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成对手,并购亏着走,蒙牛的“双千亿”目标能完成吗?

易简财经

距离关键时间2020年,只剩下4个月左右的时间,割爱优质资产、半年三换帅的蒙牛,能完成当初立下的“双千亿”flag吗?

-

割爱君乐宝,蒙牛少了一颗“摇钱树”

7月1日,蒙牛公告,拟以超过40亿元,卖掉自己手上所有君乐宝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蒙牛和君乐宝,就没多大关系了。

乍一看,这笔买卖还挺划算,相比9年前4.692亿元的收购价,蒙牛在君乐宝上的投资获得了35.418亿元,每年白赚4个亿。

然而,9年前的君乐宝,还只是个年营业额12.6亿的“小弟”,现在已经成长为年营收过百亿的全国第四大乳企,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能为蒙牛带来的贡献,都不可同日而语。

从财报数据来看,2015年-2018年,君乐宝为蒙牛提供的业绩占蒙牛总营收的6.56%、7.59%、8.6%和9.6%,比重逐年增长。仅2018年,君乐宝就为蒙牛提供了66.3亿元的营收,3.07亿元的净利润。

若剔除君乐宝的业绩,蒙牛2015年-2018年的营收会降至457.87亿元、496.2亿元、548.98亿元、622.7亿元;2016年-2018年的增速分别为8.4%、10.63%、13.4%;与剔除前的数据相比,基本每年要损失1.2%的增速。

换言之,这场交易于蒙牛而言,虽然短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却损失了长期的利润,还会增加蒙牛完成“双千亿”目标的压力,根据蒙牛18年689.8亿的业绩来看,蒙牛在19年、20年的业绩增速均不能低于20%,挑战巨大。

此外,君乐宝单飞后,还能挣脱“同业竞争”束缚,开拓原来无法涉足的领域,比如其最近推出的“悦鲜活”低温鲜奶新品,能将鲜奶保质期延长至19天,为鲜牛奶产品实现跨区域销售提供了可能,这对于蒙牛在华北地区的低温奶市场构成一定威胁。也就是说,蒙牛不仅失去了一颗长期的“摇钱树”,还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

增收不增利,并购后遗症凸显

细观蒙牛去年财报还会发现,在总营收持续增长的背后,其各分部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

除液态奶业务历年均能保持盈利以外,从2015年起,蒙牛另外三个分部已连续亏损,其奶粉业务也是直到2018年才扭亏为盈。

而表现最好的液态奶业务,去年也出现了盈利同比下降。据财报,2018年蒙牛液态奶分部盈利同比下降5.92%至35.32亿元。

一般来说,企业增收不增利,通常是因为薄利多销或让利促销,蒙牛也不例外。国金证券8月18日行业研报显示,蒙牛纯甄折扣率27.3%,在常温奶折扣率排名第一;特仑苏纯牛奶折扣率9.8%。

这样做,虽然短期可以加速资金回笼,长期却会造成缺乏再生产能力、对产品开发缺乏后劲力等不良影响。

-

这些让利促销回笼的资金,都花到哪去了?

从财报来看,2018年,蒙牛经营费用将近227亿,占集团收入的32.9%;销售费用高达188亿,占营收比重的27.3%,同比增幅26.7%。

由此来看,牺牲利润省下来的钱,有一大笔用来填补了高速增长的销售费用,然而这笔费用却未能显著拉动营收增长形成闭环,因为蒙牛营收增幅仅14.66%,远低于销售费用增幅。

此外,蒙牛2018年花在广告及宣传上的费用也不少,超过70亿,是自2016年来最高的一次,结果却被指没效果。世界杯期间,蒙牛花大价钱请了梅西,本想通过梅西不惧各种艰险与挫折勇敢前行,来塑造出蒙牛坚韧不拔的品牌形象。没想到,阿根廷先是被冰岛逼平,接着又被克罗地亚3比0吊打。前两场比赛中,梅西一球未进,一度被广大球迷笑称“没戏”,被批比赛消极没有斗志。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蒙牛要实现千亿目标,仅凭自身现有资源实在太难了。不过,蒙牛总裁卢敏放还是对外宣称,“千亿目标是已经确定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对此,该业内人士解读为,可能会通过并购和扩大产能来完成。

然而,纵观蒙牛往日的并购情况,却让人一言难尽。

在蒙牛并购君乐宝后,其还先后入局雅士利、现代牧业、圣牧,试图完成其“全产业链”的意图。

可惜,这些并购并不都这么给力。2013-2016年雅士利净利润均为负增长,2016年直接出现亏损,直到2018年才扭亏;而现代牧业2016年的亏损也曾达到7.42亿元,这也导致蒙牛当年出现7.51亿元的亏损;2018年,现代牧业亏损4.96亿元,中国圣牧则亏损22亿元。

-

半年三换帅,管理层动荡连连

更让人担忧的,是蒙牛上层动荡连连。

4月29日,蒙牛公告,陈朗获委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本公司战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任蒙牛董事长后,蒙牛就开始进行频繁换帅。

2016年,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中粮集团副总裁兼战略部总监马建平接任蒙牛董事长;

半年后,原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替孙伊萍任蒙牛总裁;

今年年初,马建平卸任,转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出任蒙牛董事长;

如今,上任仅3个多月的于旭波又辞任了,陈朗接手董事长一职。

短短半年时间,蒙牛居然出现了三换帅。要知道,管理层就是一家企业的中流砥柱,更是企业长青的基石,长期更换管理层,不仅会使制度没有连续性,还会造成企业内部的动荡,给企业未来的增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本来呢,早在2011年,蒙牛就是中国乳企第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蒙牛还是老二,而且还有跟老大伊利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

如今,在伊利的管理团队已维持10多年不变稳步前进的情况下,蒙牛还出现频繁换帅?看来后者想完成“双千亿”目标,夺取乳业老大之位,似乎是更难了。

不知道明天的半年报,蒙牛会不会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惊喜?

关 于 本 文

  • 请WX搜索“易简财经(ID:ejfinance)”关注我们

作者:小熊猫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