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一则情意浓
2007年8月与谷溪老师在甘泉宾馆
真情入诗方动人
——序李全文诗集《面河而歌》
曹谷溪
李全文出生在宜川县瓦硷村。这是一个濒临黄河的小山村。五岁时,他坐在母亲的怀里,毛驴驮着他和母亲走亲戚,第一次见到了黄河。
他惊呆了:解冻的黄河簇拥着冰凌的洪峰,咆哮着从远方的峡谷奔腾而来……从此,这条大河便从童年的记忆一直流淌在他生命的诗行:
一种力量难以阻挡
一种诱惑无法拒绝
一种生命超越时空之上
在最深的谷底盘卧
或歌吟,或舞蹈
或横空出世
与黄河对话
这种思想由来已久其实无须太多的修辞
以固有的虔诚 溯流而上
深入一部浩荡的历史
深入一部悲壮 走过
亘古如斯的年代……
黄河从唐诗中一泻千里
游龙般挺进
挣断母亲的脐带
一种牵挂
在诗人的想象中蜿蜓
——引自《与黄河对话》
诗人正是以如此开阔的胸襟,“借助灵感和禅”与黄河对话。
我想,李全文诗歌创作的灵性,无疑来自生他养他的大山与黄河。黄河畔的山,与黄土高原腹地的黄土山峁大有不同,由于河水的冲涮和风雨的剥蚀,所有山都裸露着百十丈高的岩层,给人以一种险峻雄奇之感,令人振奋的一生一世不敢有分秒的懒散惰意;在轰然远去的岁月里,黄河浪淘尽千古风流,在每一个白昼与黑夜,滋润干涸的记忆,给人以拼搏的力量和进取的智慧!
走进李全文诗歌创作的艺术世界,我们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他常常倚身历史的峰巅,用一种冷酷的目光审视世界,审视人生,使他的诗作在字里行间闪烁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与智慧的光芒。
在远离长征远离苦难的日子
纷纷扬扬的思绪
从瑞金飘到延安
一路雪花
壮丽了共和国的历史
普普通通的雪
从《沁园春》中飘来
丰富了诗人的想象
一场大雪
养育了一个饥渴的中国
——引自《读雪》
如若抛弃政治的或者艺术流派的偏见,我以为这是一首非常成功的小诗。如若我们的诗人没有大山般的胸怀,黄河般的气度怎能在短短的十多行诗中营造出如此磅礴的意境呢?
从李全文的诗中,不但我们可以不时地看到美的展现,更有一种力的爆发,使人心灵震颤。他的许多诗作象征性地写出了诗人对现代历史进程中欢欣奔放的热情,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到时代的呼吸,生命的律动,生活的喧腾和万众奋进的足音。是的,正是生他养他的大山、黄河给了他勇气、智慧以及诗歌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李全文的幸运在这里,他的不幸也在这里。黄河畔土地的贫脊,自然环境的险恶,使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置身于一种难以想象的贫穷与困顿之中。诗人在他的《父亲》中有这样的描述:
干旱的季节
我们翕动龟裂的双唇
在生存与死亡之间
父亲用最后的血液喂养我们
这些从风雨中走过的事实
成为生活 刻骨铭心的部分。
由于难挨的饥饿,使他产生了一种常人无法接受的叛逆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在思想上得到肯定,而且在行动上也得到了体现。上小学的时候,他常常逃学,打架,拽女同学的辫子,下河游泳时故意憋住气长时间地潜入河底,以引发围观者情绪上的惊慌……他时不时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抗争。
从他记事起,赭黄色充斥了自己的视野,赭黄色的山,赭黄色的水,赭黄色的面孔,无不给人以极度的苦焦之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他面对现代城市那五彩斑烂的娇艳,不时勾起他对故乡,对童年和少年时代“赭黄色”的思索。蓦地,眼前展开了一片清新的大地,山野里的《苜蓿花》竟是那样地清香可爱!
在恬淡如水的日子
花香 领我回家……
每每在这个时候,诗人便有《一种渴望》在心头涌动:“这种念头由来已久/无法用语言表达/充盈城市与乡村的缝隙/树的虔诚让人感动”他在《北方》、《父亲·牛·土地》和《土窑》等诗作中,以饱满的热情为故土吟唱了一支又一支发自心底的美妙的歌声。
认识李全文已经十多年了。记得在1992年第6期的《延安文学》上我签发过他的诗作《初春的日子》。1994年10月,他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共甘泉县委工作,历任县委通讯组干事、副组长、组长。在此期间,他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件;在《延安文学》、《星星诗刊》和其它报刊发表诗作230余首,2000年被中共延安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6年以来,连续5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今天,李全文在自己发表的诗作中精选了80首结集为“面河而歌”。这是他的第一部诗集,急就拙文为序,以示祝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