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下)


编者简介:

两对半,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

2003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459小时。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印度和中原汉地,是西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清宫佛堂内收藏的大量藏传佛教艺术品皆为供奉的圣物,主要是教义中所说“身、语、义”三皈依的佛像、佛经、法器。这些佛教文物无论是出自元、明、清三代的宫廷制作还是藏蒙地区宗教领袖的进献,均精妙绝伦,为历代皇帝所敬奉和珍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故宫收藏有藏传佛教造像数万尊,主要来源为元、明、清三代的宫廷铸造及蒙藏等地区的朝贡。这些造像因制作时代及产地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宫廷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始于元而盛于清。元代以降,历代宫廷均设有专事造像的机构,如元代的梵像提举司、明代御用监的佛作、清代的造办处等。

释迦牟尼佛坐像

13世纪 西藏 黄铜 高25cm

佛面方,发际齐平,大耳下端呈方形,神态庄严。着袒右袈裟,右手结降魔印,左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身材壮健,臂膀浑圆,结实有力。

弥勒佛坐像

15世纪 西藏铜制鎏金 高76cm

弥勒瓜子形脸,头略左前倾,宽额细眉,细长的白毫突起于眉间,垂目视左下方,面带微笑,俊美似女性。头戴五叶冠及镂雕耳饰,颈挂缨络,腰束珠饰,嵌各色宝石,裸上身,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表现了弥勒讲经说法进入精妙之境时的神态。

五方佛坐像

13世纪 西藏 高14cm

五方佛为藏传佛教所奉主尊,此为金刚界五佛,亦称五智如来,即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及中央毗卢遮那佛。此组造像承袭东印度帕拉造像风格,工艺精湛,堪称极品。

释迦牟尼佛坐像

13-14世纪 西藏 黄铜鎏金 高33cm

坐像造型线条流畅,优雅生动。面部极尽静柔之态,双目细长低垂,似有一种内蕴的力量使观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外部轮廓呈等腰三角形,双臂圆润,腰围纤细。袈裟承袭印度笈多时代鹿野苑艺术处理方法,薄透贴肤,边褶宽大,并饰以精美的花纹,极具装饰美感,而左肩上简单的小衣褶与双腿下复杂繁密的衣褶生动地表现了衣服的质感。

释迦牟尼佛坐像

14-15世纪 西藏 黄铜鎏金 高35.7cm

佛头戴五叶宝冠,高肉髻,面形扁宽,弯眉长目,鼻口细巧,额间白毫嵌松石。臂膀浑圆,身形壮健。着袒右袈裟,用凸起的连珠线分出袈裟的田相格。仰覆莲座,莲瓣细长紧密,后背不刻莲瓣,造型别致。此类佛像很有特点,可能为藏南地区萨迦寺院的佛像风格。

释迦牟尼佛坐像

14-15世纪 西藏 黄铜 高81cm

佛像蓝色螺发,肉髻硕大高耸,方面泥金,修眉阔目,大耳垂肩,身披贴体袈裟,腰部收束,肌肉于薄衣下起伏隐现,刻画生动。造型比例严谨,铸造精良,是明代桑唐琍玛造像的杰作。

毗卢佛坐像

14-15世纪 西藏 黄铜 高32.7cm

佛结智拳印,手指间夹一精致的小法轮。身材比例准确,形象端庄祥和,通体无衣褶,只在裙边刻简洁的卷草纹。宝冠高耸,嵌珊瑚和松石。束发冠带与穿耳而过的帛带连结在一起,在耳边翻卷盘绕,又与围绕身体两侧的长帛连接,划出有力的弧线,静态中增加了动感,造型和谐优美。

降阎魔尊立像

14-15世纪 西藏 高16cm

降阎魔尊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有多种变相,分为内修、外修、密修三身。此尊为外修魔尊,水牛头人身,戴骷髅冠,前胸挂人头项链,右手举人骨棒,左手握金刚套索,踏在水牛身上,表示降伏阎王。主像侧后立魔尊的明妃,赤身披鹿皮,右手持盛血的嘎巴拉碗,表示对降阎魔尊的驯服与奉献。

弥勒佛坐像

15世纪 西藏 黄铜 高23cm

弥勒高肉髻,大耳下垂,眉目清秀,面呈庄重慈和之相。手结说法印,身披袈裟,其上以阴纹雕刻十八罗汉像。倚坐于“亚”字形座上,座背面刻蓝查体梵文经咒。

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15世纪 西藏 高19cm

四臂观音菩萨跏趺坐,面相庄严,胸前二手合什,后右手捻佛珠,左手持莲花,左肩披羊皮,长裙刻出起伏自然的衣纹。此像吸收了汉地佛教造像手法,工艺精美。

黄条:“大利益流崇干琍玛四臂观音菩萨,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收嘎尔丹西勒图罗藏丹巴……。”“流崇干”是藏文音译,意为“来乌群巴琍玛佛像”,“来乌群巴”是15世纪中期西藏拉萨地区的著名工匠,他亲手所造的佛像称“来乌群巴琍玛佛像”,是西藏极为珍贵的佛像。

密集金刚坐像

15世纪 西藏 高20cm

密集金刚为格鲁派所修三大本尊之一。该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现三面六臂状,面部泥金,正中主面与左侧面呈忿怒相,右侧面呈静相。这三种面相被认为是所有如来金刚之身、语、意的表征。造像之六臂分别持各种法器且拥抱佛母。

空行佛母立像

15世纪 西藏 高22cm

空行母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是代表智慧与力量的飞行女神。此像弓步立姿,头高昂,右臂后伸紧握钺刀,左臂弯曲高举嘎巴拉碗。躯体造型准确,肌肤丰满,动感强烈,充分表现了空行母降妖伏魔的威猛气势。

绿度母龛像

15世纪 西藏 高41cm

绿度母为二十一救度佛母之一,乃观音菩萨之化身。佛龛二层,建于岩石高台之上,下方水池中有龙王与财神。绿度母端坐于第一层方阁中,前面装饰印度式牌楼,牌楼顶部雕刻我是小狗与双卧鹿。第二层供奉无量寿佛。此龛将西藏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巧妙地相结合,色彩鲜明,形式独特。

马头金刚橛像

15世纪 西藏 高21cm

金刚橛原为兵器,后成为藏传佛教法器并演变成护法神形象。宁玛、萨迦等教派中都有金刚橛崇拜的教法。此像为马头金刚橛神像,上身为忿怒相护法神,下身为四面金刚橛头,尖部插入嘎巴拉碗中心,碗置于圆莲座上。此像形制十分独特。

喜金刚立像

15世纪 西藏 高20cm

喜金刚为藏密无上瑜伽部主尊。萨迦派尤重此尊。喜金刚有各种变相,此为蓝色心藏喜金刚。像八面十六臂四腿,主臂拥护无我佛母。此像多手多臂工艺复杂,制作精细,动感很强。

宗喀巴坐像

17世纪 西藏铜制鎏金 高24cm

宗喀巴上师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享有至尊的地位,他的形象标志也与文殊菩萨相同。此尊像头戴黄教的通人冠,身穿喇嘛僧袍,衣纹的处理细致自然。上师面若满月,眉目含慈,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双手各引花蔓至身侧左右肩头,花上分托经、剑,代表文殊之大智。上师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整体造型给人以平和安详之感。此尊像造型比例准确,工艺手法精到娴熟,为清代前期西藏造像的代表性作品

莲花生上师坐像

18世纪 西藏 高29cm

莲花生,古印度乌仗那国人。8世纪中叶应邀入藏传播印度金刚乘密法,创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被尊为藏密祖师、宁玛派祖师,广受尊奉。此像身披袈裟,戴宁玛派佛冠,双目圆睁,须眉卷曲,相貌带有印度人特征,写实传神。

上乐金刚立像

17世纪 西藏 高56cm

上乐金刚为格鲁派无上瑜伽密部三大主尊之一。此像四面十二臂二足,手中各持法器,拥抱金刚亥母。造型比例准确,肌肉丰满有力。像为特殊合金铸造,色泽黑中泛紫光,表面光洁滑润,是珍贵的“紫金琍玛”造像。

白勇保护法像

17世纪 西藏 高25cm

白勇保护法为藏传佛教护法神之一。此像一面六臂,面部泥金,呈狰狞忿怒相。六臂中左侧三臂手中分持叉、钩钺和嘎巴拉碗,碗内有一宝瓶;右侧三臂手中分持钺刀、羯鼓、摩尼宝。足下踏象鼻天,体态威猛。

绿度母立像

18世纪 西藏 高30cm

此像身错金、银丝,薄衣透体,突出了圆润流畅的线条及丰满的乳房。胸前饰缨络,下着裙装,饰花纹,雕刻精细。赤足,扭腰胯站立于单层莲台之上。造型及背光具有早期尼泊尔风格遗韵。

咱雅班第达坐像

17世纪 西藏 高34cm

咱雅班第达(1599-1662年),原名纳海姆哈嘉木措,是17世纪厄鲁特蒙古著名高僧,一生致力于藏传佛教在西部蒙古的传播,积极参与蒙古族各部的政治活动,在沟通蒙藏文化、保留厄鲁特民族历史文献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像底板刻铭文,说明其为咱雅班第达圆寂后由五世达赖批准,请尼泊尔工匠在拉萨所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殊师利菩萨坐像

元大德九年(1305年) 内陆 高18cm

文殊师利译称“妙德”,为八大菩萨上首,智慧第一。此像底板边刻铭文:“奉佛高全信一家,舍财造文殊师利一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一切众生共成佛道。大德九年五月十五日记耳。”此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有可靠纪年的藏传佛教金铜佛像,为尼泊尔匠师阿尼哥所传梵式造像的珍贵实例。

释迦牟尼佛坐像

元至元二年(1336年) 内陆 高21.5cm

作为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为显、密宗所共同尊奉。此尊造像运用了汉地制作佛像的艺术手法,如多层宽扁莲瓣的仰覆莲座,莲座后背光滑无莲瓣,是一尊有“至元二年”题记的珍贵的藏传佛教造像。

释伽牟尼佛坐像

明永乐(1403-1424年) 内陆 高22cm

佛像神态庄严和悦,身体比例准确,肌肤丰满圆润。造型吸收了西藏艺术因素,具有汉藏合璧特色,精美华丽。座面刻“大明永乐年施”款,是明代宫廷造像的代表性作品。

金刚勇识菩萨坐像

明永乐(1403-1424年) 内陆 高21cm

金刚勇识亦称金刚勇猛心、大持金刚、执金刚秘密主、金刚菩萨等,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座面刻“大明永乐年施”款,此像具有明永乐造像的典型风格。

大黑天立像

明永乐(1403-1424年) 内陆 高21cm

大黑天梵文音译“玛哈噶拉”,在古印度为战神与施福之神,藏传佛教尊之为护法神之首,仍保持其原有神性。此像以铁鋄金工艺制成,座面刻“大明永乐年施”款,为明永乐造像之极品。

秘密文殊菩萨坐像

明永乐(1403-1424年) 内陆 高21cm

秘密文殊为文殊菩萨诸变相之一,其造型为一面四臂,四手各持法器。此像台座上阴刻“大明永乐年施”款,款识端正。明代朝廷往往以此类造像颁赐藏地。

(0)

相关推荐

  • 中国历代佛像4

    雪山大士像 明 通高20.5厘米 铜质雪山大士方脸长耳,头大异常,超出身躯比例,眉粗黑高挑,在眉心与鼻准相连,颧骨隆突,唇上无须,容貌奇古,耐人寻味. 药师佛像明 通高85厘米铜质首都博物馆藏药师佛是 ...

  • 妙宝庄严:藏传佛教造像,妩媚的贼妩媚,凶巴巴的贼凶巴巴

    一百多件清宫藏传佛教法器精品首次组团在嘉德艺术中心"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中亮相. 清朝皇帝,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尤其是乾隆帝,笃信藏传佛教.紫禁 ...

  • 故宫藏传佛像3

    莲花式无量寿佛曼陀罗西藏 16世纪黄铜 高31厘米根据西藏俄寺的曼陀罗唐卡,无量寿佛的曼陀罗属于密教功行部最常见的曼陀罗之一.此件是西藏流行的莲花式曼陀罗,上部为莲蕾形式,中空,分为8瓣,可以开合,内 ...

  • 欣赏一下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与我们汉传佛教区别还真的蛮大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不同,所以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下面一起欣赏一些老的藏传佛法相 ...

  • 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上)

    编者简介: 两对半,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 2003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459小时.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 ...

  • 藏传佛教造像精品

    *Lot 676 明早期 (十五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出版:见美国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藏品编号13064 收藏:菲利浦·戈德曼收藏 纪录:纽约苏富比,2002年3月21日,编号160 27cm. ...

  • 【藏传佛教】【造像】北京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精品(三)

    佛海观音菩萨立像  清乾隆(1736-1795年)内陆 高67cm 佛海观音为观音菩萨之秘密变相之一.此尊双身,观音拥抱明妃,展立姿,站于长形莲台上,整体造型具有浓郁的乾隆朝造像风格. 智行佛母立像  ...

  •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下)

    德化白瓷胎质致密.明代烧造的白釉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晶莹如玉,被誉称为"中国白"."象牙白".清代除烧白瓷外,还烧制青花与彩绘瓷器.德化窑产品精美, ...

  • 故宫藏传佛教法器展(下)

    <妙宝庄严--故宫法器展>开幕 故宫藏传佛教法器展(上) 故宫藏传佛教法器展(中) 第三单元 礼敬法器 本单元主要展示用于礼佛敬佛.祈祷许愿类的法器,包括法衣.法冠.五佛冠.噶乌盒.玛尼轮 ...

  • 文物走进市政协,《马可•波罗笔下的“树皮”和“偶像”——首都博物馆馆藏元代货币及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

    2020年12月4日,<马可·波罗笔下的"树皮"和"偶像"--首都博物馆馆藏元代货币及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在北京市政协委员文化交流厅开幕.市政协主席 ...

  • 故宫馆藏明清家具,件件精品,大饱眼福

    "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这是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珍宝的崇高赞美.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了明清家具精品.有张扬皇家威严.装饰繁复华丽的清式 ...

  • (30)浅谈汉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造像初入门学习的一点启示

    造像鉴定与收藏入门,初学者往往感慨浩瀚不可触摸,梳理一下,感觉任何学习都无外乎多学多思学析,对于造像当中的佛教造像,可以用分类法去入门学习. 如果将中国佛造像初步分为:汉传和藏传佛教造像学习.对于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