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想念李敖的日子

今天是想念李敖的日子       
菜九段20180318

作家李敖去世了。李敖是台湾的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作为菜九的偶像,李大师的生平,还是通过网络查找才得其仿佛——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 ,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省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省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在读书方面,菜九的特点一是少,二是晚,时常像彭老总自嘲的那样是后知后觉型的,所以毫无例外知道李敖也很迟。大概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单位图书馆借阅大师的《千秋评论》,才知道世界上居然有此等妙文此等奇人,当然惊为天人,无限仰慕,也如饥似渴地恶补了大师的不少文字,当年阅读时被无数次震撼与击倒。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师描写孔夫子拿起刀,他老人家不是要杀人,而是用来刮竹刻竹片,作历史记载。由此不仅知道了所谓汗青的来历,也知道了历史记载可以如此有趣的表达。日后从历史故纸堆里翻检出若干乐趣,应该得益于李大师的手法,虽然菜九可能连皮毛也没有学到,但源头性应该追溯到李大师这里。李敖主张,将一个刚学成的本科生关在一个房间里逼他写三月,总能写出点名堂。这对菜九鼓舞非常。因为菜九有志于写作,但底子薄,智力也不高,看到李大师这样说,不免心气大长。如今菜九可以将三脚猫的把式不停地变换角度频频出手,也就是李大师这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式启迪的结果。因为有亲身实践,所以现在常常鼓励他人,说任何人都有被书写的价值,关键是看怎么写。
李大师的自负也很有趣,什么宝宝看书书的时候,一定要看李敖。这也意味着大师是可以把他高深的学问写到孩子气也能看懂的。所以李敖的学识不是人人有兴趣,但确实能做到人人能看懂,这样的写作境界,也是一种标准,只要照着做,总会有长进。

等到菜九阅读多了一些后,也知道李敖并不是像他标榜的那样是五百年前与五百年后写得最好,与之不相上下的不乏其人,还有一个要顶李敖无数个,连李大师也望尘莫及的梁启超这样的天才存在,让李敖的自诩略显轻佻。但李大师这样说也不能算太离谱,他的那种冲击力与穿透力,实在可以算是既开风气也为师的。至少他是个播种者,将那样的狂野之气播撒出去,形成极大的召唤力,引领了一种文风,或者久久激荡,绵绵发酵,无形中长成无尽的李敖式作物。菜九在网络上看到越来越多写得非常好的人,从他们身上隐约看到李敖的影响痕迹,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李敖文风形成后,中国的写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那些比李敖写得好的人,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成绩。这大概就是李敖留在世界上的最好的礼物。人过留名,李敖不止是留名,是留下了得到极大提升的写作队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