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竹林 | 第253天 2024-06-16 14:34:36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一 对于特殊的日子,人的记忆像是被安装了快门,这些日子里的画面像是被一帧一帧的定格,每轮回到同样的日子,总会将以前的这个日子回放,记忆格外清晰。比如故乡的中秋和故乡的月饼。北方中秋的月饼是千层饼,是真的千层饼,箩筐大的月饼有很多层,每一层薄薄的面饼,卷杂不同颜色的佐料,有香豆,有胡麻粉,有红曲,有姜黄等。这些有着药用价值的植物晾干碾成粉末合着胡麻油铺满每一层面饼,然后大锅蒸熟。一个月饼,从外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扁扁的馒头,馒头的最外层是白色的面皮,上面必定要点上一个红色的五点花瓣,是家乡人的传统。一个月饼蒸好了,就这样一整个摆在夜色月亮处,专为中秋日献月亮,边上摆放削出花瓣形的各种瓜果,瓜果在中秋像是最后登场,等过了中秋的北方,再吃瓜果就有点寒凉,大多人会忌口。千层饼的月饼,外貌看起来除了巨大,没有接触过的人,看不出什么,也不会知道它有那么多层。但当献过月亮的月饼,招待客人,或者自己吃,必定是要切开的,被切成一牙一牙的月饼,从侧面望过去,叠落的一层又一层不同色彩,像极了丹霞地貌。那年回到故乡,赶上一个中秋,黑漆漆的夜,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一轮月从院子里看去,就像挂在故乡院子低矮的那面墙上。夜空中偶尔传出几声乌鸦叫。故乡只有过年才会沸腾,中秋的故乡,仍然空旷寂寥,故乡的院子里只有父亲母亲小侄子和我。月照亮了整个院落,母亲拄着拐杖从屋子里颤巍巍的出来,看我在院子里摆弄献月亮的小桌子。那年,桌子上点了五点红花的月饼是婶婶做好,专门送来。小时候跟在母亲身后,看母亲蒸月饼,已经习以为常,总以为月饼就是这个样子,也总以为故乡的月饼就像故乡的月亮,它一直会在。故乡还在,献月亮的习惯也还在,只是母亲身体不适,再也做不了这样一个巨大的月饼。 二 今日踏入诵戒的殿堂,往日收起了一些拜垫,留着的拜垫隔着距离,今日,全部紧挨着摆满,看一眼蔓延至门口的拜垫,那股人多的压抑,忽然扑面而来。殿堂齐刷刷站满僧众,集体静默,等待集僧的打板声响起。木栅栏的大门,阳光在功德箱附近的地板投下半室斑驳的亮影。诵戒结束,院子里光线黯淡,夕阳沉落。今日中秋,今日国庆,于僧人,似乎只有初一十五。院落里开启了人多模式。说一件,因人多,我的尴尬事。第一次来这里,时间不足半个月,刚好挨到诵戒,除了才认识的那几个师父,其余的师父还未认真看上一眼。忽然集僧诵戒,排班的名单被提前贴在客堂门口,僧众按照戒腊排队。当时有点晚到的我愣是被站在廊檐下,长长的队伍,统一明黄的海青,统一的袈裟,统一的光头,整到眼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已经站好的师父静默着用眼神加持我的同时,值班师父盯着我在队伍中一遍遍从前走到后,然后再从后走到前,最后不耐烦的问,你干嘛呢?值班师父的这一问,尴尬的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当时就想,这么小个地方,排队要站四排,为什么就这么多人呢? 三 隔壁的师父学习,出声读书了,隔壁的房间进进出出了,人多的日子开启,因缘如是,静下心来写文字的环境不再那般具备,加之接下来的日子,人多忙碌,时间安排争分夺秒,也是我进一步学习,深入佛法,务正业的时候。九个月的习惯,今日在中秋,做一个圆满的归结。鉴于往日哪天偶尔不更新,有人会私信友好询问,在此为关注者,阅读者,做一个交代,接下来,原创文字便不能再保证,每日更新。办公众号的初衷是西安转车遇到一位居士,热情招待,临别,留有微信,交代我一定要发他一点佛法的东西。究竟发给他点什么,一阵纠结,网络找寻,适合者不多,忽然想,要不自己办一个号,发布点佛法内容。断断续续,佛法内容也发布了一点,可惜无修无证,大多复制粘贴。写这些以天数命名文字的初衷,却是因这场疫情,封闭寺院时久,人少安静,写着写着,得到别人的鼓励赞赏分享,也就坚持了这么多天。感恩九个月来,有这样一个安静的日子,写了二百五十天的文字,近52万字(纯发布出来的),也感恩那些坚持不懈读一读,坚持不懈赞赏以及偶尔赞赏的读友。眼界有限,文笔拙劣,事情琐碎,打着佛法的幌子,有时候,写得连我自己都不甚满意。九个月来,关注者也增增减减,来来去去。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每每打开手机,闪入眼睛的各类信息,文字标题醒目,吸人眼球,加之流行的短视频软件。世间每一个角落的纷纷扰扰都在小小一方屏幕的掌握之中。但每当夜深人静,看了那么多嘻嘻哈哈的沙雕视频,看了那么多的杀盗淫妄的信息,总以为,要有一方天地说说不一样的事情,比如佛法经文,比如鲜少人了解的寺院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埋没在琳琅满目信息中的佛法经文,希望以微薄之力,传递哪怕一点点的真善美,都顿觉功德无量,尽管有时候也满腹唠叨。用一颗清净心,在安静的环境,诉说点什么,让读到的人能同样能体会那份宁静,于我,已是满愿。以后不能每日更新,但也会偶尔抽空更新,期待关注者勿要取关,对于每日读经,经文都是自己细细读一遍,分好段落,方便阅读,繁转简查阅相关字之后,发布。每日发布的经文,我自己读来收获不小,可惜,读者寥寥,如果可以,建议不妨读一读。由这九个月写文字,同时更新经文的习惯,忽然想,每日认真读,哪怕一篇经文,日积月累,看看究竟能将三藏十二部,读到什么情况,同时发布出来,让有缘人和一起读,是否会有种成就感。这样想着,或许每日读经,都会更新。另,于往日文章的赞赏者,后台都有一一记录,虽不知真实姓名,单看到网名,但每当我修每一样善法的时候,我都忆念回向你们。同时我会将你们的赞赏作为对我这个僧人的供养,用之如法如律,祈愿赞赏者,依僧宝而获福!阿弥陀佛,二零二零年中秋月,吉祥如意!…… —文 中 部 分 图 片 仅 作 公 益 分 享 侵 权 联 删 — — 往 期 链 接 —写于竹林|第251天时光映画——2020年9月 赞 (0) 相关推荐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风吹桂花落/李 君 昨夜,竟然梦见到了村子里那棵大桂花树. 梦,有时是过往情景的回放,梦,几乎夜夜都有.只是,我平日里的梦大多纷繁杂芜,醒后,梦中场景有的全然忘记,有的只留下模糊不清的片段,难再有完整的记忆.而昨夜的梦却 ... 初见作品《故乡明月》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故乡明月 文/初见 又是一个中 ... 【广东】钟欣彤《中秋·团圆》指导老师:郑华 中秋·团圆 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国际部(PYP) 六年级 钟欣彤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望."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所以又叫&qu ... 乔加林:儿时中秋月最圆|散文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乔加林 [作者简介]乔加林,江苏泗洪人,转业军人,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中华精短文学研究会会员.签约作家,江苏省散文学会.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 ... 文学看台1318 | 三个美女的中秋美文【陈瑞绒蔡海燕刘映虹】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中秋随想 ●陈瑞绒 月饼飘香,明月高悬,又是一年中秋.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我们海陆丰城区民间称之为 ... 990期 || 张妥:中秋望月/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中秋节的月亮仿佛就是一个附着着魔力.充满着神奇.令人有无限遐思与幻想的月亮.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 ... 【写于竹林】我的剃度师父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正望着高高的千佛塔出神. "快去吃饭啊,那里有饭,去吃啊!"宁静的空旷中突然听到自然而然的一声呼喊,没有客套,不是命令,连说了几遍. 寻声望去,居士搀着一位老 ... 【写于竹林】清明的祭奠 <外祖母去世> 舅舅说外奶都不能动了,正值十一国庆,也正值我返回故乡,与兄嫂一行人前去探望. 那所记忆深处的村庄,铺了水泥路,路两边的房子却越发稀少曾经一行行的巷道,房子挨着房子.小时候常 ... 【写于竹林】戏 就像一台戏,主角,配角,道具,围幕一一上场,上演恨爱情仇,生死别离,惊心动魄,亦或习松平常.但当幕落戏谢,恍然觉悟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戏中扮演了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当谢幕,所有的角色向观众致谢,立于台上 ... 【写于竹林】花木缘——故乡 故乡在西北,一个别人眼里荒落得地方.连续几年未曾反乡,那一年路途奔波终于到了成长的那个院落. 四合院,水泥的地面让花坛越来越小,里面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母亲未曾真正打理过, ... 【写于竹林】竹林深处 文字是多么美好的东西,组合了可以表达风景可以表达心情,可以表达一切想表达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表达,甚至是一个记忆的出口,可以不致于心情愉悒,都没有听众. 2018年10月 一定要记着别人的好,一定不要起 ... 【写于竹林】花木缘——荷花 大殿前突然增添了盆栽的荷花,猛然看到,惊艳了我. 一 排不起眼的花盆,花盆躲在修剪整齐的榆树后,榆树 边上再是高过屋顶的郁兰花树,盆栽的尚未开花的莲叶掩 没于其中. ... 【写于竹林】修行第一方 一 她对着我们聊了点私事,说起自己配的眼镜,突然间就讲到价格,三千多,不少人睁大眼,我随口对着边上的人说了句:这么贵的眼镜,瞬间刷新了我的价值观啊. 她瞅过来:什么样的的身份配什么样的眼镜,能和你比吗 ... 【写于竹林】佛前 2019年7月20日 日日诵经的黑板写满了名字,每天都是不同的人名,今日抬头一看: 祈愿被保姆残害的幼儿早日从icu脱离危险, 我吃了一惊,望着黑板,好久才想起脱下袈裟衣袍. 堕胎了,往生了,车祸,天 ... 【写于竹林】片刻的慢时光 2019年8月4号 观堂,是轮流行堂,行完堂再自己去吃饭. 吃饭等我抬起头,负责的组长站在灯管开关边上问,师父,可以关灯么? 突然发现偌大的观堂,竟然突然间就剩下了我和她,而她如果不问我,或许早已关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