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胸口佩戴卍字美玉?这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恢弘历史
三星堆六个新坑的发掘仍在进行之中,从目前报道的出土器物来看,我感到很欣慰,比如在一个器物坑出土了大量金箔,看样子有一些原本是贴在青铜头像或面具上的金箔。
我早就确信,在先前出土的青铜神像面部,本来都覆盖着金箔。青铜器刚铸好时,由于添加了锡铅合金,青铜器看起来金光灿灿,如同纯金一般。但时间一久,青铜器表面氧化,逐渐变成了青绿色。这时覆盖金箔,就仍然能保持当初的原貌。
夏朝军民在烧埋这些重器时,很多青铜神像上的金箔都被焚毁了。不过新坑的发掘可能找回一部分烧埋前取下来的金箔——但愿如此,善哉幸甚——但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能发现一块小小的 卍 字形美玉。
为什么我会有这个小愿望呢?这是青铜大立人让我产生的遐想。
很多人可能没有特别留意,大立人的胸口有一个小圆斑,我在参观时带的相机镜头不够长,拍到的图像也不够清楚,无法确认这个圆斑到底是一个小圆洞,还是仅仅一个深色的斑块。
我想来想去,这个圆斑很可能是一个小圆洞。但不论它究竟是一个圆洞,还是一个深色斑块,铜像原件上在这里原本应该镶嵌了一块卍字美玉,如同佛像一般。
如果新坑发掘能出土一块小小的卍字美玉,太好了,不用怀疑,它原本就是镶嵌在大立人胸前。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传说中大禹胸前的“玉斗”。
无论古今中外如何读这个 卍 字,我认为它本来就应该读成 “斗”。
如果新坑发掘能出土这样一块小小的美玉,那就是以实物形式再次证明我的一个重要论断——华夏文明就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就是早期的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哈拉帕文明。
为什么可以如此论断?这就涉及到卍字符号的起源问题了。
卍字符的起源很早,关于卍字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这段文献研究,请广大读者自行梳理,我在这里就不详谈了。卍字符号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陶器上,大约有12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也有发现,最早的可能是湖南彭头山、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大约也有8000年历史左右。
此外,在欧亚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器物上,西至瑞典,北至俄罗斯,甚至南到非洲苏丹,卍字符都频频出现。
卍字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我告诉大家,卍字符就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最初年代,指示时令季节的“北天大辰”的象征。
请大家将上面这张图下载到电脑上放大观看。
我已经反复说过,华夏文明起源的最初年代,有什么重大的天文历法特征?就是房宿四星正好是夏至点,黄经90°。大家可以用高精度专业天文软件去检测一下,房宿四星,特别是房宿一和房宿四这两颗亮星黄经90°时是什么年代。
房宿是东方七宿的中央之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房宿四星为夏至点的时代,就是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的最初年代。房宿又叫天马、天驷,天马天驷又是龙,所以乾卦就能比象为龙和马,乾卦就是夏至。
我们熟悉的成语“龙马精神”之“龙”和“马”,其实来源于房宿,来源于房宿是夏至点的华夏文明最初年代。因此“龙马精神”的本意,就是华夏文明观象授时、刚健豪迈、自强不息、化育天下的大道至德。
正因为房宿如此重要,房宿才成为华夏文明的“明堂”,“天子布政之宫”。“明堂”作为“天子布政之宫”,其功能就是“感天地,通神灵,正四时,出教化,崇有道,重有德”。
说了一圈“房宿”,那么“房宿”跟卍字符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房宿是夏至点的华夏文明最初年代,北天极有几个可以成为时令季节标志的“大辰”,其一为紫微垣,其二为天市垣,其三为大角星。
在房宿是夏至点的华夏文明最初年代,当华夏先民以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为聚居之地,以哥贝克力石阵遗址为观象之台,每当立冬(太阳黄经225°)日落时刻,北天极就会出现壮丽的天象——
紫微垣拱卫的“帝”星(北极二,小熊座β星),以及天市垣拱卫的“侯”星,几乎正好位于北天子午线上——我告诉大家,这个天象,就是太极图“阴阳鱼”的天象历法根源。
这一天这一刻还有一个重大天象,就是大角星刚好跟帝星、侯星相互成90°角,位于北天东边(右边)的“卯”位——帝在午位,侯在子位。
聪明的你,请告诉我,从立冬当天开始,每到下一个节气,这三颗星的视运动位置如何变化?
很显然,三颗星的视运动位置呈现逆时针周期性变化——每到下一个节气的昏时,三颗星的位置逆时针转动了15°。
聪明的你,请告诉我,冬至当天昏时,三颗星视运动位置是什么?很显然,三颗星分别逆时针转动了45°。
这就是卍字符的天文历法起源,也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标志。
但凡看到早期文明器物上的卍字符,大家就要知道,这就是华夏文明影响的产物。
请大家注意,中国人一般都知道,“斗”通常是指北斗七星,偶尔也会指“南斗”。例如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当天清晨,“辰在斗柄”,就是金星位于斗宿斗柄的位置。这里的斗,就是“南斗”。
但是,“斗”还能指“勾陈”六星,其中勾陈一(小熊座阿尔法星)这颗亮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北极星”。勾陈斗柄,就是特指勾陈一和帝星的连线。
我告诉大家——第一次公开揭示易学的重大秘密——河图中的十字星,就是勾陈一和帝星连线标记春夏秋冬四时的星象。我不说,谁也不知道。
关于易学和河图,抱歉我暂时只能说这么多了,今天的重点不在这个话题。
要而言之,在房宿是夏至点的华夏文明最初年代,北天大辰紫微垣(帝星)、天市垣(侯星)和大角星,正好能起到标示时令季节的重大作用,因此成为了卍字符的起源,卍字符就是象征这一重大天文历法现象。
由于帝星正好是组成勾陈斗柄的亮星之一,因此勾陈之“斗”就可以用来“指代”上述重大天文历法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指出,卍字符就应该读作“斗”。
史料文献记载,大禹“胸有玉斗”,“玉斗”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像有些人妄测的那样,是一块胎痣,而是卍字符。有人要进一步揣测,胸前的卍字符是不是来源于胸毛?哦不,请打住!
胸怀玉斗,特指华夏帝王掌握“正四时,出教化”的神圣权力。
史料文献又记载,大禹“首戴钩钤”。钩钤是什么?钩钤就是指代房宿,首戴钩钤就是首戴房宿。大禹首戴钩钤干什么?仍然表示大禹掌握“正四时,出教化”的神圣权力。
由于房宿四星像一把大弯刀,所以我们就看到三星堆有一尊青铜神像脑后佩戴一个很大的弯刀刀鞘。
有专家指称这尊青铜神像是头戴“蝴蝶形花笄”,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我就想用房宿大弯刀砍人……(开玩笑啦)
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墓葬中出土一把弯刀,我感觉可以正好套上青铜神像脑后的刀鞘。
回到华夏文明最初年代的北天大辰问题上,帝星与北极一(太子)、北极三(庶子)、北极四(后宫)三星的连线,也有点像房宿四星的弯刀形状,我因此认为,大力人手中很可能就握着一根又长又大又弯的象牙,象征这四星,仍然表示华夏帝王掌握“正四时、出教化”的神圣权力。
因此我们就可以说,这位大立人,不是什么巫师,而就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或者炎帝。
简要小结一下——卍字符就是华夏文明/世界文明起源的标志符号,象征北天大辰帝星、侯星和大角星视运动位置指示时令季节,象征华夏文明观象授时、“正四时,出教化”、化育天下。
因此我认为,大立人胸口的小圆块/洞,原本是镶嵌着一块卍字美玉。
由于最为人所熟知的卍字符经常出现在佛教文化中——如来佛圣像胸前就有卍字符,称为“吉祥海云相”——我因此断定,佛教文化实际上就是在华夏文明影响下生发起来的,或者说,佛教本身就来源于华夏文明,属于华夏文明的“内明”、“内丹”之学。“外明”“外丹”,当然就是道教。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发现上古华夏文明跟佛教文化的深刻联系。特别有趣的是,有关文献史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当天的凌晨,在二十七宿的“房宿”天区发生了月全食,满月位于氐宿和房宿交界之处,“弧刻为零”。“房宿”是华夏的标志星宿之一,能够准确记录月食位置的人,也只可能是华夏天文官。这项记录,目前我已圆满破译,精确考证了世尊的受胎日、诞辰日和成道日。天文官特别强调房宿天区发生月食,世尊成道,在我看来就是在刻意指出世尊是华夏文明的圣人。
有聪明人马上会质问,佛教不是在古印度文明、吠陀文明中生发起来的吗?对呀,我没说过吗,所谓古印度文明,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为代表的古印度文明,不就是华夏文明吗,最后的夏都不就是在哈拉帕吗?
吠陀文明是夏朝灭亡之后,中亚草原南下的雅利安人建立的,填补了夏朝灭亡后的权力真空,当然也是在华夏文明基础之上建立的,吠陀文明中的湿婆形象,我认为就是夏天子的形象。当然,这个问题本文也暂不展开。
古印度哈拉帕印章中也有“原湿婆”形象——
对比湖北曾侯墓出土文物的图案纹饰,就知道这些形象就是来自于“原湿婆”——
曾后与楚国芈氏公主联姻,楚国怎么来的呢?我说了嘛,就是从印度河流域沿“蜀身毒道”一路追杀夏朝军民到了湖北。
行文至此,有心人可以看到,对三星堆大立人胸前小圆洞装饰物的考证,居然可以牵扯出一部恢弘壮阔的华夏文明发展史——而且,如果真实情况不是如此的话,那么从卍字符,到八角星轮纹,再到三星堆器物和曾侯墓器物,就再也没有人能做出丝毫准确的阐释了。
(好了)
相关链接 漫谈三星堆青铜文明遗址:见证夏王朝亡国遗民泣血涟如的最后悲怆
千古悬疑告破 欢迎广泛转发 敬谢打赏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