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拉开上影节大幕

    “我们希望这部电影能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一百年前,一群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这是容易引发今天年轻人的共情与共鸣的。”电影《1921》导演黄建新被问到电影背后的使命之时,如此回答道。
    6月11日,主旋律历史剧情片《1921》作为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在金爵盛典上正式亮相。这部由黄建新执导并监制、郑大圣联合执导,高度浓缩了百年前建党历程,集结了黄轩、倪妮、王仁君、陈坤等中青代实力派演员,花费几百位中国电影人五年时间制作的革命历史巨作,是电影行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上的真诚贺礼,也代表着电影行业对百年前革命先驱们坚守革命理念并付诸实施的奋斗精神的无限敬意。
    同时,《1921》也试图为现代年轻一代提供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以中观、微观视角与创新性艺术表达,在宏观历史中把握真实细节,实现现代青年与革命领袖的情感共振。
    公众能够从《1921》里感受到一种厚重感与情感温度。百年前那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里围聚一团,低声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烟雨中闭幕,而那群青年的光辉似乎透过了银幕光影映射到现实里。

    翻查史料、搭建布景、顶级团队……

    《1921》以艺术匠心注解历史

    “百年前的中国,有一种说法是有着2000多个政党,可为什么一个成立初仅有五十余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个戏的原因。”这是黄建新导演想要拍摄《1921》的初衷。
    (导演 黄建新)
    黄建新作为国内“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在多年的电影创作与艺术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并逐渐将沉淀结晶的创作匠心投入主旋律电影拍摄中。
    早年,他导演的《黑炮事件》《轮回》《背靠背,脸对脸》等作品,以个体命运映射出时代变迁,对中国社会和心理变迁进行细致观察,无形中成为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化印记。
    而自2009年开始,黄建新导演将精力转向主旋律电影,并为电影行业找到了相关类型片行之有效的创作路径。
    2009年黄建新导演拍摄《建国大业》,第一次以商业艺术电影思维拍主旋律题材,完成了主旋律类型片的突破;两年后,黄建新再次执导了另一部主旋律历史巨作《建党伟业》,以“编年史”叙事手法,在历史长河中梳理出时代与民族的脉络,为建党九十周年献上贺礼;而2017年,黄建新担任了《建军大业》电影监制,对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把控能力再次升级。这三部作品被行业称为“建字三部曲”,也成为了主旋律电影市场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而到了现在,黄建新集结几百位电影人,以五年的时间再次打造出了《1921》,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匠心制作与工业化技术融合的具象体现。
    2016年《1921》开始了剧本创作,四年时间里,电影编剧团队于世界各地档案馆挖掘历史资料,邀请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召集党史专家、上海城市文化史专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人士进行探讨研究。团队搜集史料、勘景足迹遍布上海、全国乃至海外,力求高度尊重史实,把控细节。经过二十余稿修改,最终才确定剧本内容。
    而为了重现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风貌,《1921》剧组在街景中安装了上万个灯泡,按照1:1的比例搭建了党“一大”、“二大”会址以及博文女校、《新青年》编辑部等上海石库门老建筑,力求电影能够还原历史现场。
    同样注入心血的还有百余位老、中、青三代演员。历史上,“中共一大”参会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代表只有19岁,为了更贴近真实人物,《1921》剧组有意选择了王仁君、黄轩等形神兼备的中青代实力派演员饰演关键人物,且为了更加准确的揣摩历史人物特点,所有演员在开拍前就收到了剧组准备的80多本资料,从人物传记到历史文献,进行史料研究。同时,《1921》也邀请倪大红等老一辈实力演员参与助阵,在年轻化与历史厚重感之间保持平衡。
    “哪怕是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天的客串表演,我们都会一起认真讨论,研究琢磨如何传神准确地塑造好人物。”《1921》联合导演郑大圣说。
    而在剧本、布景、演员阵容之外,《1921》背后的拍摄团队同样惊人,电影的摄影指导是拍摄过《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八佰》等影片的曹郁,造型团队则是担任过《建军大业》《妖猫传》等影片造型指导的陈同勋,众多业内顶尖人才汇聚成电影的核心主创团队。
    公众已经能够清楚地感知到,《1921》是一部凝聚了电影行业匠人精神与产业顶级水准的作品,更蕴含着当代电影人们的艺术灵魂。这部电影无疑也将成为华语电影历史里的一个标杆性作品,也为建党百年历史增添一个闪亮的印记。

    从电影市场到年轻一代,

    《1921》背后的使命

    如果仔细观察《1921》这部电影,会发现电影蕴含的意义比预想中更大。
    “拍革命历史题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事不虚’说的是大的历史事件必须真实,不能虚构;'小事不拘’说的是,可以用合理的戏剧手段,虚构方式,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和观众老百姓贴得更近,让他们喜欢看。”黄建新导演曾说。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主旋律电影的通用方法论,而这个原则在《1921》中有了完整的体现。
    相比“建字三部曲”的宏大叙事与相对较长的历史跨度,《1921》则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在宏观历史背景之外,更进一步深入人物本身。
    电影运用了大量生活细节与个性特点来塑造首批中国共产党人,让这些人物身上充满了更多的烟火气。如李达和王会悟新婚前,专门剪短了头发,俩人婚后挤在弄堂内的亭子间;身为湖南人的毛泽东因为饭桌上没有一个辣菜而失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生动微妙的细节去贴近、打动观众,很多一大代表当时的生活很好,并不是活不下去,但他们依然为了革命放弃了很多。他们为什么这样?这里面就有他们的坚定信念,有他们对中国未来的强烈追求。”黄建新强调。
    而这也让《1921》比起传统主旋律电影更多了一丝人情味与烟火气,观众能够从主旋律故事里感受到真实的人性,革命先驱们的牺牲与付出不是遥远的理想主义,也不是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发生在真实世界里的历史,一群青年为了革命理想付出了一切,才有了今日人们美好的生活。以细节塑造人物,以人物映射历史,历史就拥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而从观众市场而言,《1921》是时代精神的显昭。革命先驱们以开天辟地、不怕险阻的革命精神建立伟大政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现代青年也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1921》既是给党的生日贺礼,也是给当代青年的启示,以史为镜,不要忘记历史初心,不要忘记那群革命青年拥有的理想信念,珍惜当下,努力生活。
    我们无法用市场上的通俗标准来衡量《1921》,它展现着1921年的上海,1921年的国际历史,讲述一个伟大政党如何诞生并创造历史,而它最真挚的内核,是想用革命先驱的理想精神为现实观众提供养分——时代前行,民族未来充满了光明。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