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丰县教师“绝笔信”一点就爆的原因是什么?
一篇题为《这封信发出时,我和丈夫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了|丰县派出所副所长罗烈,教育局丁攀,这个世界的恶,你们占了一半》的自媒体文章刷屏网络,成为话题焦点,这可能是继2016年《盛世中的LY》《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之后在最短时间引爆全网的舆情,而且还是从只有1篇文章的公号发出,需要针对性说说。
文章切中了“诊治孩子失明”“被逼用自杀鸣冤”“赴京上访”“遭受打压”等多个话题点、情绪点,主角代入、情感联想占据了目前整个舆论的绝对权重,已经形成了针对丰县派出所、教育局巨大的舆论压力,不过当地的反应还算及时,没有拖到第二天、第三天,但不要乐观,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要分析这个舆情,需要先将其中已经关联讨论的话题点逐个剥开剖析。
首先是“赴京上访”,这是个极具讨论性的话题点,这里面既有“真的有冤要鸣”,也有“借上访要挟牟利”,一旦选择的评论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判断就可能完全相反,造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引起争论争吵,甚至于互相对骂对攻。
李秀娟前往北京,真的只是想带被同学无意伤害致失明的女儿看病,还是借带女儿看病去国家信访局维权上访,因为目前仅是自媒体“徐州民声”公号的一家之言,还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说到“赴京上访”,大多数人都会往“被逼无奈”“沉冤要鸣”等想当然的情感上联想,已经成为一种舆论惯性,但实际情况可能有些复杂,不能简单地用“谁对谁错”进行评判。一是上访动机。除了部分访民真的是被逼无奈进京信访鸣冤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访民是想借机让属地政府以利益好处劝返,进而获利,这部分访民大多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的利益补偿或超过法律标准,或超出合理范畴,让当前整个信访上访的生态变了味,已经形成了“劣币驱良币”的恶性循环,大大背离了公众对信访的传统认知。二是制度设计。为尽量避免越级信访上访造成的无序,国家层面会出台一些关于赴京上访的考核机制,地方便会派人对老上访户、职业上访户进行截访和劝返,特别是在“两会”这种对外记者全程开放的敏感节点,很容易被西方媒体抓住把柄,制造各类误导性舆论议题,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三是手段方式。一般来讲,对“赴京上访”人员,尤其是在重大时间节点前往北京的,地方常常会使用劝返、带回等方式减轻在京压力,常常饱受各方诟病,特别是对“寻衅滋事”这个“万能框”,这也是舆论对地方处置“赴京上访”充满争议的关键。
其次是疑似遭到“打压”。舆论自带情绪补偿特征,即现实遭遇多大的不公,舆论便会针对性给予多大的反弹补偿,从全文描述情况看,至少就目前而言帖文给舆论造成了“被教育部门处分打压”“遭到派出所人员殴打”等强烈的受欺凌印象,因此公众在转发、分享、评论文章时,便会反馈性地对李秀娟一家遭遇释放出非常强烈的同情、不平、愤怒等情感认同,持续同向累积,不断相互影响,源源不断让舆论产生参与传播的动力。另外,文章开头配以李秀娟一家美好的全家福照片,与标题所称的“恶”及文中大量细节描述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反差,从另一个角度放大了舆论的情感补偿。
最后是标签影响。近年来,涉教师、警察、孩子等群体舆情呈现高发态势,舆论关注度大、话题讨论性强,而这些自带话题光环的标签在这起事件中同频共振,出现曝光率及关注度的反复叠加,令整个舆论讨论充满了许多针对职业是非对错的争论,后续存在被人为裹挟攻击警察群体、政府部门的负面风险。建议后续当地部门在发布通报时不要过多过频地提及当事人的职务,避免舆论被带入攻击特定职业、特定职务的遐想误区,产生政治化的转向偏离。
可能是出于职业习惯,我对这个只有1篇文章的公众号,却能在发文当天刷屏全网的舆论路径存在疑点,加上文章首段就留下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等现有细节,我认为发布者的真实心理状态还是希望于有关部门后续的线下解决。
基于这些考虑,事件的真实情况应该没有一些网民传播的那么严重,文章呈现的信息应该也不是事件的全部,因为但凡存在寄希望于通过舆论方式寻求解决路径的动机,发帖人在发帖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将一些不利于自己的细节隐去,而对一些有利于自己的细节加以渲染和强化,以达到最大限度获得舆论关注的目的,这是一种情感本能。总之,作为关注这个事件进展的网民,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后,等到各方信源呈现相对全面、充分时,再下结论也不迟。
对于丰县当地,结合个人现有的舆情分析和舆论判断,认为后续检查组在回应舆论关切时,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回应要点。要把回应重点放在“教育局给予李秀娟处分的理由是否充分”“涉事民警是否存在非法殴打”“现在李秀娟情况如何”等针对性问题上,并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线下处理。二是回应方式。这事关联太多话题,触及太多情绪,仅仅使用网络通报已经无法有效回应各方质疑,可考虑以对话中国之声这类权威央媒、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集中回应,讲清事件原委。三是回应技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