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建:情景交融一挽联/试评何俊良先生之挽匡荣归联

【作者简介】何新建、湖南邵东市人,1950年9月生,国家公务员退休。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华夏诗联书画院副研究员、邵东楹联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

情景交融一挽联

/试评何俊良先生之挽匡荣归联

何新建

在整个对联文化中,挽联所占比重最大,得以流传的也最多。挽联必有特定的对象,各对象之间的情形必不相同,所以做挽联就要因人而异。除了要切人切事之外,其佳者尤需表达作者之心声。同时挽联是给大家看的,所以立意固当精深,下笔则宜平淡。精深在情、平淡在景。情景交融方为佳挽。
挽联类作品精彩纷呈的同时,能够做到情景交融的佳挽却是寥若晨星。何俊良先生的《挽农民诗人匡荣归》却完全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令人叹赏。试析之:

  血窠弃婴,苦海成人,学历虽无,才华堪盖。一溜急口令,万首新民歌。叹响快奇瑰,直教沫若称旗手;

  涧畔明志,兰州绝唱,草堂纵有,柴米常缺。几度浪淘沙,何时锦缠道!偏疏狂惬意,猛唤青莲碰酒杯。

  

匡荣归(1927—2012),湖南邵东黄陂桥乡人。曾是我国民歌界之风云人物,受到郭沫若的高度赞扬。匡翁一生坎坷,岀生不久被生父母遗弃,仅高小文化。但天资聪颖,个性独特。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曾因此三次入狱。又终身未娶,穷困潦倒。然才华横溢,岀口成诗,气魄宏大,自诩直超李白。一生做诗上万,有《天台诗草》、《匡荣归诗歌选》遗世。上联叙匡翁生平,联语化俗为雅雅俗共融, “血窠弃婴、苦海成人”“学历虽无、才华堪盖”“一溜急口令、万首新民歌”连用三组自对,把匡之生平、才气表达得淋漓尽至。下联亦连用三组自对,亦恢亦谐,隐泪含悲,将一个恃才傲物的狂士表现得维妙维肖如在眼前。“涧畔明志,兰州绝唱”,涧畔指匡之家乡,匡虽才华横溢,但终身困居乡野。兰州绝唱谓匡之《重上兰州》诗影响很大(曾被选入兰州大学语文教材,匡生前亦引以为荣)。而“草堂纵有”语意双关,“柴米常缺”,全属写实。“几度浪淘沙,何时锦缠道”,妙手拈来两个词牌名,高度概括了匡翁几经磨难历获殊荣却浑不见锦绣前程的身世,“何时”之问,惹人怅惘,是悲是叹是惜,抑或是抱不平?最后一结“猛唤青莲碰酒杯”,于低迷中啸傲而起,令人拍案称绝,这就是沉迷于诗不及其余、敢与天比高的匡翁生前处事狂放不羁的生动写照啊!匡翁幸且荣矣,有知音如此,岂不抛髯长笑于九泉哉。
此联可谓情景交融。其特点是笔为情动,景因情生,情景交融,情动于中。中肯评述逝者事功,痛彻心肺寄托哀思。字字有“我”,是“我”与逝者的对话交流,是自已心声的流露。俊良同情匡翁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遭际、敬佩匡翁荣辱不惊乐此不疲的精神,“草堂纵有、柴米常缺”同是耽诗好文不善谋生,同处社会底层“追求不强求”,心灵的相通应是情动之源。
当前,不少挽联难以跳岀诸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高调,和放之四海皆准其实一点也不准的俗套,归根结底就是缺少真情,读起来乏味。如何运用有限的文字将真情实感完美表现,融情于景,打动人心,此联可谓范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