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华美,用色浓艳,清末画家黄山寿作品欣赏
清代末年,随着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汇聚了一大批前往上海谋生的画家。这些画家在创作中并不排斥作品的商品属性,他们只有把作品卖出去,才能维持温饱。
他们的作品存在着两极化的评价,有人觉得通俗华丽,有人觉得俗不可耐。到底是俗还是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这些画家的作品,让传统绘画技法中装饰性技法得到极大发展。
所谓装饰性技法,可以简单理解成怎样好看就怎样画。其实对于大师级的画家来讲,好看、难看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他们更在意作品之中是否有新意,很明显他们的观念很难被市场接受。哪怕像任伯年、吴昌硕这样的名家,也需要在吉祥富贵的主题的框架内,进行大量创作。
黄山寿的山水画就有这个特点,他特别看重作品的色彩与构图,通过贴近市场的方式,表达他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解。
黄山寿是常州人,出生于贫寒之家,少年时开始学画,临遍古代名家作品。
他作为一位民间的职业画家技法特别全面,可以创作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题材的作品。当然了,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还是山水画。
有些专家对黄山寿的山水画评价不高,觉得他的作品缺少韵味,只能通过浓艳的色彩让人关注一下。造成这种印象有多种原因。
其一,黄山寿的弟子众多,为了谋生,就通过仿黄山寿作品盈利。这种带有造假性质的创作,导致黄山寿款山水画的艺术水准良莠不齐。
其二,黄山寿本人为了卖画,画过很多应景的“行画”,这些作品拉低了专家对他的认可。
其三,他在用色方面,的确是过分追求浓艳华丽,无法满足文人审美的需求。
从这几幅黄山寿款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上述提到的三点原因。同样是山居题材的作品,有的笔墨严谨、色彩雅致,有的就有些浮华俗气。
如果,黄山寿可以少一点“妥协”,多一些“坚持”,也许他的成就会更高,更容易被专家认可。毕竟他的精品佳作,还是值得细细欣赏一番的。
黄山寿在用色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艳而不俗。色彩的饱和度高,会让作品具有一种夺目的光彩。
黄山寿很擅长利用色彩的饱和度,增加作品的美感。这样的创作手法影响很大。后来,很多海派画家都在色彩运用方面下过苦功。
有人把黄山寿和改琦、任熊、吴榖祥并称为清末四大设色高手。从这个称号来看,他在色彩运用上的成就,有了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
黄山寿画色彩浓艳的山水,既是为了生活,也是一种创作上的探索。毕竟,对于一位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来讲,市场的需求是他创作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