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晴:《皇憩桥》重修记
《皇憩桥》重修记
刘向晴
皇憩桥,曾名望仙桥。始建于宋,距今上千年。民间故老相传,修桥之初,督造官发现,100人劳作却只有99人进餐,其一不食人间烟火者,乃神仙下界助修也。桥竣,上天知众虔诚,留仙家,敕封“守桥将军”,勒石镇戍。因此名曰“望仙桥”,名噪当时,遐迩皆闻;甚者,顶礼膜拜、进香乞佑者络绎不绝,桥头香火缭绕,蔚为壮观。桥为石砌双拱造型,结实耐压,牢固抗冲,轻便美观,实乃传统石桥中之佼佼者。飞架河梁,轻越纡萦,便涉济,利经济,其益明矣!
至清乾隆年间,古桥略显式微。乾隆四十八年,适逢帝巡视江南途经此桥,乃停辇小憩,得知神仙助修之事,龙颜大悦,赐银五千两,令地方官吏筹资善加修缮。其时,西洋江名门望族杨宗旦兄弟共同出资,遵旨协同地方修葺古桥,致焕然一新,并易其名曰“皇憩桥”。
政权更替,徂岁荏苒。时至公元一九六四年,新政府顺应民情,拨款整修皇憩桥,使之更加坚实稳固,安然度过了五十个风雨春秋。然祸起须臾,变在不测。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当地遭遇百年不遇之洪灾。是日,澍雨灌注,河水猛涨,以野马脱缰不可驾驭之势,挟排山倒海万钧之力,冲刷石桥,致断栏残墙,桥体破败,面目全非。人民政府再拨专款重修大桥,于二零一五年告竣。同时,民间捐资,倡修“桥仙居”凉亭。此议一出,各方响应,村镇菁英、社会名流、商界巨子、乃至普通干部群众,纷纷解囊,共襄盛举,将永攀县志以垂名耶!现大桥已建成通行。当天朗气清、惠风宣和之日,伫立桥上,屏气凝神,遥看青山逶迤以致远,俯察河水波光旖旎之柔美,足能骋赏花听虫之娱,畅观农问稼之趣,诚可乐也!
【作者简介】刘向晴,号五闲老人。邵东牛马司人。1963届北京大学生。邵东县环保局原局长。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