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假勤奋”害了你,这才是你正确奋斗的打开方式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奋的人吗?
我相信你肯定很“勤奋”,因为你每天都要努力地活着,让自己很好地生存下去。
问题是,这种“勤奋”,到底能让你产生多少实质的改变呢?
以下这些状态,你是不是都会遇到:
- 每天重复干着不感兴趣的工作,但又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 总觉得自己缺乏自律,想做点什么提升自己都很困难;
- 明知道有些问题对自己造成困扰,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解决;
- 很多时候只能被动成长,无法自我驱动让自己主动进步;
如果你有上述这些情况,就算你每天看似活得“很努力”,你也很难获得实质的进步和改变。因为,这只是一种“虚假式的勤奋”。
虚耗时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把时间投入在某些事情上,然后收获产出,就需要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当前的“努力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当前处于哪种劳动类别?
在这个世界,我们能做的事情几乎多不胜数,而又纷繁复杂。
如果把这些我们要做的事情分门别类,大概可以分成四种特性的“劳动”:
- 单向体力劳动,体力为主要的资源输出。如建筑工人,快递员,运动员等。
- 轻型体力劳动,稍微会结合脑力的一种轻度体力资源输出。如销售员,导游,出租车司机等。
- 复合脑力型劳动,脑力为主,体力为辅的一种资源输出。如企业策划,公司管理,教育传播等。
- 创造性资源劳动,脑力为主要的资源输出。如商业创业,科学发明,电影拍摄等。
前两个类别,是通过“贩卖”固有的劳动资源去换取价值。这个价值,会有一个“可视化”的衡量标准,只要你肯做,肯定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但这种劳动类别的缺点是,无论什么行业,你做的事都会有一个标准上限的“阈值”;一旦到达了这个标准上限,即便你成为行业的顶尖人物,获得的回报也就这么多。
而后两个类别,就是通过利用和整合已有的资源,让其“生出”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高额的价值。
这些事并没有所谓的上限标准,你能产生多少价值,除了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还要结合其他因素,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而这种劳动类别的缺点就是,有时候你做的事很讲求“时机”,如果缺乏时机,或者运气不好,就算你付出再多努力,可能也不会获得一个很好的回报。
于是这四种类型的“劳动”,就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而由此产生两种进阶的方式:
第一,从横向类别里面,挑选一个适合的工种,让自己从初级菜鸟变成顶尖高手;
第二,跳出原有劳动类别的限制,跃升到其他劳动类别,从而获得多向的发展途径;
这两种前进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论是哪一类别的劳动,你输出的资源越是独特,越是稀缺,其产出的价值也就会越高。
在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劳动类别都会交错触及。只是哪一种劳动类别做主导,就决定你会产出多少价值而已。
换言之,按照接触的比例分配,我们把时间分配在哪一类事情上更多,我们由此产出的价值也就更多。
这样你就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目前作为你主导资源输出的,是哪一种劳动类别?
2,这种劳动类别,做到最顶尖的程度会有什么结果?
3,你目前的资源,能否帮助你跃升到其他的劳动类别?
好比一个水泥工,一直以来主导他资源输出的,就是单向体力劳动。这种性质的劳动,你一直做下去,只是变得更加熟手,成为这个工种的师傅而已,但本质上依然还是从事着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限制。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结果,那当你做到某个程度之后,积累了好一些资源,然后自己跳出来,创业做建筑材料的老板,那这种跃升,就是对自身劳动资源的一种结构调整。
调整之后,你就脱离了水泥工这种单向体力劳动的限制,从而跳到其他的劳动类别上;输出脑力资源所占据的比例,比以前多了很多,于是个体价值的产出也因此而增加了。
当然风险也会存在,或许你的业务来源不稳定,获得的回报就没有以前从事单向体力劳动时那么固定,这也是你需要考虑的地方。
也就是说,有效的勤奋,就是结合两种类别的劳动方式,懂得如何提升自身输出资源的稀缺度,让自己在当前的劳动类别之中成为高手,或者努力跳升到更高维度的劳动类别上面,转变劳动方式,获得更好的发展。
瞄准这样一个方向去奋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你目前拥有的资源是什么?
奋斗的路上,需要各种资源辅助。
而在奋斗伊始,我们拥有的资源,就是自身的能力。
一个打字员和一个写作者,尽管都是“文字输入”,但其能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却完全不一样。
前者只是“贩卖”自己轻度的脑力和体力,而后者,则是结合自己的轻度体力,通过深度的脑力创造出一篇新的文章,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一个打字员创造出来的价值是稳定的。而一个写作者,写一篇文章出来的价值,却会随着个体名气或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而产生波动,这就是风险。
所以这就决定了,两者产生价值的不同形式。如果你能够成为一个厉害的作家,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少则会获得几千元的收入,多则获得上万元的也有。
但一个打字员呢?
就算他再努力,打字更快,这种资源在他对应的劳动类别当中,其产出的价值也只会局限于某个范围内,很难会有更大的提升了。
你拥有的资源,会决定你产生多少价值。
所以为什么很多运动员都愿意跨领域,去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和接拍广告之类的事情?因为他们积累下来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跃升到其他类别的劳动当中,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单纯地输出体力。
毕竟运动这种事,你再怎么努力,当你拿到第一名时,已经就是尽头了,奖金也有限,尽管这也是非常了不起。但参加综艺节目或者拍摄广告,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尽头界线。只要你能给商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获得的收益肯定就会更多。
这种根据自身情况而做出的资源结构调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本领。
既然如此,根据你所处的“劳动类别”,然后给自己分析一下,你当前的努力,可以在你的劳动类别当中深挖下去,成为个中高手吗?抑或你是想跃升到其他的劳动类别,转变你的劳动方式呢?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获得改变,你就需要问一问自己,目前你所拥有的劳动资源,可以给你带来多少价值?
不管你想成为当前劳动类别的高手,还是想跃升到不同的劳动类别,获得更好的发展,缺少相关的劳动资源,那一切免谈。
积累资源的方式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问题,就是工作了很多年,发现自己的经验居然“不值钱”。
一旦想到转换工作,整个人都会傻了眼,好像什么都要重头再来学一遍似的。这种看似勤奋,却无法让自己获得实质进步的行为,就被称为“虚假式勤奋”了。
无论你从事任何行业,有些基本甚至重要的能力都是通用的,而这些技能就被称为“可迁移能力”。
掌握这些“可迁移能力”,即便以后你转换工作,你过往的“经验”,也能够帮助你快速上手,而不是要重头再学。
根据youcore王世民老师提出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一棵“能力树”,把自己需要积累的能力,清晰地做一个规划。
从这棵“能力树”中可以看得出来,决定我们是否能把自身能力转化为资源的要素,大概有四个。
我们不管从事哪一种工作,都需要以此积累相应的要素,发展自身的“能力树”。
于是有效的勤奋的步骤,就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设定目标搭建框架。
如果你现在还在读书,你就要思考一下,将来你从事的职业,是属于哪种劳动类别的工作?
单向体力劳动的工作,你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行,毕竟一个羸弱的身体,想去搬砖挣钱也挣不了多少。
而如果你想从事创造性资源的工作,例如想创业,你除了要积累到相关的能力,你还要找到一个可以认可你这种能力的平台。
一般而言,这个平台就是市场。
你创业出来的产品,市场的认受性高,你自然就获得丰厚的回报;反之,就是失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这是这种劳动类别必须要承担的风险。
所以你要想清楚你的职业规划,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1,你打算要从事哪种劳动类别的工作?
2,你目前的能力,是否能够从事这种劳动类别的工作?
3,你还缺乏哪些知识,才更好从事这种类别的工作?
4,你有没有准备好承担从事这种劳动类别的风险?
有了这些问题的思考,你接下来才可以有目的地搭建你自身能力树的框架。
设定一个清晰而有效的目标,能够更好地帮助你积累相关的能力资源。
否则,漫无目的地上班下班,你做五年所获得的经验,也比不上别人一年所获得的经验。
第二步,针对性提高自身技能。
如果你现在已经工作,那么你就要想一想,目前这份工作,能够给你积累的“可迁移能力”会有哪些?
好比你是一个从事流水线工作的人,每天做一些非常单调又重复的操作,看起来你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中积累,做多了人还容易变笨。
但其实对比一下上图的“能力树”,你就可以发现,有很多地方都能够自我提升。
例如你把手头上做得不好的工作,想办法如何做得更好,这就是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体现,而不是用一种抗拒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
再如你平时只关注操作手头上的产品,有时你可以观察一下,这些产品定价背后的因素,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不同渠道,是怎么连接在一起,最后去到消费者的手上。
这些思考的背后,就是零售业和物流业的知识。如果你的关注点放在这些地方上面,你就可以以此积累相关的行业知识,这也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即便以后你转换工作,你积累回来的这些“经验”,也会变得更加有用。
根据你设定的目标,针对性地去提高和积累相应的技能,你才不会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