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快,只求慢,这是孙权与越王勾践的差距
接着说孙权。
229年到234年,这5年时间,孙权孙大帝仿佛梦游一般。
诸葛亮和曹真、司马懿在西北打得一塌糊涂,孙权国内、国外没有什么动作。
唯一有些动静的,是在230年往东南、232年往东北分别派出一拔人马探险。
派往东南的,是将军卫温、诸葛直,他俩带着甲士万人,出海去寻找夷洲及亶洲。夷洲和亶洲,应该是现在的台湾和日本。
派往东北的,是将军周贺、校尉裴潜。辽东郡的公孙渊,自从228年把叔叔公孙恭赶下台后,就偷偷派使者和东吴联系。
往东南和东北探险,结果都不美妙。231年,卫温、诸葛直因为违诏无功,被诛。232年,周贺、裴潜在返回东吴途中,在山东成山被田豫伏击,周贺被斩。
很难想象,如果东吴的探险之旅能够成功,像他占领交州那样,得到人、财、物,那么整个亚洲文明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在东方,能不能由此诞生一个海洋文明?
或者,让孙权再年轻20岁,让他不是一个50岁上下的帝王,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开拓者,他能不能带领文臣武将,走出一条侵犯、占领、开发、贸易为活动主线的海洋帝国?
从航海技术看,这个海洋帝国有一定可行性。但如何解决领土分散,如何解决人口、粮食、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统一,需要太多的创新。
这或者才是最大难题。创新,从来不是石破天惊,而是水滴石穿。
走东南和东北水路,孙权关注的核心是人口。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后,相对落后的江南,再无北方的优质人口涌入。地广人稀的江南之地,还有不少丘陵,这些地方生活蛮夷民族,常有叛乱。
没有人口红利,东吴的军力、财力,只会和曹魏越拉越远。
这个关注点,应该说也没错,但解决方案有问题,太简单粗暴。
同样的问题,范蠡给越王勾践的解决方案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只有慢,才能快。只图快,反而慢。
这个道理,范蠡懂,孙权不懂。这是他们之间的差距。孙权懂的,仍是军阀思维,靠抢地盘抢人来发展。范蠡懂的,是真正的王霸之术,长期战略,短期战术,层层递进,分步实施。
只想图快的孙权,在辽东问题上栽了跟头。
233年,公孙渊向吴国称臣,给叛魏之后挖条后路。孙权想收下这个远方小弟,册封他为燕王。
孙权的大臣张昭、顾雍等人都反对,认为公孙渊必败。
孙权不听,仍派人送金玉珠宝等给公孙渊,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反而被孙权的热情吓着了——你看我闹着玩的,你还当真了。
公孙渊细一想,曹魏近,东吴远,曹魏打自己时,东吴指望不上啊。于是,公孙渊把东吴使者杀了,将首级送给了魏明帝。
用东吴人的血,公孙渊为自己讨得大司马、乐浪公的封赏。
大失脸面,大失财宝的孙权气得要御驾亲征,朝臣们苦苦劝谏,才咽下这口窝囊气。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攻魏,和东吴相约——一起斗地主啊!
于是,当年五月,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同时遣陆逊准备攻襄阳,派孙韶准备攻广陵。
魏明帝派司马懿在西北防守,自己带兵亲征东吴。
东吴多路进攻,均无结果。孙权听说魏明帝亲征,下令撤军。
这年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东吴失去一位重要盟友。
238年,孙权因为亲眼看到赤乌聚集在宫殿前面——有种说法是夕阳照在乌鸦身上,产生的红色效果,认为这是嘉祥,应该改元。
重要的是,当年赤壁大战前,也出现过这种景象。
上面说声好,下面捧臭脚。
当年改元,孙权的老婆步夫人死了。
241年,孙权的太子孙登死了,享年32岁。这位太子,礼贤下士,是个不错接班人。
太子英年早逝,虚岁60的孙权,在储君问题上犯下大错,他在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之间摇摆,朝臣随之分为两派,东吴陷于内斗。
比较幸运的是,曹魏此时也陷于曹爽和司马懿的内斗,蜀汉是蒋琬辅政,他有心攻魏,但大臣们反对。
两宫相争到250年,孙权下令废掉孙和,处死孙霸,立第七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
251年,孙权南郊祭祀后,得了风疾,半身不遂。
252年四月,孙权驾崩,享年71岁。比他大两年的司马懿,在251年去世。
但是,司马懿留下两个精明能干、富有经验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而孙权,留下的是8岁幼主,和一团糟的朝廷。
如果曹操这个时候还活着,看到孙权无为的中年、昏庸的晚年,他还会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从229年到252年,整整称帝23年,孙权空有一腔占有半壁天下的雄心,并无规划蓝图,更无实施细则。
辛弃疾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其实,雨打风吹去的,不是风流,而是英明。英雄常有,英明不常有。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