕 。 到政和五年(1115年) 正月为堵截黄河在枣强以南的东决, 从清河的御河东堤到枣强修筑防水大堤, 以保熙宁段御河通航, 不惜从京西路(在河南) 远道调夫(也足以说明魏、恩、 冀、 瀛之民众这时都逃光了) 和动用守河官兵赴役。 [‘涸北宋一直维护北段御河到最后即1126年前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