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友德:年年清明今又是/建议一二三,哪条您称善?

年年清明今又是

吕友德

每年清明,老天都特别眷顾,几多阴雨几多泪。这天,浩浩荡荡的扫墓队伍,此起彼伏的鞭炮震响,呼呼燃烧冥纸的袅袅青烟,和随风摇摆的纸幡,成为清明特别的节日内容。其中不乏千里返乡的疲累、进出墓地的拥堵、焚烧美金豪车的奢华,更甚者,还有烧纸不慎造成的意外山火,滚滚浓烟,熊熊烈火,让天地悲泣、树木呻吟。

今年的清明尚远,老天就用持续阴雨,定下了沉重的基调。山塘满溢,青草漫长,稻秧迟发,老农愁眉,如同我这沉闷的思绪,时光已过春分,还在剐耳的雨声中游离。

清明祭祖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新世纪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人还有许多海外华人华侨对清明祭祖日益看重。有的人不远万里寻根,有的人驱车千里回家扫墓,有的人花费巨资垒坟刻碑,还有的人大胆想象,祖先需要什么,他们就在坟前焚烧什么,有烧彩电手机的,有烧豪宅靓车的,也有烧美金英镑的,甚至还有人烧美女画像。看起来孝心可嘉,说起来沾沾自喜。

但凡事不可绝对,必须细心推敲。一是孝心是否完全适当?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中华孝文化得到持续弘扬和发展,许多人从酒桌茶馆和情人情结中回归家庭,许多人记得“常回家看看”,但也有些人凡事只顾面子,对在世的老人漠不关心。他们三五个月不跟老人通一次电话,二三年难得回家探望一次;牌桌上挥金如土,给孩子花钱不眨眼睛,老人用几块钱就象割肉;自己住着高楼大厦,让老人住在闷不透风的车库或者地下室里。一旦老人过世,他们顿时“孝心”大发,不惜倾其所有甚至举债,动不动花七八万甚至一二十万资金办理丧事,或者花数万元箍一个坟台、立一块豪华墓碑。可这样的面子工程除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到底还有有多大意义?二是积极性发挥是否变味?有的家族凡清明都要集资,凡祭祖都要聚餐。大家凑钱买纸舍得,大吃大喝舍得,但家族祠堂破败不堪视而不见,穷孩子读不起书没人怜惜。他们清明祭祖看似热闹,实际上徒具形式,是一种变相的家族聚会。三是传统的祭祖方式值得商榷。每逢清明,子孙后代挂亲扫墓,悼念先祖,理应大力提倡。但大量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既污染环境,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这几年我清明回家挂亲,几乎每次都看见一起甚至几起山林失火。尤其是天干物燥的时候,一不注意就有地方走火,大风一吹,顿成一片火海,一个甚至几个山头浓烟笼罩,最后成为焦土。还有焚烧手机、电视、轿车等等新鲜玩意,并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是封建迷信的升级而已。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悼念形式?

社会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中华传统文化在得到充分传承的同时更应不断发展。如果我们老是因循守旧,势必跟不上时代节拍。在此,我慎提几条倡议:一是变厚葬厚祭为生前厚养。人生在世百般好,一抔黄土掩风流。儿孙尽孝的方式很多,如经常嘘寒问暖,抽时间常回家看看,把父母“当子女看待”……我们说,清明扫墓不可淡薄,让在世的老人得到更多关爱,让他们安享晚年才是根本,切不可本末倒置。二是陈规陋习要革除。清明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春耕春种正忙,山野荒草也茂密生长。子孙后代上坟地鞠躬作揖、培土除草理所当然。但烧纸放炮应当节制,尤其是焚烧时尚用具等封建迷信活动简直荒谬,应当禁绝。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如用献花代替烧纸,用写作纪念诗文等方式表达对先祖的纪念,这样既利于环境保护,更便于子孙后代传颂。也许有人会说,我不会写作怎么办?其实没多大关系。世上不可能谁都可以成为作家,但谁都可以动笔。你不会写大篇文章,但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QQ说说或者其他形式的文字,能表达心声就行。也可以利用清明假期开展荡秋千、踏青等既古老而又时尚的文体活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三是提倡节俭祭祖。立碑重在刻字纪念,不在如何奢华。族人重在团结互助,不在聚餐热闹。现在国人经济条件趋好,想做慈善的越来越多。我们何不因势利导,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如发动族人捐款,成立家庭困难帮扶和励学资金,让确有困难的族人得到及时救助,学业优异的学子得到奖励,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至于家族祠堂,那是人神相亲、共谋发展之地,是老祖宗的历史遗存,我们就忍心看着它一天天衰败下去?及时修缮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应尽义务。

年年清明今又是,改革创新正当时。但愿今年的清明更加风清气正,我们的祖先都能含笑九泉。

【作者简介】吕友德,笔名北岸大吕,供职于邵阳市公路管理局,系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楹联协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协会、双清诗联书画协会理事,邵阳公路诗联书法学会副会长,先后在《中国诗》、《诗词百家》、《中国公路文化》、《人民公路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邵阳晚报》、《新花》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600余篇(首),出版文学作品集《资水悠悠》。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LTWCHJL1

顾问   Zss-Chian

主编微信   sdhjl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