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太极拳中“公转”“自转”“正旋”“反旋”的说法是如何来的?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到洪师家,我把从徐州带来的茉莉大方茶叶,浓浓地泡了一壶,与洪师对饮,边谈太极拳的往事。最后聚焦在当年六月一日《体育报》上刊登的有关“太极拳缠丝劲”的辩论文章。

洪师说:“争论的起因是上海的顾留鑫同志把缠丝劲的练法运用到‘简化太极拳’中。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撰文‘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在体育报上展开了辩论。我也参与了这场辩论,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对缠丝劲实质的看法——与徐致一先生商榷’。”

对这一话题,我非常感兴趣,就问道:“徐致一先生为什么不同意缠丝劲在简化太极拳中的运用?”

洪公答:徐致一先生说:“我虽然不敢断言陈式以外的各式都没有缠丝劲,但我练了几十年的吴式太极拳,一直就没有练过带着螺旋形的缠丝劲,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另外,他还引证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十要”,其中也没有提到缠丝劲,甚至连抽丝劲也没有提到。总而言之,徐老的观点是:各式太极拳包括简化太极拳都没有缠丝劲的练法,只有陈式拳有。

问:老师对徐致一先生的观点是否认同?您认为缠丝劲是陈式独有,还是各式所共有?简化太极拳也能用此练法吗?

洪公答:我读了徐老的文章后,有不同的意见,就写了一篇文章,谈了我个人的看法,作为学术性的讨论。

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辩论,不在于某人练习某式拳法多少年,和有无名人拳论为依据。而应首先认清“缠法”、“螺旋”、“缠丝劲”究竟是什么?它对人体的生理方面是否有利?对技击方面是否符合力学的原理?能起到什么作用?最重要的它是否符合太极拳运动的原理?如果符合以上条件,即使过去没有,我们也应该加上;相反,如果违反了以上条件,即使过去就有,也应该减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我早年学习吴式拳,又学陈式拳,曾研究各式太极拳谱,总结出各家所传,虽然形式动作有所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有共同基本规律,就是缠法的规律,也是物理学中的力学规律。

上海出版的《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一书,在理论上吸取了各式的优点,采取陈鑫先生的理论,取法“缠丝劲”,来丰富简化太极拳。如果我们通过科学的试验分析研究,认为缠丝劲非但不违反太极拳的原理,而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的特点,那么,添上这一点,使初学者由不懂缠丝劲,而懂缠丝劲,为将来进一步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是件大好事,对于热爱太极拳的人都应该大力支持。

问:老师一直以来给我们传授的“腰身旋转的基本功”,不就是这种缠法的具体表现吗?此功法牵扯到整趟拳法,每一个动作的左、右旋转都能用上,这是老师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出来的呢?还是当年陈发科师爷传授的?

洪师微微一笑,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吸完一袋烟后,才慢慢地说:此身法旋转的功法,是你们师爷所传,是陈家原有的。我由学吴式拳改学陈式拳,没有费什么劲,因为吴式拳的动作也都有螺旋,改习陈式拳架,并没有对陈式的螺旋、缠丝感觉奇异,就连陈师也没有特别地提出“螺旋缠丝劲”来,后来读了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才知道这就是“缠法”。因此,我练了三十多年拳,对“缠法”的理解,仍认为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

你师爷传授我们拳势时,总习惯举起右手,以自转来说明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陈师常说,太极拳的顺逆缠法是通过大枪中的拦、拿练出来的。所以他花在大枪上的功夫远远超过常人,无论到了哪里,只要看见有一个类似大枪的棍子,他总会拿在手里拧几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陈师在教授我们拳法时,从来没有谈到过“公转”和“自转”。“公转”、“自转”、“反旋”、“正旋”的说法是我学习力学后加上的。目前我们所划的正、反圈,也都是你们师爷所传,我又进一步说明了它们的规矩。划正圈,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肚脐,指尖不能下垂;划反圈,同样是手高不过眉,低于胯齐,指尖不能下垂。

【按:就这一话题,我们谈论了许多,可惜的是我没有完整地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又没有及时地整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可幸的是,后来,洪师把当年参与辩论的两篇文章的手稿和徐致一、赵任情两位先生刊登在《体育报》上辩论文章的剪报一并赠送与我,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我一直珍藏。】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