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要不要审合同?如何审合同?这个头秃了的问题有答案了!

到底要不要审合同?如何审合同?这是个让广大财务秃头的大问题,操心受累还可能费力不讨好!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审合同?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什么是合同?合同中包含哪些内容?
01
合同,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种类非常繁多,一般企业经济业务中签订的合同多数是双方都承担责任的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常见的合同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合同双方的主体
2、合同主要标的物(产品、数量、规格型号、质量)
3、价款或报酬
3、规范合同执行的各项条款
如验收条款、付款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保密条款、不可抗力、争议解决条款等
4、签字盖章页
财务为什么要主动审合同?
02
合同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份合同同时涉及法律、税务、业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常需要公司多个部门协作。
那么财务为什么要主动审合同?
1
合同涉及太多税务专业知识,不审合同税务风险大。
这里例举几个事项
(1)合同未约定发票类型,最后专用发票难取得。
(2)合同未约定发票开具项目及税率,最后取得低税率的发票
(3)混合销售合同没区分清楚,最后多交了税。
(4)交货方式没确定好,提前交了税。
财务如果提前没有对这些事情进行筹划,那么后期可能要多交税,给公司造成损失,同时还给自己招来麻烦。
2
若不审,财务没法准确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资产、负债的确认等的源头都是合同,只有把控了合同,才能把账理清楚。
例如,预付的租金,财务只有知道了租金的期限,才能准确的摊销。
3
若不审,财务没法做好财务分析和内控
合同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管控的起点。
例如,一份销售合同回款周期远大于应收账款的周转期,这份合同要不要签?
企业现在资金流紧缺,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更有利?
对方的信誉怎么样,货款会不会坏账?
4
做好预算管理,先从合同开始。
合同已经签了,付款时超预算被卡住了,是不是太晚了,所以财务要审合同。
财务如何审合同?
03
财务在审合同时扮演的是利益均衡的角色,不仅要控制风险,也要换位思考,尽量促成业务做成。
以下方法需要把握:
1、老板要求不用审的合同,那就不用审。
2、合同对方属于垄断企业,我们对各项条款能掌握的主动权很低,那就主要做好风险规避。
例如,前段时间一家创业板的公司蹭热点爆出和抖音有合作,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造成了合同解约,股票连着几个跌停,虽然这个事情不都是财务的锅,但也说明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做好风险规避必不可少。
3、用现金流角度和损益角度分别审核合同。
1)现金流角度
要保证这个合同的现金流是正的。即合同收入金额>采购金额+相关税费+执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
采购金额和相关税费易于把握,执行合同直接人工包括,工资及五险一金和销售绩效,需要考虑项目的执行期限和绩效考核,就需要和业务人员、项目负责人等进行沟通确定,不必太过于精确。
2)损益角度
要保证这个合同的利润是正的。即:合同收入金额>支出金额+相关税费+执行合同企业成本
其中,执行合同企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这里就考验到财务人员的成本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环境下,有时一些合同表面上是不合算的,但在战略上却有很大的意义,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如果企业本身是有预算管理的,那么以上的分析可能就更水到渠成了。预算本身就是分析经营现状和预估未来而得出的均衡方案。
根据资金预算来决定货币的松紧,利用内部银行来控制了合同的收款和付款的进度。
根据利润的预算来控制价格和存货的周转。
这也更加说明,预算虽然复杂,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非常有用的。
4、要考虑企业内控和执行成本等隐性成本。
有些合同执行的流程较复杂,涉及到客户、供应商、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多方,这时企业内控和执行协调的成本就会较高,在审合同时,就要注意这个因素的影响。
5、要确定合同符合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
例如,合同是否有立项手续、是否符合预算标准、是否符合公司流程。
6、收付款时间、收付款方式、收付款账号要注意。
收款时间,越短越好,资金快速回笼,要注意合同中语言表述,验收后3个工作日内付款和验收3天后付款,有的时候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收款方式,优先选择电汇,其次选择支票,最后选择汇票。商业汇票存在变现难、贴现难、流转难、到期不能兑付的风险,尽量避免使用。
收付款账号要准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7、违约责任条款、知识产权条款、保密条款、不可抗力、争议解决条款也不能忽视
这些条款需要专业的法务或律师把关,若没有相应人员需要财务审核时,建议财务去尽力把握好。
8、合同应尽量规避税务风险,最好能作出税收筹划。
大家都知道,税务筹划是要事先做,合同签订完了,木已成舟了,能筹划的空间就非常小了。
因此,财务要严格审核发票的种类、税率、开具时间、开票内容及规格型号,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事项例如混合销售和技术转让等,提前做好筹划可以少缴税!
文章
文章来源: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财务第一教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