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讲作文12:写作文如何避免偏题(1)
作文一旦偏题,分数便很低了。
打个比方,有人问你中午吃了什么菜,你回答:“天气实在不好啊,雨下个不停!”这不是答非所问吗。这就是偏离问者的“题义”了。还有一种情况,你仿佛也在回答吃的问题,但基本也偏离了中心,如答:“心情实在不好啊,吃什么也没味道,所以吃饭跟心情有很大关系。”这也偏题了嘛。
出作文题给学生写作,其实也在检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也是能看出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
现在的高考作文,虽然力图不在题目上为难学生,但每年仍然有不少学生会偏题。有的学生其实挺会写的,但对不准题目,吃亏就大了。
那么为什么会偏题呢。
一种情况就是吃不准材料的主旨,吃不准出题者的用意。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自己还没弄清楚材料的含义,马上就想我曾经写过一篇怎样的好作文,可以拿来套一下。于是便把那好作文照搬来,只开头结尾换一下,点一下考场作文的题。结果弄巧成拙,套得偏题。所以,考场上套作(套用曾经的作文,不顾新的题目是新的用意,照搬旧文)往往是得低分的。即使你曾有好作文,好段落,在考场上绝对要根据题目来重新构思,重新写作。
那么,写作怎样才能不偏题呢?
第一,看清题目里的每一个字,理解题义。
命题作文,就是出个题目。如曾经的高考模拟作文《习惯之后》,是写习惯养成之后的事,之后的情形。不是写习惯怎样养成,习惯好与坏,习惯重要不重要。要认真审题:要写习惯养成之后会有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局面,怎样的结果。
习惯养成之后究竟会怎样呢,要想得深入一些。
——习惯养成之后不外乎两种结果,一种好,一种坏。
1、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这个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容易想到的往往是生活、修养方面的习惯。
2、而坏习惯让人终身受害,这个坏习惯包括很多方面,这个就要在生活中不断修正,去除坏习惯。
3、另外一种,曾经是好习惯,但这种好习惯演变为一个套子了,成了思维定势了,反耍束缚了人的手脚了。这样,就会缺少创新和创意精神,使得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了,也就变得人不能进步,事业不能更新了。那么这种习惯有必要重新审视,有的就一定要打破。
看一看上面三条,都在讲“习惯之后”,都不偏题。
那么再看,写哪一条可能写起来文章主旨会深刻一些?内容发人深省一些呢?
有的同学就写第三条,主要讲要打破某种习惯定势,求得创新发展,取得某方面成功。新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很多人习惯了“搞政治”,认为经济开放是冒进,是搞资本主义,而邓小平总设计师打破“习惯”,带领大家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日益强大,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立意深刻的文章,写出来分数就比较高了。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
曾经有个高考模拟作文题,也是命题作文,叫《不要轻易改变》。猛一看,这多难写啊,很多同学无从下笔。无从下笔时乱下笔,就偏题了。
我们审题,发现出题者没说“不要改变”。“不要改变”这四个字是不成立的,因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怎么能说“不要改变”呢。出题者说不要“轻易”改变,那么,就是现实中某样东西已经被人要改变了,但这样东西应该是很好的,要坚守的,我们不要轻易改变它。像这种空灵的题目,要联系现实来想想。
那么现实里,哪些东西在被我们改变呢,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我们思考一下,就想到,如某种高尚的坚定的信念,某种理想;某种追求目标的执着精神;某种乐于奉献、踏实苦干的精神;某种简单朴素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某些原则和规矩;某些传统和文化;某些好的风尚和好的习惯。
好,从上面的那些条条中,找一条出来,围绕它深入写,就可以了。写作文,一篇文章800字,忌写得内容太杂,忌罗列很多内容,却都是蜻蜓点水,主旨写不深刻。
要深入一条来写。
如,我们就写不要轻易改变“好的家风”。这个话题怎么样?好写吧。
再如,我们就写不要轻易“篡改传统文化”,一篇文章都写这个内容,从文学名著的戏说改写,到传统建筑的拆建(伪古建流行),强调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粹。
再如,我们就写不要轻易改变我们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个极好的话题。
记得写《不要轻易改变》这篇考试作文,我们班上的黄金城同学(他后来在苏州上学,应该大学毕业了吧,不知在哪里工作,呵呵),写了一篇记叙文神作(可惜这篇作文我没有保留下来)。
他写了一个故事,说清朝某地有个县,县长姓陶,酷爱桃树,于是他在这个县遍植桃树,春天桃树开花,乡邑风景非常美丽。可是,过了几年,这个县换了一个县长,他姓刘,他喜欢柳树,于是来此上任,把县里的桃树都改种柳树。又过几年,柳树成阴,可是又来了一个县官,姓高,他喜欢高大的槐树……。这篇小小说有很辛辣的讽刺意味,也在影射现实中某些官员,他们为政绩不断拆建建筑,不断变换城市景观,真是劳民伤财。
写记叙文的神作,是要有点“才华”的。这种考场上临时发挥出来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真有点可遇而不可求。
今天就写到这里。文章写长了,看的人吃力。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如何顺着题义来构思,要有实践,要多看看各种作文题目,看了,还要多思考。
今天这篇里面的照片,都是在泰州的溱潼湿地公园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