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敬爱的陈余年老师

敬爱的陈余年老师离开我们四年了。我们即将迎来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三十周年,这个学术的殿堂是他和其他几位同样德高望众的老师所尽心创立和培育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够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成果和对他的怀念告慰他的英灵。敬爱的陈老师精于学业,淡泊名利。他是一个严格的师长和慈祥的长辈。

陈余年教授

从1978年我有幸成为他的硕士生,就一直在他的谆谆教导之下,直到他2004去世为止,所得到的教益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他的音容笑貌,他谆谆地教导永存我心。这里我回忆一些他的工作片断,与全院师生共勉。

  陈老师是江苏泰州人,他告诉我,童年时他的家由殷实转贫困,因而十分自尊敏感,有时在外,饿了也不说。如果感到人家让吃饭只是施舍,他宁可不吃,只有亲友真心招待他才吃。

他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交通银行做职员。他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公费留美。先后就读于哈佛、哥伦比亚,获得这两个学校的硕士学位,著名的熊比得是他的老师。毕业后他和夫人万叔寅老师在美国都有很好的工作,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万老师是联合国雇员。陈老师边工作边读博士,他通过了博士的课程考试,完成了博士论文写作,但为赶回中国,他放弃答辩。1955年他们与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回到祖国。陈老师和万老师带着五岁的女儿亚宁取道欧洲回到祖国,他说取道欧洲也算旅游一次。

回国后,他在计划统计系任副教授,成为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英,法,德三种文字。1974年他开始关注计算机数据处理工作,他和其他几位同样德高望众的老师创立和辛勤培育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工作,在中国创造了新的非常重要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并任该专业教授。

1981年陈余年教授和师生们

1990年作者在陈老师加州的家里

1978年我考研究生,由朋友介绍去他家,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我们那时只知计算机可以用于大型国防问题,科学计算问题。他教我知道美国用计算机处理商业数据。以后我有机会经常到陈老师家接受他的教导。他家有一些从美国带回来的家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很多的原版书。几个大书架整齐地摆满书。他在林园的家和在加州的家都是这样。

他坚持长期订杂志,他订了几种杂志,年轻时的无线电,经济学人,近二三十年的ACM和IEEE的主要刊物。对这些杂志他几乎从首发就订阅并坚持终生,始终保存。他终生爱买书和读书。很多的书和杂志都夹有不少他自制的书签。在北京时他用香烟盒纸做书签。去美国后他不抽烟了,就用其他纸做的书签,每次我们谈问题需要引文,他马上通过书签找到相关的引文。

陈老师终生思维清晰,记性惊人。记得在老师八十多岁高龄的时候,我去他加州的家,我们谈一些有趣的业务问题,他仍一如既往,快速用书签找到相关的引文。老师九十多岁的时候,我们电话聊天,他告诉我美国科技最新动态。指导信息管理系应该关心的相关问题,例如,电子商务,系统科学……老师在加州被学校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外事联络员。为我校找到一些赞助如为哲学系找到张绪通,他捐一万美金支持中国道学研究……

  陈老师写了两本书,1990 在科学出版社出的“信息系统工程”和1999 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信息系统工程中的面向对象方法”。他参考了成百本的参考书。引文出处很精确。得到好评。

  陈老师积极为新生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确定专业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利用本身外语优势使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接轨国外先进的学术和学科。建系伊始的一段时间,他为研究生开出4门新课。他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长,指导最初的几批研究生。他为本科教育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陈老师讲课认真,内容丰富,对学生要求很高。他评分较严格。他的课得优不容易。但晚辈有困难他会热心帮助。记得八十年代我们一位年轻的助教陈颐,家属来探亲,没地方住,陈老师邀请住在家里。

  陈老师爱喝好咖啡,爱江南家乡美食,喜爱古典音乐。有许多成套著名乐队和指挥的78转的老唱片。他每年都会在万老师生日献上鲜花,在万老师去世后的二十多年也同样满怀爱在万老师生日献上鲜花。

  他不忘家乡,常想报答家乡和亲友。他在人大教书以后,生活条件好了,几十年间他帮过不少的乡亲故旧。他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退休后侨居美国,曾多次去泰州扬州探亲。我有一次陪同他探望了很多亲友,与他们畅谈,我们还为几个大学做了学术报告。他的亲友众多,我们相聚气氛亲切,融洽快乐。

  原科委主任宋键,原经委主任、人大原校长袁宝华对陈老师都很敬重。陈老师对他们同样很敬重,陈老师不忘利用与他们见面机会介绍我们的学院。由于他的介绍,袁宝华校长对我们学院有了认识和很好的印象,也认识了陈禹老师和我。后来,在信息学院成立的时候,陈禹在原科研处长贺耀敏引见下,找到袁宝华校长,袁校长高兴地为为我们学院题了院名。后又为经济科学实验室题了室名。这两个题字现制成匾,挂在学院和实验室。

  陈余年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创建人之一。

最后,我抄录陈老师去世时纪校长和程书记的唁电,他们高度评价了陈老师的一生:陈余年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胸怀万象,是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专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学专家。作为我国数理统计领域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特别是信息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先生一生光明磊落,德高望重。著述林总,弟子成群,桃李遍布天下,在师生同行中享有崇高声望,深受尊重和爱戴。晚年虽身处异国,仍倾注满腔热情,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为信息管理系的发展尽心尽力,实为全校师生学习之模范。

将己作烛 烁烁其华 掾笔红圈留事业

爱生如子 循循善诱 桃鲜李艳慰英灵

这确实是陈老师一生的写照。

作者介绍:

方美琪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2生,1978-1981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经济信息管理系程序教研组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

陈余年教授简历

陈余年1913年3月25日出生,江苏泰州人,数理统计学家,计算机信息管理学专家。1933年起他先后在武汉大学、重庆南开大学学习经济学和数理统计。1945年至1955年在美国学习数理统计学,先后获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被高教部派到中国人民大学,任计划统计系副教授、人民大学停办后,在北京经济学院任副教授、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后,任经济信息管理系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首届理事,积极参与了我国现代系统科学的创建活动,2004年2月21日去世。

陈余年先生和夫人万叔寅在美国

陈余年教授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并且通晓英、法、德3种文字。50-60年代,从事数理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1974年起,以六旬之年开始从事计算机数据处理工作,并注意研究国外相关学科领域的进展,为日后确定经济信息管理系的专业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建设、接轨国外先进学术和学科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他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创建人之一,信息系创建之初,从教学计划到具体教材都需要参考国外资料编写,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他充分发挥了在学术与外语方面的优势,为学科的创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还担任了系研究生指导小组导师组的组长,在仅建系伊始的很短时间内,就陆续为研究生开出4门新课。为指导最初几批研究生、本科生的工作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受国家科委委托,主办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办的"信息培训班",这是该领域我国人才培养的起点,作为学术负责人陈余年教授承担了培训班的大量工作。由于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他被同行公认为是我国的信息管理科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退休后定居美国期间,他仍然念念不忘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受袁宝华校长委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对外交流顾问,积极向在国内的师生介绍学术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联系学术交流的渠道,为学校和信息学院的对外学术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