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赏析 | 半文钱债
原文
往①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②。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③往债,竟④不得见。来还⑤渡河,复雇两钱。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之所怪笑。
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得苦报。
注释
- 往:过去,从前。
- 债:作动词,讨债。
- 彼:代词,指借钱的人。
- 竟:终于,到底。
- 来还:归来,回来。
译文
从前有一个商人,有人借了他半文钱,那个人过了很久都没有还钱,商人就前去讨债。路上遇到一条大河,他花了两文钱雇了一条船,然后才渡过河。到了借钱人的家里讨债,最终没见到那个人。商人回来要过河,又花了两文钱雇船。为了讨回半文钱的债,却花去了四文钱,再加上来回的路途往返,疲惫不堪。借出去的钱很少,但损失的钱却很多,结果招来众人的嘲笑。
世上的人也往往如此,为了很少的名誉和利益,以至于败坏了德行。苟且偷生,不顾礼义廉耻,现在有了坏名声,以后还会得到痛苦的报应。
文言知识
说“彼”:“彼”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他,他们”。如上文中的“到彼往债,竟不得见。”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指“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又如,“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禅机故事
商人食言
从前有位商人,居住在济水的南面。
有一次,他渡河的时候沉了船,他抓住水面上的浮草哀号求救。
这时,一位渔夫驾着小船路过,看到后连忙划船过去。
商人不等船靠近,就急忙大喊:“我是济水一带有名的富翁,你如果能救我,我就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用船把商人救上了岸,商人却只拿出了十两银子给渔夫。
渔夫说:“刚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
商人听了脸色一变,生气地说道:“你是一个打鱼的,每天起早贪黑,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不想再跟他争执什么,于是失望地离去了。
后来有一天,这位商人再次坐船顺流而下,船撞在石头上翻了,而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正好也在那里。
这次渔夫没有去救他,而是把船靠了岸,远远地看着,商人挣扎了一会儿,水渐渐没过了他的头顶。
事后有人问渔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当时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银子却没有兑现的人。我宁可遭受菩萨的怪罪,也不愿意救这样的小人!”
出处
古印度·伽斯那《百句譬喻经》
启发与借鉴
商人心中只有借给别人的那半文钱,全然不考虑来回的路费和舟车劳顿,付出甚多却一无所获,还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的是贪小而失大。
现实中,因小失大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有人因为打折促销,就大量囤积,以致用不完而浪费掉;有人开车为了争抢几秒钟,全然不顾交通规则,出了事故反而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和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及眼前的蝇头小利或逞一时之快,这样往往会得不偿失。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