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文旅部强调,要提质升级工艺美术传统文化业态

为贯彻落实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传统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

加强培育青年传承人

《规划》提出,要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评估和动态管理,探索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加强青年传承人培养,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

1.

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举办各类文艺人才培训班,培养选拔一批创作、表演、管理、评论等方面的领军人才。

2.

以“结对传艺、比武竞艺”为重要途径,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文艺骨干培养培训和宣传展示。

3.

完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机制,统筹使用各类艺术创作资金,推动文艺作品量质齐升。

优秀的传承人是工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而培养工美传承人至关重要。培训制度得到完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青年人才敢于来传承、才会用心去传承

把握新时代创作题材

《规划》指出,要建立健全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鼓励创新创作的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积极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

在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对国家成就、社会和时代的讴歌与赞美是艺术创作的主旋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红色主题艺术创作在今年尤为重要。

建设非遗研究基地和保护区

《规划》提出,要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首先要建设一批非遗基地:命名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3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同时形成包括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的综合性传承体验设施体系

以此形成大至全国性、小至区域性的非遗保护体系,有利于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提高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水平,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实现系统性保护。同时,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培育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

建设非遗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村镇

《规划》中强调,要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建设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推动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

其中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在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工作坊

非遗研究基地和保护区的建设更多的在于对非遗文化、文物和技艺进行系统性的传承与保护。而非遗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村镇的建设与打造,则更多地将非遗与旅游结合起来,以工美拉动文旅消费,以文旅消费促进工美发展。

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

《规划》指明,要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开展“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提高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和利用水平。

首先要办好各大传统节日和国内外博览会。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举办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办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开发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对外交流品牌。

其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中华文化对外推介,持续打造传播热点。加强全球青少年文艺作品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举办大型国际青少年艺术比赛和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

此次《规划》在以往提出要重视工美行业发展、做好非遗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规划,从保护、传承、发展到传播几大方面,深度构思了传统工美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措施。工美行业的发展,是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才能得到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END
转载须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