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竹林 |第97天


看张美图
第97天,分三段。
一、制度说
总觉得是当年商鞅变法,徙木立信,制度登上舞台,便再也没有谢幕。
据说,后来秦孝公病危,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就。秦孝公去世,其子惠文王即位。这时,想要告老退休的商鞅,被人向秦惠王参了一本,“功高盖主危害国家社稷,秦人只知商鞅新法,而不知君主。”
当年商鞅变法被商鞅拿来杀鸡儆猴的当年太子身份,如今君上秦惠王,乘着公子虔等人借机告发商鞅谋反的时机,光明正大有理有据的派人捉拿商鞅。
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任何凭证,便告诉他,说“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规定:留宿无凭证者,是要“连坐”治罪的。
一路逃命的商鞅感叹:制定的新法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
即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商鞅想逃到魏国去避难,但魏国因他曾经背信,拒他入境。后商鞅兵败,被杀于郑国,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又下令处以“车裂之刑”,其家族人也纷纷被杀。
古时注重全尸的商鞅即便被杀,连同尸体都五马分尸,当年出行车马前呼后拥的商鞅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作法自毙”。在投宿客舍被拒需交凭证时,商鞅,自己却因当年自己制定的制度,这么快就要命丧黄泉。
就像当年周兴被来俊臣请君入瓮,那顿酒席,周兴压根不会想到,当他说: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为治囚多不服,自己竟是那位囚。
制度,只是道德再也约束不了时,就像法律一样出现了,但这些制度总是有弊端的,并不似佛戒,可对治烦恼,自利利他。
佛门中,在佛戒之外再加制度,不知道这种制度会不会恶化成菩提心收割机,但那张宗教事务条例的海报和细则今日又被加贴,占满整面楼墙。今日被拉入一个又一个的群,一层一层用来遥控小师父们的制度和领导人物,就像一片乌压压的云忽然密布在头顶,随时准备来一场口水暴雨。
制度就像某些人手里有了锤子,看哪里都像钉子,准备敲上一敲。
感觉被遥控,被制度绑架,沉重压抑扑面而来,但却不能反抗。
真想将叛逆上升到不屑一顾的级别。
二、缓一缓
小师父晚睡,数次起夜,封闭的楼道常常一点声响像是被放大了分呗,终于忍不住提醒,小师父忽然暴跳,你难道不让我上厕所吗?
尴尬无言以对,再想,其实是自己在意那些声响,假若这些看似提醒的话,缓一缓再说,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剑拔弩张。
有时候,烦恼抓不住,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似乎还来不及抓住,但内心就有种落落寡欢的味道。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事,一旦不如意,忽然就像是横亘在心里的一道无法放下的折磨。这个时候也要缓一缓。这种缓是放下这些烦恼的过程,留给时间或者岁月慢慢冲淡。
有时候烦恼巨大到似乎压到恨不能立马逃离这个世界,逃离周围这些再也不想面对的面孔和纷繁复杂的人事。但又不得不面对,只好转身让自己独自安静。
有时候烦恼微细,微细到似乎不是烦恼,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欢喜,但是害怕那股欢喜稍纵即逝的担忧,或者希望这种欢喜继续保留的期翼,无论担忧或者隐隐的期盼,都是微不可察的心念,这种心念都可称为烦恼。
在一间无人,少有人来的屋子行走,似乎为昨晚忽然言语触怒了别人,心里担忧,在为那份来自身份不同的人,对自己语言中流露出的责备和压迫十分不爽。反复行走,仍然无法消除淡漠那份内心的不快。直到看到经本,忽然停住脚,捧起经文念诵,一本经诵完,竟淡了不少。
缓一缓,去做一件善法的事。其实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那份在意,放下那种随时爆发带有强烈感情的冲动,无论语言还是行动。有说人贵言迟,因为迟缓,也有了一个缓一缓的过程,有了三思而行的余地,便也有了后果不是那么严重的不可救药。
古人的书信,距隔千里之外,一封书信,因为隔着漫长的距离,收到一份家书也便有漫长的时间,那份亲情,一份家书在这种漫长的缓慢中,酝酿得越发只剩下惦念和亲人的好。
因为缓,最后沉淀下来的那份,才格外真挚长久。
因为缓,可能给误会一个解释的出口。
也因为缓,才能细水长流,比起一蹴而就,更是一份慎重和沉稳。
三、距离感
我的专一表现在手机号上,是一个号码用几年,不换地方就不换号码。表现在上殿,是一个拜垫恨不能从早殿到晚殿,但凡上殿人少,这个拜垫别人都不要占为我预留,但这种专一,却是希望方圆三个拜垫的距离最好空无一人的怪癖。
不是因为疫情,就是莫名喜欢这种距离感,尤其如今院子里人少,这种距离感在上殿更是被我发挥到极致。
铁门外的阿姨戴着口罩,将口罩铁丝凹凸压到鼻梁处一丝不苟,和阿姨说话,靠近的阿姨瞅着我的脸,皱了皱眉,瞬间读懂阿姨是嫌弃我没戴口罩。主动后退了一下,保持距离感。这时候的距离感,似乎是一种尊敬。
回一趟故乡,母亲说,你不要忙了,我却嫌弃屋子里各个地方都脏,将地面扫了又扫,外婆说,好啦,你以为是寺院啊,那么清净。
一直有人问,寺院那么清贫,适应吗,菜连油水都没有,适应吗?
寺院没有不适应,只是离开寺院却忽然什么都适应不了。
鼻子灵敏到站在大殿最里面,还未在大殿门口露出脸的男人,忽然那股身上混杂的烟草或者说不清的味道能被闻到。一个女人,只是远远走过来,身上的香水味,夹杂着汗味,冲鼻而来。
而这些味道,在未曾步入寺院之前,不觉得是一种自己不喜欢的味道,也没有如此敏感。
当年看到师父一袭僧衣,从人群中经过,面对叽叽喳喳的人群,师父远远的站立,从不靠近,那份师父身上要隔开众人的距离感,让人印象深刻。
如今想来,保持距离,不仅是一种对对方的尊重,如果三宝前,也有对自己的自重。僧俗的那种距离感,是从味道开始。
距离感,在感情的中,效果,就像摄像头开了美颜,或者照片打了柔光。
……

第97天,我说: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文‖引磬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只白肚皮的小鸟,人来鸟不惊的蹦跳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只白猫带着他的猫崽,亲切的靠近又满地打滚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位站姿歪扭的居士不刷手机忽然扫地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位大门口合掌的居士,忽然供养三宝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那位寻找师父的来客,

忽然合掌提前递上浴佛节的功德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香炉里的香头都被清理干净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佛前的那些酥油灯又被点亮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位花草喷药的工人似乎更认真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

那条寺院常住多年的狗忽然为风吹草动大喊大叫了,

……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我只是晃悠了一圈,

风吹过枝头的芒果,又穿过竹林,

阳光穿过云层,穿越树林,又洒满地面了,

树下的铁海棠,在阳光和风里,

满身的刺似乎都不那么尖锐了,

我在院子里晃悠了一圈,我只是晃悠了一圈,

捻着那串明亮的珠串,

所有的善,似乎都被摆上台面了,

所有的恶,似乎都瞬间掩藏了,

那些善恶,他们并不知道,

晃悠的这位僧人是否戒德清净,是否年高腊长,

他们只认识我手里的念珠,

就像认识我的光光的脑袋,

多年前的佛啊,带着浩浩荡荡的弟子们,

是否也来人间晃悠了一圈,

从此无始的六道轮回便止息有望了?

……

—部 分 图 片 作 公 益 分 享,若 有 侵 权 联 删

往 期 链 接

上一篇:【写于竹林】第96天

【写于竹林】时光印画2020年3月

……

更多内容点击历史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