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舍得扔掉2样东西,否则会越活越糟糕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一句话,在30岁之前要玩命的做加法,要去尝试,但是到了30岁以后,就要学会做减法。
为什么到了30岁以后要做减法呢?
因为在30岁之前,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以这个阶段基本上都在尝试,到了30岁就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找到目标之后就要做减法。
做减法,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去尝试,也不能什么都想要,不能盲目追求,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十分有限的,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所以需要我们做减法。
日本有一个作家叫山下英子,她创办了一个颠覆百万人的生活方式——断舍离,这是一种极简生活的理念。
她出版了一本百万畅销书《断舍离》,本书主要帮助人们断舍离人生当中一些不那么必要的东西,让人们可以轻松自在的活着。
她说,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
是的,我们要学会做减法,特别是到了30岁之后,更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不仅仅减去那些看得见的物质,更重要的是舍弃一些对我们无用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想法,可能是一种关系,可能是一种欲望。
人之所以要做减法,其实就是要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当中,能够轻装上阵,活得更加轻松,也能够把自己的人生活得越来越好。那么,我们需要舍弃这两样东西。
一、 对物质的欲望
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生阶段,对物质特别的渴望,这种欲望非常强烈。
这个阶段,你看到什么都会很想要,它可能是一个包包,可能是一只口红,可能是一条裙子,可能是一双高跟鞋,或者其他东西。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会迫切的想要满足自己,大家往往会买回很多的东西,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不管自己会不会使用。
事实证明,那时候买回来的东西,到最后大多都堆在家里的角落积灰,根本就没有用处。不但浪费金钱,同时还导致家里变得凌乱不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这样的阶段我也有过,后来当我意识到这种行为不能让我的生活变好,我开始学习断舍离,舍弃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把它们彻底清除出我的家里,这个过程让我审视自己的消费观,也让我发现其实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是的,我们压根就不需要那么多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欲望,会严重拖累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花很多钱去拥有它们,然后还要花时间精力去打理,毫无幸福感可言。我们都被这样欲望绑架了。
舍弃对物质的欲望,只购买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拥抱“少而精”的购物理念,这样不仅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不再被物质欲望拖累。
二、 不合适的人际关系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定要参与人际关系的,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在人群中生存,这就需要与人交往,产生人际关系。
我们会有很多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最喜欢交朋友了,总觉得朋友越多就越酷,恨不得全世界都遍布朋友。
但是到了中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适合做朋友的,有些人甚至根本就不值得深交。
我们要学会断舍离掉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人际关系,比如一些自私自私的朋友,比如一些跟我们三观不合的朋友,比如一些只会给我们带来负能量的朋友等等。
有些人可能不懂得如何判断一个人适合不适合作为长期朋友发展,其实我觉得主要看你们之间的追求是否一样,或者你们的人生态度是否一样就可以了。
比如你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对方却喜欢混吃等死,没有人生追求,每天沉迷于各种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喝酒,吹牛,赌博,这就明显不适合成为长期交往的朋友。
两个人的追求方向如果不一样的话,相处起来肯定会很累,你可能会劝他做一个有追求的人,而他肯定会劝你像他一样及时行乐,不要活得那么紧张。
不合适的人际关系,就尽早切断吧,你要去寻找跟你同频的人,你们不一定要有同样的追求,但至少都是积极向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携手走得更远。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你如果想要让它越来越好,它就可以越来越好,但如果你不想它好,它便会越来越糟。
越来越好的人生,是要我们不断努力才能得到的,不是光靠想就能够得到。所以需要我们尽早舍弃掉一些东西。
以上这两样东西,越早舍弃就越好,因为带着它们前行,只会越来越累,无论是对物质的欲望,还是不合适的人际关系,都会拖累你。
当我们放下这些东西,才可以把自己的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地方,才可以去追求想要的东西,未来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好。
end
文中插图 | 《风平浪静的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