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史话:人类的洗手历史,又是怎样发现洗手的秘密的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锤已经连续推出了多期战疫史话,讲述了人类在历史上与各种瘟疫殊死战斗的故事。本期我们继续延续相关话题,我们今天要说的历史故事,是一个大家都常有的、如今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疾控中心反复强调的动作,洗手。

在开始本期故事之前,大锤仍旧要代表整个团队,向此时此刻仍旧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广大逆向前行者们,致敬。

书归正传。洗手这个事情在我国历史上的起源非常早。因为理论上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双手来劳动、狩猎和加工工具,而由此沾染的各种污垢是能够通过目视直观发现的,因此用水来洗手的行为诞生也必然是伴随着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而很早就诞生了。

不过要从考古证据来说,我们中国人至少有四千年以上的洗手历史。为什么大锤说得这么肯定呢,因为考古工作者在我国殷墟甲骨文里,就发现早在4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古人就已经发明了一个字来专门描述洗手,这就是“盥”字,这个字是人类历史上与洗手关系最密切而且最持久的字,4000年了,我们今天仍旧可以在机场宾馆酒店的“盥洗室”指示牌上,找到它执着的身影。

不仅洗手的历史悠久,而且古人对洗手还很早就有了详细的分类。根据学者的研究,早在东汉时代,古人就已经发明了对洗手的不同方式的描述。比如那个时候古人如果说“盥手”,意思就是弄个敞口的水壶或者水瓢一类的家伙,往手上浇水,完成洗手;如果说“澡手”,意思就是弄个水盆,把手完全浸入水中来洗手。此外还有其他细致的分类。

而且这个洗手在古代很长时间里,是多种功能同时具备的,比如古人很早就发现,洗手能够有效清除手上的污垢,尤其是通过目视的观察就能得到这样的判断。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古人洗手是出于某种仪式化的需求,通常是在祭祀祖先或者神灵的时候,先沐浴净身,这也包括盥手这道程序,这个时候清洁就不是主要的了,主要目的就是以仪式感来增加总体祭祀的庄严性。

既然有相当的仪式要求,洗手在古代也在很长时间属于贵人们——也就是贵族们的专利,不过随着仪式感的下降,清洁需求加强,慢慢洗手也开始在民间有所普及。这个普及的标志之一,就是澡豆在中古时代的普及。所谓澡豆,其实是古代清洁类用品的一个泛指,它用豆粉配合各种药物制成,用途非常广泛,可以洗脸洗手洗澡,也可以洗衣服。

当然贵族阶层为了体现与平民百姓的区别,还会刻意加强澡豆配方的豪华程度,比如民间通常用的澡豆是用猪的胰腺脂肪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如果搞不到澡豆,那么皂荚之类也是很方便使用的清洁用品。而贵族们为了彰显他们的所谓地位,就非要用沉香、麝香等等名贵药材和香料来调制澡豆。虽然用料差别很大,价钱差别很大,但是澡豆在民间的推广,客观上表示当时平民百姓也开始拥有了洗手的权利。

不过这个洗手历史,虽然非常悠久,但是对于杀菌和消毒等现代洗手希望达成的目标来说,这些洗手更多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一个总结,人们在数千年的洗手历史中,一直没有把洗手同卫生乃至生命安全直接结合起来。

这种情况不只是东方,在西方也是如此,即便在古希腊就已经出现了肥皂的雏形,仍旧对洗手能够减少病毒传播的认识基本不存在。这种混沌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直到当时在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工作的森梅威斯,他用数年时间,成功大幅度降低了产妇产后因为“产褥热”而发热致病甚至死亡的概率,关于他的故事,列位读者听友可以参阅大锤之前这个系列中的一期节目《战疫史话:消毒液的历史秘密》

而森梅威斯是靠什么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的呢?他通过总结实践发现,如果医护人员在接触产妇之前,先把手放在漂白水中浸一下,就能有效降低产妇感染“产褥热”的感染率。在细菌学说出现之前,人类就这样懵懵懂懂凭借对经验的不断总结,终于发现了洗手的秘密。

而随着19世纪细菌学说的发展,人类终于通过科学认知,发现传播疾病的途径之一就是肢体接触,而正确的消毒和洗手,正是能够阻断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快,人类对洗手的新认知就用于外科手术领域,在19世纪末,做外科手术的医护人员就已经需要洗手两次,第一轮是用肥皂彻底清洁手上污垢,第二轮则是用双手浸泡于酒精之中,通过层层杀菌,最大限度阻断病菌传播进而感染患者的伤口。

伴随着近代细菌学以及消毒学的发展,洗手最终从几千年的习惯,成为了一种正确的卫生行为,并直到今天仍旧在疾病防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