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北屏障、忻南锁钥指哪里?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又是哪里?

阳曲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扼太原与晋北出入咽喉,控太原北向交通要冲,有“并北屏障”“忻南锁钥”之称。明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四形势篇记载:“阳曲县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
其地理位置险要,境内有著名的“三关”,亦称为“太原三关”。

天门关

一为天门关。位于现太原市尖草坪区关口村。《阳曲县志》记载:“二山廻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此关始建年代未确。明末巡抚陈纯德所建的“全民堡”,现已无存。原有关垣残迹在历年修路中开山炸毁。相传杨六郎曾驻军于此,附近有习武教场、杨家井等传说。天门关北去15公里是阳曲县西凌井,史称凌井驿,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阳曲县志》载:“阳曲旧设三驿,城晋、凌井直通石岭、天门咽喉之路。”
从天门至凌井驿只有一道相连,两边山势嵯岈,沟谷切深,史称“乾烛谷”。谷之东侧崖壁,旧有栈道,昔称“羊肠坂”,又名“杨广道”,乃杨广为晋王时所开。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栈阁。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乾烛谷栈道,当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当地俗语有“跌死狐狸弯死牛,行人过栈胆忧忧”,2004年国家修筑康西公路,峡谷变为坦途。
天门关,因山势峻险,阴森狭窄,曾经扼太原通往静乐、宁武等晋西北各县古道之咽喉,历为兵家设防和夺据之地。光绪《山西通志》载:“天门关,在(太原)府西北六十里。古乾烛谷也,旧设巡检司,其西为凌井口,有凌井驿。岚、保、兴、静诸州县南出之冲途也。”唐中和元年(881),李克用兵出天门、凌井,攻陷忻、代二州,威名远扬塞北。宋靖康初年,折可求统麟府之师三万,自府州过黄河,由苛岚、静乐一带直扣天门关,当时金人已占领山西全境,坚守天门关,两军在关前激战,终因关城牢固,金人坚守而不得前进,空留遗恨。
明隆庆元年(1567),蒙古俺答举部进攻山西,兵至兴县,太原总兵申维岳、田世威率部北出天门关,截击东路胡兵,大获全胜,凯旋天门关。
天门——凌井一道,沟深谷险,古树苍苍,号称“七十二景”。古戏《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得知老母佘太君来到关口,便设计脱身,暮走凌井口,夜闯乾烛谷,而与母相会于天门关内的向阳台。明代山西巡抚苏惟霖《天门关》诗曰:“天门关里锦屏分,峭壁参天乱斗文。怪石斜飞全欲坠,野花倒挂暗来熏。湾湾泉响非关雨,曲曲峦封不借云。千里登临游颇倦,到来忽觉眼眸曛。”

石岭关

二为石岭关。古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1公里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阳曲县志》记载:“石岭关在县城(今太原城)东北一百里,为并代云朔要冲,势甚险固。”石岭关始建年代无考,史志载“明筑土城戍守,万历年间改筑石城”,石城于民国9年(1920)阎锡山修平遥至忻县公路用石时拆毁。现存中门一道,名曰“耀德”,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569)所建,门洞长10.3米,宽3.9米,高7.4米,石砌门台,砖卷门拱,十分坚固。
石岭关东靠小五台山,西连官帽山,山势险峻,关隘狭窄,为历代兵家据险争地,素称太原忻定出入门户。现所存关洞内有约10厘米深、20厘米宽的车辙印,可见当年人行的繁忙。金人元好问有描写石岭关的诗:“轧轧舟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已化中沙休自叹,厌逢虎豹欲安逃。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三为赤塘关。又称河庄关,位于阳曲县高村乡的河庄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相传后魏刘赤塘曾隐居于此,所以得名;另有一说是这里地势低凹,地面土质为红色粘土,并且常有积水,故取名赤塘关。
赤塘关东16公里为石岭关,与石岭关一山两担,呈“犄角”之势。此两关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无论南攻北、北攻南,胜可并进,败可互应。据史书记载,宋开宝二年(969),太祖赵匡胤攻晋阳不下,遂移兵石岭,断北汉援兵,以使晋阳孤立。因石岭关坚难破,遂又分兵先克赤塘,绕道石岭背后方得攻破,得以两关“犄角”之险阻挡辽国数万援兵。民国27年(1938),国共两党军队联合反击日军,八路军120师首先进击赤塘关,切断关内处20余公里的北同蒲铁路线,然后连克豆罗、石岭关等处的日军据点,还炸毁日军军车多列。
赤塘关始建年代不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宋时期,官方曾在此设防驻守,直接管理赤塘、石岭关的军事防务。明洪武年间的《太原志》载:“赤塘关,在县北九十里,忻州西道也。宋之旧关,金置酒官。旧经云,昔有田父刘赤塘,曾隐居于此,故名之。”故址、残垣、破堡,清代尚存,民国21年(1932)阎锡山修同蒲路将古关残迹掘平,现北同蒲铁路由此通过。

来源:今日头条@小园说

原标题:太原三关——天门关、石岭关、赤塘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