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宁愿降薪也要跳槽的人,到底图什么?
作者 | 孙瑞希
01
如果你今天走到办公室,发现隔壁同事不知所踪,不用奇怪,他可能跳槽了。你也许会唏嘘:跳槽季,又一个另谋高就的。其实“高就”真谈不上,因为人才市场上,降薪跳槽的非常多。
从高压力的公司跳到稳定的体制内,是不是可能降薪?
从自己熟悉的行业,跳槽到另一个陌生行业的陌生岗位,是不是可能降薪?
从一线城市回到老家的二线、三线,是不是可能会降薪?
当然,这不是号召大家降薪跳槽,而是想回应一个疑问:降薪跳槽这种行为可取吗?
“跳槽”意味着你放弃了上一任金主,投入到下一任金主的怀抱。有些人会告诉你,挪窝换坑忙活一回,薪水不涨30%就算你输,这其实都是扯淡。
所谓好的职业决策,不是说你做了一个升职加薪的选择,而是放在整个职业生涯的长周期中,你做了一件能够带来更多职业收益的事。它不仅包括薪酬福利,还包括发展空间、情感体验。
02
降薪跳槽的最好理由,是你有机会进入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团队。
比如,知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曾经提到过,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就有几次“降薪也要走”的经历。1999年,他接受对他来说倒退三年的薪水加入微软;2006年,他自愿降薪20%,从微软技术部门,跳到微软市场和销售部门……
优秀的人才总能找到钱以外的重要东西:职业发展。
在人才市场中,你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定要把个人能力这种不便于考量的信息,变成易于考量的信息。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最简单的指标就是平台。好行业、好组织、好团队,它们是你能力的背书。
还有一个理由是,弥补能力的短板。
如果降薪去的那家公司恰好能够弥补你职业发展中最需要补齐的那块短板,那么降薪求职也不是一个太差的选择。
前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曾经给过FaceBook 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一个建议,他说:“选择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他能否让你快速成长。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03
关于薪酬,我想说的是,它不仅仅是发在卡里的工资,而是包括薪和酬两个部分。
薪,指薪水,是可以折算为现金的工资、奖金、提成、保险、福利。你拿了两份offer,A公司看起来工资不少,但是福利不行,折算下来不如B公司;你拿了两份offer,C公司工作量大,折算下来时薪不如D公司。
你看,关于薪的部分,一定得仔细核算。一要看显性的工资,二要看隐性的福利,三要看时薪。
酬,是报酬,是因为这段劳动关系的存续而让你得到的非物质层面的回报。比如,人脉、行业影响力。这意味着你能支配更多的资源。
薪水不是身价的唯一表现,相对于薪水,我们更应该关注:我们将与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这个岗位的天花板是不是够高?这些,决定了我们的身价。
04
降薪跳槽还有一个理由是情感体验,也就是做一份工作时的感受。我做生涯咨询个案复盘时发现,90后和00后普遍很注重情感体验。比如,降薪也要去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降薪跳槽是否划算,其实可以用2个问题来自检一下。
1、新工作能否给你带来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有个来访者,前一份工作15K,但自己不喜欢,后来遇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月薪降到了9K,他愿意为“喜欢”买单就跳槽了。
但是,真实的生活却没那么简单。他在月薪15K的收入结构下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月薪9K,意味着要对生活质量做出调整。
随之带来的是心理状态的极大变化。他发现那份所谓“喜欢”的工作,也没那么起劲儿了。干了半年,他扪心自问,发现就自己眼下的经济情况而言,最喜欢的事还是“搞钱”。
所以,不同的生涯阶段,你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降薪跳槽能否真的带来你想要的价值?这些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2、失去的东西,是你能承受的吗?
“拥有时不觉珍贵,失去时方觉可惜”这是很多人的状态。
张先生是我市(长春市)某大型国企的员工,在这家单位,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大概率上他能一直干到退休。他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没有激情的工作,后来在大学同学的引荐下,他跳槽进入某民营企业。
入职之后发现,这家企业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项目上马临时设岗。他经常担心自己会在组织架构调整或项目优化中被裁下来。
回头看看原单位,这种大国企,出去容易再进来可就难喽。
上面的两个问题其实都不难,关键点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承受得起什么?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降薪跳槽的关键不是“降薪”两个字,而是“跳槽”两个字。
每次跳槽,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怎么提升“长在自己身上”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著有以职业生涯个案剖析为基础的书籍《刻意成长》。书里集中了职业转型、职业定位、优势升级、兴趣变现、能力重塑等常见的人生发展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实战性成长方法论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