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3】彭晓萍:功利主义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表现和危害

功利主义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表现和危害

彭晓萍

追求“有用”和“效率”是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基础教育功利主义则追求对考试升学“有用”的知识和“实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此提高教学升学“效率。”不可否认,在基础教育阶段,功利主义教育因其注重结果,讲究实用,确实大大增强了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效果和应对考试的能力,在提高升学率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拥有扎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成功的光环照耀下,功利主义教育更加追求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考试需要的知识,实现更高的升学率。于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中开始追求短期轰动性效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渐渐的陷入过度化危机。

1、过度强调升学,轻育人

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都是“人”,以人为本是教育应有的使命,“人”应该始终是教育的主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和谐的发展,把人培养成为完整的、自由的人,“使人自由生成,并启迪其天性”(雅斯贝尔斯)。但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基础教育急功近利,重视教育的短期效应和收获,以追求名利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并无兴趣,也无内在需要。个体希望通过接受基础教育,升入更好的大学深造,为未来的生存竞争求取资本,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功名和物质利益。却忽视教育对塑造个体完美品质,提升精神素养的作用以及因此带来的终身效益。

在功利主义讲究“效用”的影响下,升学率成为学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依据。一个具有高升学率的学校就可能成为名校,成为名校的学校财源广进,收益极丰。为了更高效地提高升学率,学校实施工业化管理,追求投入产出上的收益最大化。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大工业条件下的标准化生产。在这种办学思维下,学生不是被当作“人”加以看待,而是作为教育加工的原材料,作为物来加以塑造。功利主义教育认为高分可得高学历,高学历可求高职位,高职位可获高收入。于是按照分数的高低,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很多学校开设重点班、实验班,歧视“差生”“后进生”。这种功利主义现象到达极致时,甚至出现“差生伺候优生吃饭”的所谓“人生百态体验”。伤害学生心灵,学生人格遭到践踏。

功利主义教育崇尚实质性的具体收获,而理科毕业生、工科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都高于文科生,重理轻文便成为基础教育广泛存在的现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了很多人的学科价值判断标准,文科备受冷落。由于功利主义教育崇尚“实用、实效”,升学便成了教育活动、教育行为的唯一目标。课堂教学以考试知识为导向,各学科所蕴含的精神和素养被无情阉割,而精神和素养恰恰又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当人失去价值和意义,科学所带来的丰富物质难以掩盖精神的空虚和迷茫。就这样,教育在“功用”和“效率”的道路上凌越“人性”,愈行愈远。“人”逐渐淡出教育视野,成为边缘化的存在,失去灵性,陷入困惑。

2、过度强调竞争,轻合作

教育追求升学率,而升学本身就是激烈又残酷的竞争。因此,在教学中也特别崇尚竞争。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竞争不仅有利于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生最终要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引入竞争机制,是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一种提前训练。这样做法原本无可厚非。宽敞的教室,济济一堂的“人”,一场启迪智慧,唤醒自由精神的活动,本该和谐愉悦,同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却因为功利主义教育过度强调竞争,相互视对方为竞争对手。缺少互助合作和情感交流,出现情感荒漠,人性被压抑扭曲。在高度竞争环境下成长的人,进入到成人世界,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就有了“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的现象。这种竞争心理不断的向低学龄段蔓延,少年儿童从入学起便接受来自父母和教师的“争做第一”的所谓进取心教育。当“争做第一”的上进心转为“争夺第一”的竞争局面,着实也可能带来你追我赶的火热学习状态。但与此同时,少年儿童从小处在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精神紧张,包容心下降,嫉妒心增强,甚至出现“考试打了100分依然不开心,因为还有一个同学也打了100分”的现象。学习失去愉悦,身心健康受损。所谓的“精英教育”却培养出大批“精致利己主义者”。

功利主义教育还带来各学校间的过度竞争。各学校公开大肆开展升学竞争。高调宣传“高考状元”,美化神化“高考状元”;在宣传学校升学上挖空心思找出一个“第一”来。为了保持高升学率,功利主义教育在生源上大做文章。在无监管、无完善政策规范和制约的情况下,有些学校背离教育基本规律,利用经济手段招揽优质学生,出现按填报志愿人数给予生源毕业班班主任经济补贴的情况,学生分数不同,补贴额度不等,以此求取大批量高质量的生源。更有甚者,利用高额金钱诱惑已经考取北大的学生复读一年,以此增加该校来年考取北大的人数,增强学校生存竞争力。如此不断恶性发展,竞争陷入“囚徒困境”。——哪所学校都很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竞争只能带来表面上升学数字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带来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但哪所学校都不愿意主动撤离生源之争,不愿意沉下心来,安静踏实做教育。竞争已不是教育本身的竞争,失去意义。

在这种无序无意义的教育竞争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物质保障条件好的地区,必然处于有利地位。受完善教育配套设施的吸引,生源出现单向流动的趋势,经济落后地区留不住学生;越留不住学生,教学质量也就越差,招生越来越困难,陷入了恶性循环;这种状态持续几年后,逐渐导致强势学校对所谓优质生源的垄断,教育出现“马太效应”,随之而来的,便出现超大规模学校, 教育平衡被破坏。 就教师而言,农村地区的优秀教师往城里走,小城的优秀教师往大城市走,大城市的优秀教师向条件好、待遇高的学校走,层层“掐尖择优”,导致偏远山区的落后农村教师多为代课教师,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失去公平,现状令人堪忧。恶性竞争带来恶性结果,教育生态严重失衡。

3、过度强调适应,轻超越

功利主义在与人文主义的较量中,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与功利主义强调生存适应不无关系。功利主义认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是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个体和学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现状。当前,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急功近利。短期直观、可见可量化的升学率便成了社会对学校的唯一评判标准。学校为了获得更高经济利益,刻意迎合社会评价,忽略教育要义,抛弃“育”人重责。在过去大众严厉批评的题海战术的基础上,学校提高升学率的举措从课堂向生活延伸。挤压学生休息时间;发展到极致,甚至有学校要求学生走路吃饭的时间都被压缩到最少,跑步练操都带着小笔记本朗读背诵;提前开学;实行超强的几近军事化的严酷应试训练等等。教育被绑架挟持,成为经济的附庸,在功利主义的喧嚣中迷失了方向,失去应有的独立性,更谈不上超越现状,引领未来。

教育追求适应,其改变社会不良现状,引导社会风尚的作用便难以得到发挥。相反,教育被社会牵制约束,在不良社会风气面前,变得无力无能。当前出现的很多教育腐败现象便是向社会妥协屈服的结果。不良社会风气还导致学校谨小慎微,唯恐出现任何闪失意外,以免被社会纷争纠缠困扰。此外,不良社会风气使得教师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总之,在整个适应过程中,教育失去勇气和担当,教育不再神圣,师范无从高贵。

不仅学校办学强调面向现实需求,在培养个体上,功利主义教育也强调依据社会现实需要来塑造和改造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抛弃个性,迎合社会统一的评价标准,被统一化、标准化培养,“鱼儿必须学会爬树”。基础教育阶段适应现实需要,最直接的便是提高考试分数和考试能力,这两项需求成了基础教育求取生存的工作,也成了学校评价学生的终极标准。受教育者的自身内心需求和内在潜能被忽略,天性被磨灭,个性受压抑,爱好被抛弃,自我无存。一切围绕高考,与高考无关的事不想不问不做。受教育者的行为都被规定和限制在追求外在的、大众热捧的欲望里,不曾叩问内心,听不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这种重适应的教育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重灌输讲授,强调学生理解接纳,忽略学生思考探究,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不懂得如何独立思考,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愿望。而思考才能带来思辨和批判,批判才能创新,创新才能超越。受教育者在适应现实中不懂思考,自然谈不上超越现实。这种学习和思维习惯在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得以继续,整个社会缺乏创造力,创新不足,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低下。

4、过度强调当下,轻未来

功利主义追求短期可见的效益,必然只重视当下的成果,忽略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下,人们拔苗助长,漠视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展所谓的传统文化熏陶,背诗识字,严格训练,不到3-4岁就能识字几千。家长津津乐道,引此为傲。等到年级再大点,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不管孩子喜爱与否,一样也不落下。家长们欢喜于看到孩子们今天演讲能得到一等奖,明天又能参加高规格的钢琴演奏赛;热衷于各种荣誉和奖项的追逐。而这种可触可见的实质性收获让家长们感到格外的踏实,这种踏实感让家长们以为如此便把握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大力推崇的素质教育,也被分割成各种知识的堆积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成为追逐名利的工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加剧了众多家长的急迫感,提前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小学学习初中知识,初中学习高中知识,各类假期被侵占,孩子失去课外闲暇,只为在当时的评价中能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更严重的体现了功利主义教育只顾眼前效率忽略学生长期发展的倾向。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针对考试而言,要考的科目开设课程,不考的科目不设,考试分值高的课程时间长,分值低的课程时间短。课堂教学在内容取舍上亦是遵循考试需要。不考的不讲,考得多的重点讲。考试知识和考试技能成了课堂教学指向的唯一目标。意志品质,精神毅力,批判创新等各种核心素养完全被忽略。甚至连身体素质这一对个人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个体人生幸福的因素也被忽视。功利主义教育认为,“唯其把握当下,方可拥有未来”。却不知不觉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损害了未来发展的可能。

看起来一派欣欣向荣的功利主义教育,将学生束缚在应付眼前的各种考试和短期发展目标中。而高强度的应试训练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提前出现兴奋”。这种兴奋在天性被压抑的情况下进行,并非发自内心需求的追求知识,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基础教育阶段经过应试教育强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压,学生普遍疲惫不堪,身心受损。升入大学后,因为兴趣的缺乏,普遍呈现出无精打采,行动怠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状态。成长缺乏内在动力,无法养成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难以获得较高成就。终身发展失去航向。

现代功利主义教育的短视带来大量杂乱纷呈的问题,有即时出现的,也有内隐性的。功利主义教育过度发展的现状需要纠偏,不仅是教育自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现状的急切呼唤。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早已意识到物质和名利的丰盛并不必然的带来幸福。走在时代前沿的人们,超越功名的欲望,沉淀下来,追问内心的真实需求,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这场追寻中,人们逐渐觉醒,呼吁回归初心,选择纯粹,从初心和纯粹中寻找幸福。同时,人们也开始诘问、审视现代教育,反思教育对人性关怀的弱化,对本性需求的漠视。更有改革者提出纯粹教育,倡导教育要超越喧嚣的功利,回归教育初心;遵循教育规律,回到教育本质。纯粹教育的思想和社会追寻纯粹的意愿遥相呼应,迅速组成一股对抗过度功利主义教育的张力,教育现状改观可期可待。

  (注:本文提到的很多现象在初、高中阶段表现尤为突出)

【作者简介】彭晓萍,供职于邵东教科所。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