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42)

第四十二讲    讲于2013年5月25日

摸脉先轻取,然后在中取和沉取,寸关尺的浮中沉都要摸,还要配合时间。这样就知道气化了,肝心升不上去自然就出现弦而沉的脉了,弦而大就是胆火上升了。左边的部位代表肝胆,里面还有脾的因素和作用,因为脾气是左升的。如果脾不左升,肝气也不会左转,所以一旦肝脏出现往下抑郁的情况,就要考虑脾的问题。因为气化是中气旋转的,咱们时刻要不离中气,右降就相想到胆胃的问题。咱们要用这套气化学说去号脉,你把黄原御的书读了,心里马上就豁亮了,确实闭着眼就能摸脉了,光靠脉诊就可以开方了。

偶尔的情况也有舍脉从证,或者舍证从脉,那就是特殊情况了,脉不能解决百分之百的问题。有可能会出现假象,夏天脸色红光满面是对的,但是脉是比较沉细的少阴脉,这就和夏天不符合。这就需要舍他的象从他的脉了,有的人一年四季都是红光满面的就不对了,那就是他的血液循环差了,心火上浮潜降不下来了。黄源御《四圣心源》卷三说,「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浮脉是阳气往表上走,沉是阳气往里走。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脉居中就正常了。

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阳气太往上浮就成阳明证、太阳证了,阳亢都出现浮脉,三阳证是腑病,三阴证是脏病。脏病就不往上走了,所以察色按脉先辩阴阳,先看是阴证还是阳证,是浮还是沉,你就知道病是在阴还是在阳了。从大体上先摸一下,看病人在那个状态里。

脉的升降沉浮随一年四季的时间在变化,是丝毫不爽的,所以你不懂这个时间就不会号脉。一旦违反了正常那就是病了,很多人往那里一座,就会考验你这位中医的。你一摸心里就有数了,夏天应该洪脉他出现了沉脉,肯定他的心脏不好,心火不够,看着红光满面也不行。升降浮沉,随时变更,寸脉本浮,而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而一交春夏,则见浮机。心脉在夏天时浮起来的,秋天降就到中间了,冬天就沉下去了。尺脉本来是沉降的,到冬天更沉,但是到春夏的时候,就飘上来了,稍微一按就摸到了。

人体的脉象时刻随着阳气的升降而升降,春天阳气上升,尺脉稍微浮一点是对的。还是在下面就是阳气不升了,就是太寒的病态了,有时就差一点点。差一两个毫米就知道他身体的变化,所以这是没法印证的,只能是凭自己的感觉了。此气化一定,毫发不爽也。「仲景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弦者,浮升之象,就像琴弦一样,冬天是寒水在蛰藏,阳气往上升的时候有一定的阻力。弦脉就是肝气往上升的脉,但是弦脉也要带胃气,就是要柔软和缓,应该是微有弦意。不管是什么脉都要带胃气,没有胃气就是真脏脉,比如弦脉就和刀刃一样,没有胃气了,一点不柔软太硬了。摸活树的树枝或者竹竿是柔软的、有弹性的,那就象弦脉一样。干枯的木头摸着就是硬的,一用力就折了。因为木有生机都是柔软的,木曰曲直,是有韧性能弯曲的。

洪者,浮之极也,洪大脉就是浮到顶了,就好像有洪水波涛一样。夏天气血旺盛,心脏的功能加强了,脉就像波涛汹涌一样,一波一波的涌动。有的人一会儿能摸到买,一会儿又摸不到脉了,那就是心脏一会儿有劲儿跳,一会儿又没劲儿跳了。比方说心包炎,就是心包积水发炎了,原本心包里面有一层水,但是心包里面水太多了,就会压迫得心脏跳不动了。一吸气肺压住心包,心包反压住心脏,所以就摸不到脉了。一呼气的时候肺部张开了,心包对心脏的压力小了又能摸到脉了。

张仲景有专门治心包积液的方子,茯苓、杏仁和甘草三味药,就把心包的水液化掉了。因为心包和三焦相表里,茯苓走三焦油网,大量的茯苓就能把心包里多余的水通过三焦利下去。心包积液有喘的症状,杏仁可以缓解肺气,可以使肺气往下降。用炙甘草使水走的慢一点才能彻底,如果不加甘草,茯苓的药力走不到心包里面,只是把三焦的水利下去了。炙甘草的作用使药力走到心脏上,再慢慢把心包的水利掉。不用那么多猛药,那就利不掉了。

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夏天的洪脉高出皮肤了,到秋天又往下沉降、收敛了,秋脉毛就好像摸着羽毛一样。摸上去又一使劲又没有了,比较松软、散,尤其是肺脉。如果秋天肺脉还是洪大的,那就是火克金了,那就是收降不了了。到冬天就沉下去了,知道正常脉就知道病脉了,加上五行一分析就出来了,熟悉了一搭脉就知道那里有病了。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这就是咱们讲的升降理论。脾胃者,四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脏,则人死焉,故四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没有脾胃脉,脾胃之气亏失,木火金水就失去濡养了。这就是真脏脉了,本来肝脉是弦而带缓,但见弦不见缓就是真脏脉,但见洪数不见柔软也是真脏脉,这四个脉象弦、洪、毛、沉没有缓脉和中气就叫真脏脉。

我们要知道中气的脉象,有冲和之气和神气,真脏脉象就危险了。得不到胃气的濡养,只是脏器本身的营养,消耗完了就不行了。有的老人最后的脉象就是硬的跟棍子一样,还没到放弃治疗的时候脉象还没这么硬,那并不是脉跳得有劲儿了。有的人是所有的脉都渐渐摸不到了就快死了,脏腑功能衰竭了。有人的脉是超强了,就是那一会儿回光返照,太过与不及都是病脉。断气了脉搏就没有了,人死的时候如果汗出如油,那就是阳脱了,脉就是但浮没根儿了,摸着上面有一点,下面却没有了,逐渐就散开了。古人形容如屋漏、鸟啄,阳气全跑到外面来了,身体里面仅存的能量消耗完了就死了。

或者两个颧骨特别红,一下有了精神了。或者脉特别洪大和强硬,那都是没有胃气了,这就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宇宙万物和生命没有中和之气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失中和就会过激,就会做坏事了,这还是中庸之道。

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脏之有胃气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脏脉。心脉钩就是和洪脉一样,突然上去或突然下去了。真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气血营养必须通过脾胃的功能才能达到五脏,肝脾左升,把营养物质交给心脏和肺脏,通过吸收氧气气化再分布到全身。所以脾胃是生血之本,中西医都认为肺呼吸的氧气很重要,人如果没有氧气,大脑和神经就不会敏感,各方面的感觉就要迟钝了。大脑和神经都有功能指标,缺氧后功能指标就会降低,敏感度降低就会出问题。

一个人的神经缺了血氧之后,正常人被打了知道疼,那是因为神经对气血反应非常灵敏。被打了信号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如果这个部位气血不行了,神经的功能值过高或过低。就会特别敏感,不打她就觉得疼了,其实是缺血缺氧。所以气血不通就会疼,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一些老太太浑身老是疼,如果把血氧供上了就不疼了。幻肢痛应该也是这个原理,应该还和大脑里面缺氧有关系,其实心理问题也有它的生理基础。没有纯粹的心理问题,还是气血达不到脑子,营养不了神经。

人出生的时候,受天地时空气化的影响 ,两个神经碰面建立的时候,就有了敏感和不敏感。孕育出生的时候就会受到各种波和磁的影响,天时地利特别好,他的神经建立对接就会特别好。这个孩子就会特别聪明,在某些方面有天才,否则就会出现某些方面的不足。天地气化的不同就会出现人们后天方面的差异了,这就是四柱命理的原理,还有咱们风水的影响。五脏都和时间有关系,中医讲气化有时间和空间,时空气化是咱们学习的根本。古人没有提出时空的名词来,但时刻都在运用时间和空间。一年四季的温热寒凉升降浮沉,一点都没有脱离开。

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心肺脉虽然浮,你一摸还会沉一点,浮中还有降意就对了,沉取没有就是没有沉意了。肝肾脉中取和浮取都有一点这叫沉中有升,他的功能正常人就没事。如果只有沉取有就不升了,沉取伏骨了就是肝肾不好了,如果肝肾脉反而大了就更不对了。

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沉降的时候中取显,它的精华就不会往下走,就不会有拉稀、遗精、崩漏等类的病。升浮的时候显微沉就不会有呕吐、鼻子出血、吐血、大汗亡阳、长暗疮等类的病。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摸脉的沉浮之间就能判定得了什么病,就能知道人的阴阳交没交,有没有水火既济。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乎中。中者,土也。己土升,则乙木上达而化清阳;戊土降,则辛金下行而化浊阴。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关脉大的原因是脾气不升和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肝胆脉的木火之气上冲,左关就会大。肝胆克制胃气降不下去,胆火就会往上冲,右关就会大。

中焦脉大就是肝脾胆胃出现问题了,胆胃降下去,肝脾升上去,关脉就不大了。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胆火上冲就会造成肺金不降而脉大,郁住了就会造成右寸脉大,但浮不沉特别洪大。那个脉象突然大不一定就是这个脏腑有病了,可能是其他脏腑升降出了问题。

如果是脾土的关系造成肺火大,你把中焦医治好了肺火也就下去了。如果是因为皮毛闭塞,阳气不通造成的肺热,那就和脾没关系,你就去按太阳证解表,还有可能是大肠不降造成肺气闭塞。咱们要审证求因,探索它的原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脉象就是活的没有死的,因为很多原因都能造成一种脉象,咱们一定要把天地气化和人体生理学好,咱们费了那么长时间讲天人解和六气解都是为摸脉打基础。把最复杂的事情通过摸脉简化了,你人的生理特别了解就能分析出来了。

(0)

相关推荐

  • 《医学入门》:“脏腑别通”你可知?!

    导读: "脏腑别通"之理论源于 明代李梃<医学入门 . 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三焦相通. & ...

  • 单玉堂:眩晕证治,循经取穴

    五.举例眩晕证治看循经取穴 眩晕是指视物缭乱为眩,头觉旋转为晕.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经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故眩晕证首先定位在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大补心汤;大补脾汤(42)

    一个腿疼的病人中风以后引起了脸.上身和眼的水肿,这就是太阳阳明合证,吃了五天的越婢加术汤,就是越婢汤加白术和半夏.后来他说髀骨疼痛,就是胯骨根部,咱们按照桂林古本伤寒论寒症篇里面的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32)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辅行诀,有一些新的收获,在原来的基础上,理论又往深处扩展了很多.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拿出来一起学习一下,所有的生物的等级和所在的时空不一样,他们分化的程度就不一样,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58)

    咱们还继续回到四圣心源,一是要有始有终,再就是咱们没有基础直接学伤寒论比较不容易,学好黄元御的理论对我们学习伤寒论会有很大的帮助.咱们接着学习四圣心源的劳伤解部分,黄元御说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阳虚(61)

    下面咱们继续四圣心源的劳伤解的阴虚部分,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虚实补泻(33)

    咱们讲了五味气化的原理,再谈谈陶弘景辅行诀认识.治病的思路,不一定去学他的死方.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有误差的,咱们再慢慢沉淀.研究,知道了生理的形成就知道病理了.生理就是体用之味平和了这个脏就正常,肝脏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陶弘景的五劳汤(35)

    五劳汤是治疗五脏虚劳的,五脏根本就不起作用了:咸味的旋覆花和茜草 小补肝汤的化味有的是山药,有的是炙甘草,这是因为传承不一样,有好几个版本.小补肝汤的用味药是桂枝和干姜,体味药是五味子,而在小泻肝汤里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6)

    第一百一十六讲  讲于2014年6月15日 一位38岁的女公司老总,体质较胖,近期突然身上乏力,一直口渴,头颈汗出厉害,齐颈而还,面红,睡着后浑身盗汗,腰痛,左脉沉细数,右手寸脉浮,关尺脉沉,月经正常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5)

    第一百一十五讲    讲于2014年6月1日 半夏厚朴汤有半夏.厚朴.云苓.苏叶.炙甘草,有风寒.表邪厉害配上桂枝,桂枝.甘草.半夏就是半夏散,少阴证的咽干得配上麻附辛.针对气郁造成痰气凝结,半夏可以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2)

    第一百一十二讲  讲于2014年5月25日 今天咱们讲中药生姜,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