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的利与弊
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入梅”了,“梅雨季节”到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梅雨天”是十分讨厌的,因为“天无三日晴”,气温闷热,什么物件都发霉了,连衣服被子都得拿出来晒晒才行。“梅雨”季节给我的印象就是雨水偏多,极端雷暴天气多,每天防汛,长江水超警戒线,内河水超警戒线,双线作战,疲于奔命。下雨天农村道路泥泞,农田积水,农民每天需要清沟沥水,通风除湿。每天农民浑身湿透了。作为一个农民,对于“梅天”我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看待的,因为“梅雨季节”有利有弊,并非一无是处。
一、“梅雨”的有利一面
从“入梅”到“出梅”大概30天,在这30天可能有20天强降雨,池塘里、河流、湖泊、长江水都上涨。因此可以蓄水发电、灌溉、防洪、抗旱。由于雨水充沛,气温高,土壤不干不湿,种下去的水稻、玉米、棉花、芝麻、大豆、红薯等农作物生长比较快,农作物在这30天生长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子变化,棉花封行、玉米封行、水稻也封行。但杂草也疯长,所以农民利用短暂晴天锄草、打除草剂。到“岀梅”棉花可能“现蕾”了,一季水稻开始封行,玉米可能一米多高,芝麻长势喜人,红薯藤蔓铺满地的态势了,所以“梅雨”对农作物生长是十分有利,而且是利大于弊。当然,“梅雨季节”对农作物管理不能放松,要加强防渍涝、防病毒、防病虫害、防倒伏工作。“梅雨”的利还在于抗旱,农业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梅雨”大部分是库存在池塘里、河流里、水库里用于灌溉和抗旱,每年“入梅”农村大小水库节制闸都关闭蓄水。当然也能减轻防汛压力,水库存蓄起来了,就不会流入大江大河里。
二、“梅雨”最大的弊端就是汛期防洪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可能主要任务就是防汛。我们每年“入梅”后如临大敌,进入临战状态。轮流上大堤巡堤查险,还要组织应急抢险队,民民预备役应急演练。每年我们都缴防汛费每人100元,排涝费每亩地2元。防汛需要人力财力,每年消耗大量人力财力,甚至外面打工的人也命令返乡防汛。我们这边自1954年以来长江大堤安然无恙。“梅雨”容易发生内涝,尤其是排涝能力差的地方,农作物经常浸泡水中达7天左右,不过我们这边有4座大型排灌站,农田被淹情况近几年来没有发生。“梅天”晴天闷热淌汗,人体感不舒服,雨天又湿衣服、湿鞋子也不舒服,所以“梅雨季节”人要注意身体健康。要防雷击、防风暴、防洪水决堤。农作物要防倒伏,根外追肥,促进农作物生长。
三、“梅雨季节”鱼上市较多
在农村每到“梅雨季节”农民利用下雨捕鱼,野生杂鱼上市较多。小时候我父亲一天用罾扳几十斤,篾笼装上百斤小杂鱼,现在可能不行了,但“梅雨季节”野生杂苗还是比较多,价格比养殖鱼便宜点。所以说,农民在“梅雨季节”也不尽是烦躁憋闷,捕鱼也是一件快乐的事,甚至难抑激动,难以忘怀。“梅雨季节”记忆中的农民穿着雨衣,打着雨伞行走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他们主要上大堤防汛,这是命令,谁也不敢违抗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