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西河专栏】到手的新闻泡了汤
到手的新闻泡了汤
作者:方西河
商业银行(现为华融湘江银行)举办“风雨十年话商行”征文,要求紧扣“风雨十年”四字来写,我觉得很难。因为我与商行打交道不过就是取取工资而已,根本没有见证十年所走过的风雨路,因此,我不能把“风雨十年”准确地表述出来。我只能就我自己所经历的一件小事来说说我的一点感受。
我是岳阳楼区的一名教师,2000年工资由银行发放,这银行就是商业银行,于是,每月总有一天(当然只能是双休日),我会从乡下来到城里,走进原本很陌生的商业银行,取出一点养家糊口的工资来。
我们平时很少与银行打交道,商行的服务态度自然没法比较,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去评价。只是每次来取钱,工作人员还是很热情的。那时工资到底是多少,每月又扣了多少,都不是很清楚,于是每月都要打出一份详单来,虽说前几次未能如愿,但后来,我们还是如愿以偿了。
等到2001年下半年,我有幸成为城里人,于是与商行打交道就更方便些。那时去得最多的是市委对面的银行。每次去总会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有时业务较忙,我总会耐心地等着,并习惯性地看起那里的通知与相关规定来。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工作之余,我会捕捉身边的新闻,可以说,无论走到哪里,我就会用新闻的眼光来看周围发生的事。记得那是1996年2月29日,我在郭镇乡建中信用分社存钱,发现两位老奶奶也在存钱,奇怪的是,她们戴的老花镜的另一头系在柜台上。好奇心驱使我马上采访,最后弄明白这是信用社的便民措施之一,这也说明,农村老人也有存款了。这当然是难得的喜事。于是,我写下《老花镜的故事》,发表在3月6日的《岳阳晚报》上。商行的通知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自然每一次都是看看而已,直到2002年的一天,才发现一条新闻来。
记不清那是哪一天了,只知道不是双休日,走进商行,我看到一则通知,说的是从某日起实行储蓄免填单服务。这可是好新闻,我心中高兴起来,本想着马上进行采访,可再一想,不如再等几天,因为周六上午我在学校教小记者班,正好可以布置作业,如果能让我的学生采写一篇新闻发表在报纸上,价值不是更大些么?我回到学校,心里盘算着如何让学生去采访。
美梦还没有成真,我就被一瓢冷水从头顶浇到脚下。我正准备把学生采写的新闻送到报社时,突然在《岳阳晚报》上读到了商行储蓄免填单的新闻了。当时我想,如果我当天采访,我一定会赶在商行的前面写下新闻。然而,这一次,我只有深深地遗憾了。事后,我对学生说:“这是一次教训,请大家牢记,遇到新闻不要等,马上把它写下来。”后来,我与我的学生一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一篇到手的新闻就这样泡了汤,我遗憾了很久。不过,遗憾之余,我得到更多的是实惠。每次去取钱,只要报个数,签个名,就能取到钱,真是太方便了。后来,别的银行也实行了这项业务,我想,正是商业银行敢为人先的精神,才带动了所有的银行,这功是不可没的。
商行走过十年风雨路,我不知其中的艰难与困苦。作为一名商行的顾客,我只是从这件事中才亲身感受到商行人的气魄。这正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附记:
我在教育写作讲座时总是说,写文章会面临三大难题,分别是选题、写作和投稿。其中最难的不是写作,而是选题,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到底写什么,当然写好后也不知向哪里投稿。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写征文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它有明确征文主题,这样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同时提供了投稿邮箱,这样又解决了投稿的问题。
上面的文章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看到“风雨十年话商行”的征文启事后,便写下这篇小稿投过去,之后便没去理它了。一年后接到商行电话,说征文获得三等奖,邀请我某日下午去领奖,并对商行提出宝贵意见等等。宝贵意见倒没有,领奖当然会去的。虽说只是三等奖,但总算获奖了,也是小小喜事一桩。只是当时并没有抱多大的期待,要知道,参加工作以来,我不知得了多少个征文三等奖,还有二等奖、一等奖,除了鲜红甚至是烫金的证书外,物质方面倒是非常寒碜,几乎无法说出口。但是,这次的想法确实错了。这个三等奖的含金量不一般,居然有500元。出得门来也,马上进超市,花上五十元,买只烤鸭子。这真是:到手的新闻泡了汤,写个征文却得了三等奖。没想到奖金硬有500元,赶快买只烤鸭咱也来把福儿享。
作者简介
图片:网络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