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大女主剧的翻车给古装剧下了一剂猛药
如果说起今年年初最令人失望的古装剧,那大概非《大宋宫词》莫属了。开播以来,豆瓣评分一路下滑,被网友疯狂吐槽。说起“失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于对比,如果没有之前的一部《大明宫词》悬于头顶,恐怕也不至于让这部剧落得如此尴尬。
首先从片名上看,“大宋宫词”就起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乍一看好像是“大明宫词”的对标,但人家大明宫讲的可不是大明的事情,而是大唐的正宫。那你“大宋宫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意味?细细一品这山寨味儿就扑面而来。
《大宋宫词》讲的是北宋年间,庶女刘娥战乱时救了襄王,随后与其相恋,襄王登上皇位后辅佐其处理内忧外患的故事。它看似在说历史,实际上还是讲了一个“大女主”的后宫蜕变史。
全员内卷,人设迷茫
这部剧最大的槽点来自于人物设定。似乎所有人物都处在一个被动局面中,一路抱着团就往万丈深渊里去了。
女主一上来就要被陷害,襄王人畜无害却要被他的竞争者算计,老皇上行将入土还在为立储的事头大,最后苦大仇深地来一个“都是为了你好”,还有三个死得十分荒谬的皇子,就连造反的秦王也是皇上和政敌给吓的。
然而这些人有自己的主观诉求吗?他们的核心矛盾又在哪里呢?我们似乎找不到。只能说,一上来这些人就处在内卷内斗的漩涡中,那所有人的行动都是在“我要被搞,我只能这么做来应付”的指引下进行的。这样的人物很难见得他们可爱的一面,因为他们缺乏来自人物深处最根本的诉求。
人物的诉求并不是靠嘴皮子说说就可以的。在这部剧中,除了开始的几个反派拥有夺权的欲望,其他人都处在没有核心诉求的状态里,要么围着皇帝团团转,要么忙于应付外在的压力,这样的人物注定只能成为编剧笔下的棋子,在可以预见的剧情里,也不会有他们注定要完成或者完不成的使命。
更要命的是,作为男主的襄王也没有主心骨,对外没有杀伐决断,对内拎不清是非。我们知道,宋朝皇帝个个都是“斡旋家”,狼牙棒不敲到天灵盖绝不会跟人硬刚,这对于人物塑造来说则成了致命伤。
剧中的襄王在处理政事上很大程度是被群臣和女主裹挟的,作为男主和“皇帝”的双重角色,他需要很强的能动性去让时局产生新的动荡,推动情节发展,但他这样缺乏主见的后果就是让“大女主”浮出水面,并且他在事业线上的乏力也让这部剧的真正着力点只能是他和女主的玛丽苏关系。
再多历史线索也掩盖不了的玛丽苏实质
这部剧以宋辽对峙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但却妥妥是一部“玛丽苏剧”。这可能跟宋朝的皇帝在事业上实在扛不起c位有关系,但在女性主义盛行的今天,这种女主一步步操手事业取得成功但还要靠拉垮男性体现价值的剧情实在让观众忍无可忍。
“玛丽苏”不但在于历史剧的架构完全向男女主的感情线坍塌,而且这条感情线来的十分塑料。两人因为一次偶然的事故相遇,从此就终生定情,他们的感情基础实在缺乏说服力,我们并不能带入两人那种以生死相许的两厢情愿。另外,女主的经历也满是主角光环,被人毒害却死而复生,丫鬟对她忠心耿耿,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出尽风头,同时又有一切美好品质附身,这简直就是玛丽苏女主的典范。
这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人物的问题:她明明是一个“武则天式”的强女性,也明明在事业上大有所为,可最终的追求却是模糊的,她究竟为了什么做这些呢?最后还是得落在“能否得宠于皇帝”,还得保持做一个贤妻良母。因为编剧也没下决心让她真的追求点什么。或者真的追求了什么,还会有这个菜鸟皇帝什么故事?这看似是一个逐步成长起来的“大女主”,却与当代我们所倡导的女性精神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这里面没有一个女性是为自己而活,最后的目标是自己成全自己的。她们即使做的再好,光环再亮,价值标尺还是“皇上”,或者所谓的“家国大义”,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权势的化身。也因此本剧襄王与赵娥的感情线并不能令人信服——除了薄弱的感情铺垫,女主跳不出对权势的依附也使得这种情感关系并不单纯。
这部剧披着演绎历史的外壳,让女主从寻常庶女走向光彩熠熠,却依然没有逃出“女性依附男性”的陈旧价值观,也让历史沦为了玛丽苏情节的背景。
比历史剧狭隘,比宫廷剧粗糙
在历史中参与了争斗还留下姓名的人,必定拥有不同凡俗的权谋,但此剧处理历史事件就如同儿戏一般,从老皇帝立储“谁先生下皇孙谁当太子”到党争之时残杀,他们之间互相的操作如同过家家,更是不断有雷人的台词爆出,让人完全看不出一个堂堂朝野的体面。
而作为最该运筹帷幄有担当的男主襄王,在剧中的任务就是在后宫女人之间找存在感以及在群臣面前举棋不定。不过就像很多“需要被拯救的渣男”一样——他最爱的人永远只有那一个。
我们知道,这个皇帝还原到史实中就是签下了“檀渊之盟”的宋真宗,打了胜仗还签了赔款条约,比起那些不管是千古一帝还是顽劣暴君,可谓怂到了难以做戏剧人物的地步。面对这种史实如果编剧还不加点有料的东西,那男主就只有谈恋爱去了。然而编剧还不想让它从史实中完全脱离,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皇帝一边处理着乏善可陈的国事,一边谈着难以成立的恋爱。这让整部剧完全失掉了大历史剧的格局,又让宫廷剧中细腻生动的东西没有出来。
自从《甄嬛传》开始,讲述庙堂之上的历史剧就不再以还原真实历史为必要,完全可以在真实年代的背景下架空一个故事。但在这种类型的创作中,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人性的复杂性往往被刻画得非常细腻,在后宫或是朝廷的斗争中,人物的欲望、情绪都被丰富地铺展开去说。但看这部剧的这种体验非常干瘪,我们看不到人物在一个具体处境里的纠结、思量、活生生的人性,或者说,我们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价值观或者富有魅力的人为基础,谁又会有兴趣看你没完没了的内斗和毫无血性的斡旋呢?这部剧的创作方向一开始就是模糊的,我们看不到一个主体意识强烈的人在带着剧情向前走,更不用说像《大明王朝1566》或者《甄嬛传》里那种各色人精之间的角力了。
《甄嬛传》里的孙俪
《大明王朝1566》
所以,整部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别扭。可惜了精致考究的服化道,在苍白无力的剧情面前显得都像表面功夫。历史题材的剧要做好并不容易,特别是如果撞上与时代精神相左的价值观就特别容易翻车。《大宋宫词》也告诉我们,蹭经典热度观众并不买账,好好打磨历史人物与作品精神,才是立剧之本。
◐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