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我们可能正面临被预设的舆论话语危机
观察了这个有点嘈杂的网络两年多,在深感当前舆论主流导向正向好向上发展的同时,也发现我们可能正面临一种潜在的话语“危机”,将对我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构成威胁,我称其为舆论的“话语陷阱”。
资深的网虫应该都知道,网上确有一批人特别喜欢“眦必中国”、“中或输”等等论调,尤其是在前些年,不骂上几句“中国体制”,都觉得没办法一起愉快地聊天。
现在,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毕竟一味罔顾事实的情绪化“吐槽”终究经不起真相与事实的检验,民众也逐渐开始“厌倦”这种无休无止的盲从发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积极的目光去审视当前中国的发展,在网上对这群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自干五”现象就是一种典型。
我说的舆论的“话语陷阱”危机正是基于这种积极正面声音的大势崛起。当他们极力标榜“美国是多么多么民主”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会跟着议题说以“美国多么多么不民主”给予反驳;而当他们以个例推论“中国是多么多么不自由”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则会顺着议题以“中国是多么多么自由”进行反击。这种“点对点”的否定方式总是很能给人带来快感,简单粗暴,被越来越多人使用,并乐此不疲,特别是一些涉网不深、血气方刚的年轻网民。
事实上,这恰恰落入了对手为我们设计的舆论“话语陷阱”,长此以往很容易让我们的舆论声音变成硬币的两面,“非黑即白”、“有你没我”,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西方价值观要极力灌输、渗透给我们的东西。微博来自twitter,微信来自Facebook,从根源上讲,这两个社交产品构成的舆论场骨子里有西方价值观的基因,如果当我们逐渐被带入这种思维方式筑成的舆论“话语陷阱”时,就会对中国“多元”、“包容”等价值思维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构成严重威胁。
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宗教同样经历过“中国化”历程,这些历史都告诉我们,“中国化”的本质在于思维方式要进行“多元化”、“包容性”改造。对于当前社交舆论中出现这种“话语陷阱”现象来讲,关键还在于不能跟着对手的舆论议题走,避免将我国的互联网舆论变成只有黑与白的“两面”思维,而要将中国“诸子百家”、“有容乃大”的多元思维融入进去。
在评价中国与西方国家时,要避开被预设的舆论议题,在承认西方国家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及承认当前中国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的同时,再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民众中国现在走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却是目前最适合的路,而且是会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中国正在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界“普世价值”不是只有西方一种,中国现在走的路也可能是一种“普世价值”。
更多文章尽在@墩墩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