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障碍者的「有」,感受关系的张力|516全国助残日活动回顾

2021年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当天,安徽李恩三慈善基金会联合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Hackability、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龙一起举办了主题线下活动,以助残日为契机,推动个体/企业/组织参与促进和支持「障碍群体」的尊严、权利和福祉,从关注和了解开始,支持「障碍群体」。30多名来自企业、公益组织、高校的国内外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

图为大合照

这场活动构筑了一个无障碍的「场域」,有手语翻译者、英语翻译者、在相关的物料设计上,使用简单明晰的颜色和字体。

活动开始时,每个进场的参与者需要「放下自我,设定自己选择的另一个角色」。到场的参与者在白色粘纸上写下自己的「障碍」身份,贴在身上显眼的位置,去和身边的伙伴打招呼,放下自我,看到彼此,去感受他人。

图为参与者各自选择自身「障碍者」身份及彼此交流

活动中,4位受邀嘉宾,从认知到行动层面,做了障碍领域的相关分享。分别是:

  • 无障碍文娱推动者、译迩科技&番石榴文化创始人、国内首个对外发布的无障碍内容制作标准的研究发起人和主要起草人韩冬雪

  • Hackability联合创始人、都灵理工大学Robotics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Gabriele Ermacora

  • 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豪

  • 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郭艳杰

谁是障碍群体?障碍是什么?

分享者:韩冬雪(译迩科技&番石榴文化创始人)

在开场时,韩冬雪女士向参与者做了概念解释。

「谁是障碍群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个人生命的11%的时长,处于障碍的状态。也即障碍是存在每个人的身上的。但人们可能存在认知误区。

「障碍是什么」

韩冬雪女士提出「冰山理论」的思考方式其实同样适用于思考这个问题。

冰山上的问题,也即表面的问题,是「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四维度的问题,但冰山下透露出来的其实是「传统医疗模式」下判定的非障碍群体对障碍群体表现出来的缺少「服务需求」、「价值责任」、「认知思考」、「文化社交」的问题。

冰山下面的需求是本质的,而这些需求的本质其实是追求幸福,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

图为译迩科技&番石榴文化创始人韩冬雪女士在做现场分享

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豪先生在做手语翻译

韩冬雪女士还带领团队用科技的力量,创建了「无障碍观影」的技术,支持障碍者观影。韩冬雪女士提到,「娱乐不仅可以有态度,更要有温度。让无障碍文娱作品成为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通往这世界的路。」


科技如何普惠所有人?

分享者:Gabriele Ermacora(Hackability联合创始人)

提到科技,Gabriele说,「我爱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如何利用科技普惠所有人」。这也正是Gabriele在做的事情。

Gabriele跟参与者分享了科技和社区的故事。Gabriele联合创办的Hackability团结了社区的多元化人群,与「障碍者」一起,从提出需求、分析问题、共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障碍者」设计了120多种不同的方案,支持障碍者生活得更好。

图为Hackability联合创始人Gabriele先生在做分享

英语翻译和手语翻译在同时进行

Gabriele让参与者看到了人们彼此团结和相信的力量所带来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障碍者在其中虽然看起来是作为「受益者」的角色,享受到了最终「科技产物」的成果。但仔细想一想,障碍者在其中的参与,从提供需求、提出想法、到共同创造,这整个过程,参与者看到了障碍者的「有」,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现实中的情况,看到障碍者的「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未被看到的障碍者的「有」

分享者:陈豪(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陈豪向参与者介绍了意物的设计师团队,由80多位听障者组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靠订单获得收入。大学毕业后陈豪没有选择马上工作,积极为障碍群体争取订单/就业机会,陈豪希望可以先解决团队成员的就业,自己再就业。在实践中,陈豪不断探索融合就业的可能性。

陈豪向参与者展示了80多名听障设计师的作品和影响力。陈豪提出,「障碍者在不同层面上有其专业的部分,但缺少被看到的渠道和机会」。

图为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豪先生在做分享


障碍群体的就业情况如何?

分享者:郭艳杰(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

针对陈豪先生提到的障碍者就业难的情况,郭艳杰女士与参与者分享了障碍群体的就业情况以及公益机构参与的方式。郭艳杰跟现场的参与者分享了2019年上海全市持证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在就业年龄段内(男:16岁~59岁,女:16岁~54岁)的人数为153,425人,就业人数为7.7万人。就业数据并不乐观。

针对就业支持部分,恩三青年,开发了障碍者不同的就业形态,如针对语听障碍,对接图片设计、新媒体排版、档案管理、手工制作等工作;针对视障者,对接音频处理、语音客服等工作;针对肢体障碍者,对接客户服务、远程图文、远程翻译类工作,有效缓解了障碍者就业问题。

至今,恩三青年支持了300位障碍者在上海就业,700位来自全国的障碍者就业,同时扶持38位障碍者创业。

图为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的负责人郭艳杰女士正在做现场分享

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豪先生在做手语翻译

通过4位嘉宾的分享介绍,参与者开始思考和互动。
为了让参与者对这部分领域有更好的认知,活动设置了互动环节的沉浸式体验,包括手语学习、信息传递、观影体验、共创行动指南四部分。
01 手语学习
陈豪和胡晓姝就爱/融合/多元化/架起沟通的桥梁/无障碍/机器人/伙伴/工作等手语词汇,跟现场的参与者进行了手语互动和教学。现场参与者在学了2遍后,很顺利地叙述出了这8个手语的意思。
图为大家在现场学习手语
02 信息传递
在场的参与者与桌子对面的小伙伴,通过看到对方的「障碍」,结合自身「障碍」的情况,向对方传递信息。
现场的参与者:
  • 感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的「无障碍」;

  • 开始做拆分,思考信息的接收、反馈,不同层次上的「障碍」在哪里;

  • 思考「障碍」的本质是什么?有人提出「现在的障碍,不是硬件上的,更大的问题是人文环境,是软件上的问题,是爱人的能力」;

  • 看到「障碍」有不同的轻重程度,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差别。

图为参与者借助音书app沟通
图为戴上眼罩的女孩与另1位女孩沟通
03 观影体验

现场,参与者戴上「眼罩」,用「听」的方式去「看」一场剧。这种形式的「看剧」体验,让到场的非视障者更好地感受到了视障者观影的状态。

图为参与者戴着眼罩「看剧」

04 共创行动指南

现场的参与者被分为4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组员中1位带着身上的「障碍者」角色,思考「我的困境是是什么」,「我的需要是什么」,与小组讨论「如何可以实现我的需要」

大家提出了:

  • 「软件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和重要性

  • 支持障碍者获得权利支持的法律服务

  • 实现包容性交流的工具

  • 支持视障者更好出行的工具

参与者一致认为,支持障碍者最需要的是让障碍者能自立,让障碍者成为社会角色,让障碍者自己将自己的身份「平常化」,而不是「弱势者怜悯」的视角。整个社会的作用应当是协助,是如何能让障碍者融入社会,提供能够支持障碍者「生存」的服务。但目前社会缺乏把障碍人士推向「平常化」的渠道。

图为参与者正在做现场分享各自促进和支持「障碍者」权利、尊严、福祉的提案

在整场活动中,参与者对障碍者的权利和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看到了「障碍者」的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新的联系。

恩三基金会从成立至今,秉持「大同世界 安居乐业」的使命,一直在促进「多元化群体」的「共存」,提倡包容性,关注和支持「障碍群体」,先后开展了助残圆梦计划、集光计划、益创未来等公益项目,努力构建残障者生活保障、就业支持、创业支持的综合支持体系,提高残障者的职场竞争力,推动障碍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未来,恩三基金会也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搭建交流平台,积极与公众、各行业互动,共同推动障碍群体的尊严、权利和福祉的获取和实现。

特别感谢以下成员的支持

英语翻译者:Cici、马可彤

手语译者:陈豪

摄影摄像📹:陈仕佳、陈佳萍

其他志愿者:张飘逸、朱智慧、苏萱、沈祖安

#组织方

主办方:
安徽李恩三慈善基金会
协办方:
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支持方:
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
天津意物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
Hackability
场地支持方:
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龙
恩三品宣部
监制:闪闪
文/编辑:Ann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