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复盘分析

〇,前言
本轮猪价下跌到目前为止,以河南为例,从2021年1月3日最高点的36.5元/公斤,到最低点6月6日的15.1元/公斤,下跌历时154天,下跌幅度达到58.63%,这个跌幅已经是2000年以来猪价的最大年内跌幅,甚至和之前几次完整周期的猪价跌幅相比,也仅次于2016-2018的猪价下跌(河南猪价),而2016-2018的这次猪价下跌,有非瘟疫情导致的集中抛售和禁运导致的价格暴跌等多重极端因素。因此,今年上半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巨大幅度的猪价下跌,将在中国养猪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因此,分析此轮猪价下跌的原因,也将有助于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养猪市场的运行。因为我个人对河南市场较为了解,而且河南猪价也是中国生猪期货基准价,同时河南猪价对全国猪价都有较强的指引意义,因此本文将以河南猪价为基础进行分析。
至于对未来猪价的预测,大概率是要被打脸的,我在这里也仅仅提供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批判。
一,2016年-2019年三季度猪价分析
我们先把时间拉的更久一点。
上轮周期的高点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养猪行业百年一遇的好行情,不仅仅是因为猪价再次突破20元/公斤,整个2016年猪价都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2016年整个养猪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大规模的疫情发生,全年粮食价格也大幅低于更早的13-14年,对于整个养猪行业,这都是一个风险很小,利润很高的时期。
低风险,高回报,带来的当然是整个行业的快速扩张,行业产能从25年上半年持续到18年上半年都在持续恢复(虽然农业部能繁存栏量一直在持续下降,但是由于这段时间行业能繁母猪效率提升较快,因此产能是持续恢复的)。不过2017年春节后,猪价快速跌至行业平均水平附近,下半年猪价虽然略有反弹,但整体处于低位,因此5月开始,产能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因此10个月之后的2018年3月,供应的相对高峰叠加消费的年内淡季,猪价跌破行业平均成本,4月猪价继续下跌,5月虽然开始回升,但直到7月中旬才回升到行业平均成本之上,猪价在行业平均成本之下运行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产能也出现了较为迅速的下降。
但是行业盈利刚刚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非瘟在中国的爆发导致的集中抛售导致北方猪价暴跌,同时南方猪价暴涨,全国均价仍在缓慢上升,至19年一季度,随着南方疫情同时爆发,全国均价再次出现下滑。在春节后,猪价开始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上涨。
猪价在8月突破历史最高点后,在9月迎来了密集的政策出台,央办和各部委出台十几份文件支持生猪养殖产能恢复,同时各种约谈、喊话层出不穷,猪价在19年9月在20元以上震荡了一个月。
二,2019年四季度-2020年四季度猪价分析
就在舆论爆炒产能见底周期反转,猪价见顶等消息时,猪价却在国庆期间开启了疯狂的打脸行情,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不到25元/公斤上涨至最高43元/公斤,个别省份高价甚至接近50元/公斤, 虽然价格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表就开始了迅速的下滑,但是创造出的猪价高点很有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被打破。
2019年上半月的猪价疯狂上涨,首先是18年以来的疫情对产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疫情所到之处养殖户纷纷疯狂出栏,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千里无猪的局面;其次是9月份为了确保70年国庆,行政对猪价的干预使得很多养殖户在9月将所剩无几的存栏猪加大了销售;再次是十月初开启的疯狂上涨使得很多养殖户疯狂抢购标准进行二次育肥,抢购育肥母猪进行留种,一方面更加减少了商品猪的供应,另一方面提升了需求,加剧了猪价的上涨;最后就是部分屠宰企业在疫情爆发猪价较低时储存了大量冻肉,因此在当时每天大幅提升生猪采购挂牌价,主动抬升了生猪价格,在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后开始高价销售冻肉,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不过猪价的快速上涨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冻肉储备开始大量投放,9月猪价创历史新高后开始大量进口的猪肉也陆续到港,加上屠企开始抛售冻肉库存,猪价开始下跌,下跌过程中刚刚装满猪圈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毫无经验,纷纷加快出栏,进一步增加了供应,因此猪价开始了迅速的下跌,不过当时毕竟供应严重不足,因此随着进入春节前的消费高峰,猪价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
由于很多人认为春节后猪价会下跌,因此春节前养殖户的销售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到腊月二十五之后,屠宰场甚至连120公斤以上的猪都很难收到了,因此我当时就判断,春节后猪价就算下跌,幅度也不会很大。
不过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开始爆发,春节后猪价虽然出现了上涨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新冠。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锁使得养殖户卖猪困难,供应相对减少,而疫情初期消费者的恐慌性囤积购物又相对提振了消费,因此价格来到了本轮周期的次高点。不过随着居家隔离进入常态,养殖户的封锁也逐渐放松,猪价开始了缓慢的下跌。
进入20年5月,全国已经全部解除封锁,生猪销售和猪肉消费完全恢复正常,但是封锁期间很多猪被动压拦此时开始集中出栏,某屠宰企业又开始了疯狂的每天一块以上的压价行为,更加重了养殖户的恐慌,导致不仅大猪被集中抛售,很多标猪甚至不足100公斤的小猪都被恐慌销售。
因此当恐慌抛售结束后,猪价开始了快速的反弹。在此过程中又叠加了进口冻肉检出新冠病毒,进一步刺激了鲜肉的消费进而刺激了猪价的上涨。
而随着出栏量的恢复和增长,猪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下滑。
虽然生猪供应开始恢复,但是18-19年期间屠企在猪价较低时储存的冻肉在20年春节前已经基本出清,20年全年猪价猪价始终处于高位,因此屠企在20年并未补充库存,因此21年春节前国产冻肉供应远远小于20年同期。加上春节前为了新冠防控而限制了冻肉在零售市场的销售,因此猪价在春节前的消费高峰期开始了一轮量价齐升的上涨。
三,2021年上半年的猪价分析
由于在城市过年的倡议,北方春节前的鲜肉消费受到抑制,叠加北方冬季疫情较为严重导致的抛售,因此在南方腌腊高峰结束后,猪价在元旦期间见顶回落。在猪价回落过程中,出现了主动和被动的压栏。
主动的压栏是部分养殖户受前一年春节后猪价上涨的影响,在猪价下跌过程中压栏惜售。被动压栏是北方在疫情较为严重时为了防止疫情传播,很多养殖场进行了封场停售。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压栏,春节前的屠宰均重比前一年高了十公斤以上,为春节后的猪价下跌埋下了伏笔。
由于大量务工人员留在大城市过年,因此春节后大城市猪肉消费恢复较快,屠宰开工率比往年回升更快,猪价出现了一次小幅上涨,但是随着消费逐渐回归正常,叠加春节前未能销售的进口冻肉开始陆续出库,以及疫情持续导致的抛售,猪价在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跌。
北方疫情在3月中下旬趋于平稳,被动压栏的养殖场在三月下旬和四月上旬集中出栏,造成了猪价一波快速下跌。在被动压栏猪出清后,猪价出现了快速反弹。正是这次反弹,让大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了误判。
由于这次反弹从形态上与去年5月初的反转底部极为相近,而且短期的急涨急跌让很多养殖户误以为其他养殖户的大猪已经出清,那么自己的猪就可以继续压栏了。同时也有一些养殖户开始采购标猪进行二次育肥。
进入五月份后,南方疫情开始局部爆发,叠加环保清查加强,南方短期出栏增加,南北价差迅速缩小,个别时候甚至出现了南猪北运的情况。北方标猪紧缺,但是前期压栏的大猪持续出栏,同时低价使得部分高成本养殖户开始淘汰能繁母猪,使得猪价始终处于缓慢下跌的过程中。
进入五月下旬,随着北方持续处于高温,大肥猪开始加速出栏,猪价开始加速下跌。目前南方局部地区疫情爆发,出栏增加,北方持续高温,大肥猪持续抛售,亏损加剧,母猪淘汰持续处于高位,终端消费逐渐改善,多空进入僵持阶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