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听高山流水讲述《麦客》的故事

【散文悦读

作者简介

★李化锋,网名:高山流水,蓝川散人。陕西蓝田厚镇先庄村人。文学爱好者,喜欢雕琢文字,游戏韵律。让心花在笔尖绽放。作品散见多家网络平台。

麦  客

六月,麦子黄了。

又是一年龙口夺食。

麦客,那模糊的身影便映飘在记忆深处。

爷爷在世时,每到麦梢泛黄,便念叨起麦客的往事。爷爷说,解放前家里种了二十多亩地,每年夏收,都要叫三五个麦客来抢收。

家里人口不少,操持农事的人其实只有爷爷和大伯,二伯在外读书,父亲那时还年幼。

大伯,小名叫石娃,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村里人称石大响。庒稼行里是把式,犁搂耙磨,撒种施肥,样样精通。二伯不善农事,只顾读书。每年小满前后,便开始清除麦场的杂草,下一场雨,碾光一次场,光过三五次后,打麦场上又瓷又光,便开始收割油菜籽,大麦。这都是小面积种植,上下七八天时间,便碾打归仓。无需请麦客。

芒种前不搭镰。

芒种之前,便开始擦试农具,清除一年没用的镰刀上的尘土,磨刃片刀子。阳坡地的麦子一坨坨地黄了,应着布谷鸟的叫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爷爷和大伯悠悠地开始收割了,可吹过一夜大风, 遍地金黄的麦浪滚滚,天未放亮,爷爷便吼起大伯,"快到侯子头,叫上几个麦客,不然风把麦子摇落了"。祖母颠着三寸金莲,紧跑几步,叮嘱大伯,"叫几个劳力精干的!"

天亮时,六个麦客,放下镰刀挑着的简单的铺盖卷,由大伯领着,顾不上喝口水,急冲冲地下地了。

一袋烟的功夫,大伯便回来了。"二臻那三亩二,三个麦客收拾。瓦窑旁,二亩八地,还不够另外三个麦客割。"

此时,袅袅炊烟已在房顶升起。祖母己在小锅烙上白面油锅盔,大桶子锅灶堂架上硬柴,.熬上不满一锅大麦麦仁。三翻六转一轱辘,三个锅盔烙熟,麦仁也熬好了,大伯便喊父亲,"老三,给麦客送饭走。"

一个黑油漆发亮的瓦罐里盛满麦仁,竹馍笼里装上一盆凉拌的洋槐花菜,一碗油泼辣子,边上放上碗筷。由大伯用担子挑着,父亲挎着馍笼急火火地跟在身后。

到地头的柳树下,大伯一声吆喝,麦客们便踩着麦茬,撩起衣襟擦去脸上的汗水走过来,狼吞虎咽地吃开了。麦客们的早饭一般都在地里解决,节省时间。

麦仁,是再好不过的饮食了。一晌劳碌,饥又饥渴又渴。新收的大麦,碾成的麦仁熬成又粘稠又软滥的粥,连吃带喝。锅盔夹上辣子,就上凉菜,两碗下肚,便打饱嗝了。

说到麦仁,就想到秦腔《麦仁罐》,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一路追杀,仓慌逃路,饥肠碌碌,巧遇一村姑,提一罐麦仁送饭,村姑见刘秀一表人才,心中有意,刘秀见村姑端庄秀丽,也有恋心……一罐麦仁让刘秀裹腑,刘秀日后称帝,将村姑封作娘娘。麦仁成就了美缘!

麦客们吃饱喝足,继续干活。不需要监工。工钱是按割倒麦子的地亩算,干多钱多,争着抢着干活。提前讲好了价钱,或只割不担,或连割带拿,要加工钱。天气好,麦子又末熟透,主家便要求麦客们割倒散放在地里凉晒,傍晚时捆起来,担回麦场。

一天收割完八九亩地麦子,大伯让麦客们第二天接着干。晚上,在麦场边铺上几张芦席,麦客们铺上自己带着的蓝白相间的花格子土布单子,盖上带来的棉袄就行了,大热天,好将就!

吃过晚饭,勤快的麦客们帮忙将满场的麦捆麦穂朝上蹲起来。方便麦子晾晒。

第二天,天亮前麦客们就撂倒一亩麦子了。……

爷爷种了一辈子地,只是在夏收时叫麦客帮忙抢收,没雇过长工。

我能记得,生产队大集体时,种那庄稼长势,不需要麦客。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几家人合在一起干活,也不需要麦客。

土地包产到户,头两年,庄稼的长势渐渐有了起色。

我们家共分到十来亩地,父母亲开始没黑没明地在地里务弄庄稼,收成好多了。有一年种麦子时,父亲粜了一代麦子换回一代了化肥,为麦子播种时作基肥。加上风调雨顺,第二年麦子长势喜人,夏收时天旱,成十亩麦子三两天便全熟了。父亲一下子急了,村临们也顾不上帮忙,父亲一路小跑,到厚镇叫了三个麦客,三个麦客是街北大王人,他们那边麦子还绿,出来挣两个油盐钱。

父亲给三人每人发了一根纸烟,便提上水壶领去指认麦地,也无需经管。每亩地一块八毛钱工钱。饭是照样管,但母亲忙麦场上的活,加上三顿饭。再也不能象过去煮麦仁了。那时祖母还健在,七十多岁的老人只能为麦客烧开水,做苞谷糁湖汤,母亲做了一锅黑白面两搅的黄白色蒸馍,祖母此时己耳背眼花,坐在灶间把水快烧干时端出锅,父亲把麦客领回家吃饭。在大集体饿惯肚子的麦客们,依然狼吞虎咽。不弹嫌黑白,吃的挺香。"家有万石粮,热馍不敢尝。"一锅馍一顿咥完了,祖母直嚷嚷,父亲劝说:"人家帮咱收十几石粮食,一锅镆还在乎?"

收麦的夏夜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父亲午间没有割麦,便趁着天气晴好,套上黄牛拉着带木夹子的碌碡,碾了两场麦子。丰收的喜悦让父亲溢于心声,边吆牛,嘚启,嘚启,还边唱秦腔。午间一般没风,即便有风也顾不上扬场。一大堆麦子堆在麦场中间。

傍晚时便有了风,吃罢晚饭喝罢汤,三个木杈头叉在一起,挑起一盏马灯,麦场上一片明亮,开始扬场。小孩们最爱光着脚,在麦堆上打闹嬉耍。

麦客们也帮忙扬场,还有一个扬场行家,每掀麦子扬出去呈弧形,巧落在一处麦堆成鱼脊梁骨形,父亲赞不绝口。

夏夜的星空非常迷人。麦客们睡场边的芦席上,仰望天河东拉西扯谝织女牛郎的故事,听得我也闹着要睡外面,但刚入睡就被抱回屋里,怕受凉。

这是家里唯一一次叫麦客。此后便倒茬种地,再也没叫过麦客。

有过叫麦客的经历,此后父亲倒还干过几年麦客。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作物扩大种植。每年芒种时节,八百里秦川,金色麦浪滚滚!

在西安以东,洪庆的麦子熟的最早,然后是白鹿原,霸河川道,我们横嶺麦子熟的晚。

.有一年,地里的麦子还乌绿的,父亲开始擦镰磨刀,母亲惊呼,麦还莫熟,咋开始磨镰?

父亲自信满满,下一回麦场,当麦客。

我没当过麦客,但割过麦。十二岁那年(以前,只是帮家里拾麦穗,背麦捆)。祖母说,男大十二夺父志,你也大了,今年也该下地干活了。麦黄时,父亲也给我收拾了一具短镰刀。

开始割麦,还不知滋味,有点好奇。象父亲教的,篡紧镰把,左手抓一把麦子,右手握镰刀。一小把麦子割倒了,慢慢地也割二,三捆麦子,可咋也招驾不住头顶暴晒的烈日,汗水顺着脸直淌,看似干净的麦杆上的尘土染黑了手,抹一把汗水,脸上五嘛六道,象五花鳖。更难以忍受的是麦芒刷刺的胳膊好疼,加上汗水,蜇痛得受不了。割不到一丈远,手上也磨出水泡,汗水顺着沟渠子直流,割麦的辛酸溢满心头。

第二天清早天还未亮,父亲搭伙村里的一个远门侄子红轩到洪庆下麦场去了。

回来后父亲说,狗日的,洪庆一带都是水浇地,麦子长的杆粗穗大,稠密。每亩地十三元,头一天两人精神劲足,还放倒二亩半,第二天,就胳膊疼,能割二亩来地。麦子厚实就一镰删不透。

靠城的人吝啬,吃饭给人端小碗,四五碗吃不饱,显咱吃的多。二亩二分地说是二亩,哄人。我一辈子拨算盘,丈地分地,步子踏一圈,不差一厘地,哄不过。

割了五天麦,下雨了。多亏出门时带棉袄,下冷子(冰包),日头乍红的,南面涌上一疙瘩黑云,一声炸雷,白雨(暴兩)夹着李子大的冷子下了一根烟的工夫,跑都来不及了,回到主家时浑身湿透了,雨激的人直打战。下雨天割不成麦子,给人补席补粮屯,人家只管饭不给钱。

就这样从洪庆,田王,上白鹿原,县西华胥,洩湖,一路割回来。赶芒种前三天回家,歇两天,割自家的麦子。

就这样父亲连续下了好几年麦场,当麦客为正上高中的我和弟弟,妹妹们挣学费,出力下苦补贴家用。

后来,有一年父亲出去下麦场,只两天就回来了,叹息道,麦客干不成了,麦客把麦客收程了。

到处都是联合收割机,新一代麦客诞生了。手握镰刀的麦客生涯退出农耕历史。

麦客,收割了一段悠悠时光,把自己粒粒饱满地储入历史的卷宗。

天安门文学创作室编辑部人员

总    编:海底月

副总编:韩   晗

【小说故事部】主编:月舞九天

责  编:老   鬼   王艳红

【散文随笔部 】主编:梦未央

责  编:   姜   玮

【剧本杂文部】主编:丑   树

责  编:(      )

【书画摄影部】主编:飞    尘

【评书朗诵部】主编:小姐姐

责  编:黛玉紫诺

【书评赏析部】主编:水    岸

责  编:yingzi    雨   浓

yuny    丁子苪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平台制作:追浪人

pingtaizhizuo:zhuilangren

(0)

相关推荐

  • 割麦

    农村泥土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不会做农活的,只要舍得力气.像我这样,从小在山沟里长大,自然也不例外. 在所有的农活中,最让大家头疼的是三伏天气里"浇玉米",其次便是麦黄时节" ...

  • 记忆中的麦客

    麦客 陶浒 绘 临近夏收,我回到乡下老家,徜徉于田间地头,看着蓝天白云下在微风中涌动的麦浪,闻着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麦香,我的思绪剥茧抽丝,回到了从前,眼前浮现出昔日收割的场景. 我的家乡在秦岭北部的渭 ...

  • 家祠(散文)

    祖父说过祖屋不在家祠.要说出确切的,祖父大概也不能.父亲回家度假,他蹲在祖父精心照管的菜园里画画,画的就是家祠.那时候父亲也可能刚脱离童年,对于画画还存在完整的追求.粉墙青瓦,前廊上两根大的木柱,使劲 ...

  • 【广东】张艳丨散文/麦收记忆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张艳:笔名红尘一凡,自由职业者,现定居湛江 .文字左边是流年,右边是烟火.喜爱与文字对峙,做一个低头浅笑的女子. 麦收记忆 张艳 小时候第一次 ...

  • 散文||麦子黄了

    麦子黄了 八十年代,关中地区的联合收割机极少,大片麦子黄了都是靠人工收割.一连多日的大太阳把麦子烤成了金黄色,一片连着一片,一浪推着一浪,扑入视野.面对金黄的麦子,人们欣喜又着急,急着抢收,龙口夺粮, ...

  • 想到早已逝去的麦客

    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小麦是主要农作物,在收割小麦的时候,专门请来割麦子的帮手,关中人就尊他们为"麦客":前来参与收割的麦客们自称为"撵场":撵场.麦客其实都是 ...

  • 【散文】‖ 徐阿鹏:撵场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徐阿鹏 徐阿鹏,笔名若寒,自幼喜欢文学.现居北京,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希望用最绚烂的色彩描绘一个唯美的世界.代表作: ...

  • 山东•杨久民 : 麦客(外五首)

    作者简介:杨久民,山东省莒南县坊前镇人,省级刊物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百余篇 麦客 巴掌大的草帽 挡住毒辣的日头晒在心上 半截劣等香烟 染黑了角棱分明的脸 烧青了嘴唇与下巴 唯独熏亮了 鹰一样 ...

  • 散文||听韩晗讲述山村凄美故事《儿子没分,妈却疯了》

    中诗·天安门文学★放飞梦想的平台 作者简介 ★韩晗,原名韩佩红,甘肃秦安县人,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主编.喜欢阅读文学著作,爱好设计与摄影,写作.诗歌发表于<诗谱> ...

  • 【热侃Talk】第1期:对话gm大赛热火代表团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热侃.Talk],这是一档全新的访谈栏目,旨在和更多热爱热火队的朋友们展开对话,让他们有机会讲述自己的热火情缘. 第1期,我们邀请到了2020年GM大赛中代表热火出赛的三位,他们是担 ...

  • 【音乐百科】听贝多芬用音乐讲述古希腊神话故事

    贝多芬一生仅写作两部芭蕾音乐,第一部是1791年在波恩完成的<为骑士的芭蕾音乐>,本篇<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是贝多芬在其创作成熟期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 普罗米修斯以带来造福于人类 ...

  • 【原创】(配乐散文) 家乡的传说——讲述村里的故事 作者:赵五朝

    NO:884 [原创] 家乡的传说 --讲述村里的故事 作者:赵五朝 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西部,靠近丘陵地带有一个较大的村庄叫牛山.据村志记载"牛山无'牛山'只有牛之山".牛,指 ...

  • ​听秦老师讲述山柳菊的故事,感受超越文本的审美之意蕴

    听秦老师讲述山柳菊的故事 感受超越文本的审美之意蕴 --读秦建鸿教授审美新作有感 作者/李四 仿佛是一种约定,花儿在期待中如期绽放. 秦老师的审美新作<孤独与渴望>(上下篇)又先后上线了. ...

  • 《梁祝》听小提琴“讲述”凄美的爱情故事

    《梁祝》听小提琴“讲述”凄美的爱情故事

  • 探寻菏泽名木古树,听年轮讲述光阴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马拉松 实习生 刘爽 菏泽报道 "古木穹枝云里欢,浓荫蔽日隐童年.历经多少沧桑事,依旧悠擎头顶天."3月12日,我国第43个植树节,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菏泽市 ...

  • 萌娃王恒屹讲述姜子牙的故事,康震听了一脸赞许|经典咏流传

    萌娃王恒屹讲述姜子牙的故事,康震听了一脸赞许|经典咏流传

  • 听最懂象的人讲述象的故事

    进入村庄的大象.邱开培/摄 在密林里追象拍摄的团队,右一为邱开培.朱敏/摄 当邱开培发现野象群休息的山包时,听见了人的喊声.他判断象群可能要转移,急忙爬上一片开阔的山地,支起脚架,用300毫米的长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