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宇平:地菜香
地菜香
封宇平
百姓的日子很注重仪式感,比如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一定要地菜煮鸡蛋的。不止是家家户户今天的厨房里要飘出那种接地气的清香 ,就是油库的食堂,都给大家煮了一锅地菜鸡蛋给大家补气力。冬天进补,夏天打虎 ,春天吃蛋 ,石头都踩得烂。以前的孩子,吃鸡蛋是很馋的,不要现在这样哄呀,劝呀,加以鼓励和诱惑,神兽们才恩准吃上一个完整的鸡蛋。儿子小时候就要我讲故事,才会完成任务一样去吃。
整把整根的地菜蜷缩到锅子里,自然成为原环,放上鸡蛋,如同原生态的鸡窝,我觉得这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图腾,植物生机窝里的生命的初始状态,取元气滋补的意思。多出的地菜,有的祖母,或是母亲会巧手编织成草帽,给孩子们戴着游戏,我一直当作是印地安人的图腾舞蹈的残余。煮完的地菜,虽然变色,但保持团团的形状还象是鸟巢。蛋被吃了,元气成为人体的能量资源和动力,丢弃的草团子也是仪式最后的一个,这是对大地母亲的礼赞,是生存技能的升华。
儿时到了这一天,可以自豪地从自己鸡笼子里捡拾出新鲜的蛋,可以矫健地到楼下的河岸去采摘最嫩的地菜,这样新鲜出炉的地菜蛋,吃完是要去院子力找石头较劲的,河卵石耐不和,砖头是可能踩出裂缝的,咬牙踩石头的都是各家的男孩子的游戏。民间吃春和咬春的习俗,都是和鸡蛋过不去的,比如春笋,是要拍碎切碎炒鸡蛋,椿芽也是切碎腌制鸡蛋或是炒鸡蛋。按照日本朋友的说法,中国人喜欢春笋,是因为笋的形状是挺然翘然,食用鸡蛋,也是取起生机勃勃之意。而鸡蛋是当时民间常见的奢侈品和营养品。市民家庭养鸡的习惯保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之前,鸡犬之声相闻,如今已经销声匿迹久远了。
“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相传始于三国,神医华佗为一老者疗病的典故。传说有一天,华佗来到湖北沔阳地区采药,因遇天雨,来到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头晕头痛,痛苦不堪,随即为老者进行了诊断,并就近在老者的庭园内采集了一把地菜子,嘱老者将此菜取汁煮鸡蛋吃,老者遵嘱连服三枚鸡蛋,其病即愈。华佗为老者治病之时,正好是三月初三。此事传开后,在沔阳一带则成了习俗,后在江汉平原盛行。加之夏历三月初三,俗称“上巳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故逐渐形成了家喻户晓、历代相传的习俗。湖南邵阳的三国传说很多,很多地名据直接来源于三国,所以吃地菜的习惯应该和沔阳一样悠久。
我当年学《植物学》是决心当未来的事业去学的,认为高级一点的植物学营养学,就是中医中药,华佗的方子,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很多年,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就是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的植物食用和医疗应用。茶的发现,各种草药的识别,各种果实,无一不是是原始时代的采摘遗产。野外百草平肝 ,荒年野草可充饥,现在时髦的越野户外,可以用草药止血或提神。就连嚼槟榔都是植食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平凡的地菜,平时是不当宝贝的,象端午才挖艾草一样,都是要结合节气。应景需要,或许那个时刻,药效才最好。
懂中医的家庭讲究起来,用料除新鲜地菜子的带根全草外,有的尚加入枫球子(路路通)、黄豆或生姜、红枣,与鸡蛋一并煮熟后,取出鸡蛋去壳,再放入除壳的净蛋煮沸即可,倒出汤液与鸡蛋,或红枣、黄豆食之。都说是吃了一年内,腰不疼,腿不酸,踩得石板响叮当!过去除了水路生活,其他的湘黔古道,茶马古道都是石板路,东路南路进市区的商道也都是石板路,挑夫和行商都需要果腹的食物,和农忙时的咸蛋皮蛋一样,就地取材的地菜鸡蛋就是难得的能量补充了。
后来生活好了,问过母亲,为什么其他日子不吃地菜煮鸡蛋,天天补气力不是更能战斗么?母亲逗我说大家都去踩砖头,砖头还怎么铺路?路都破碎了,人们怎么走向远方? 地菜供应人们过好一个三月三就功德圆满,自由自在地生长一个整年,保持河岸的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持地气不泄露,见证下一个年度的春天。生长地菜的地方,去踩踏多了,大地就会斑秃,河岸就会露出黄土,青蛙和小虫子就不好躲猫猫了。
过去的铁锅砂锅都消失了,只能用炒菜锅,电磁炉煮蛋,因此一些茶馆用铁锅炉灶煮蛋,就有慢火的优势,味道更为纯正。地菜也成了菜市场当天的热销商品,几元一把,也没有谁为了这个小钱去河岸踩泥巴了,失去郊游的乐趣,仅仅当作一个勉强的习惯,难怪孩子们失去了品尝的兴趣,没有把它当作春天的美食。希望大家要不厌其烦地保存这些习俗,延续味道的记忆,延续程式化仪式化的操作。
吃完地菜,大家都在电话预约亲友的扫墓挂青,抗疫的特殊时期,去公墓是需要网上预约,一组三人,简化程序。原来采摘地菜,是郊游的预演和侦察,到了清明是要好好郊游和恋爱的,遗忘许久的历史,需要每个时代的回顾,明前茶,野菜糍粑,扫墓用的点心,和地菜蛋一样,都是对春天的感应,对未来的期许。保留在舌尖上的生存智慧,植物精华,按时取用,就地取材之后休养生息,爱护环境,母亲河才会清澈秀丽,春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