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这样的夜晚
梁东方
雨季的黄昏,没有阳光,是一场雨和另一场雨之间的状态。
楼下柳树的树梢在风中摇摆,不断将发白的叶子背面显露出来。
傍晚到家,吃了简单的凉拌菜,喝着热水,舒展地坐在阳台的椅子上,面对窗外碧绿的玉米地和氤氲的天空,自然而然地拿起那本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台湾游记选》,不是以工作状态,而是以纯粹的读者状态观赏其中的文章,随着作者的脚步去浏览那著名的岛上风光。
安静地看看别人的游记,别人同样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写的游记,便有一种与人同游式的共情。
那时候,出行和出行的感受都是珍贵的而安静的,远不像现在这样只来及用小视频匆匆展示一下,还不忘了反复让“老铁”点一下小红心。展示的和收获的都是匆促的浮光掠影,都是一颗颗难以寻到安宁的灵魂。
在人类资讯远没有今天发达的时代,旅行和记录旅行都是缓慢的;对于这种旅行与旅行记录的传达,就更是舒缓悠然的了。不过,这本我不知道哪一年花一块钱买的图书馆处理的硬精装旧书,在今天这个黄昏里看来却一点也不过时。尽管记录的人和记录的景象肯定都已经又有了一番沧海桑田,今天与那时已经翻天覆地,可是那种对景物和风光的探索的乐趣,那些共情的对自然美的追寻之心,那种旅途之中与不同的人之间的际遇,依然具有并不过时的美感;甚至还会因为那样的未经人类过分打扰的风景和普遍淳朴的人心已经发生了必然的变化,而有一丝惘然。荏苒的不仅是时光更有人生:前人所经历的苦难往往还会重演,前人所经历的美好却再难重现。
这个黄昏,不再手扶键盘,不再看稿,而是从容地按照自己的逻辑使用时间,尽管外在形式上可能区别不大,但是心绪上的状态上的是迥然不同的。这种微妙的因为自由阅读而来的惘然,就是证明又兼收获。
这才是生活,那是工作。
写作是介于生活和工作之间的一种,它主要是由衷的,但是又的确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完成,于是也就很像是工作了。
偶尔有这样不开电脑的夜晚
在安静的立式台灯下铺开本子
用钢笔
让思绪自然地流淌
偶尔有这样复古的夜晚
不功利地使用时间
才有诗意袅袅地升腾到高高的云天
俯瞰夜灯下专注地伏案的少年
一如少年
的确是写作业的孩子般
心无旁骛
神思渺远
又开始下雨了。
雨声均匀,没有风,树梢一动不动,窗外的庄稼根根笔直;没有雷声,没有墨色的乌云,天空一片平淡,但就是有雨一个劲儿地下。
这样的雨将是雨量最大的一种,因为它持续的时间将很长。这样的雨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那种下雨天,连绵雨天。这样的雨中,一切都不得不停顿下来,人只能在屋子里时时地听着雨,在专注地听着雨的时候你会感觉均匀的雨的节奏好像有一种暗暗的增长,越来越紧,越来越密,紧与密到一定程度才慢慢舒缓下去;然后又开始一轮,越来越紧、越来越密的一轮。绝对均匀的雨似乎很难,貌似均匀的雨其实是有波峰波谷的,只是不易察觉而已。
坐到楼上的窗前,看着雨听雨比仅仅是听雨更让人心定气闲。坐在窗前雨边,有无尽的享受,从庸常生活中走了出来,有了一段山中度假一般的好光阴。
雨声骤至的夜晚
没有蚊子
也没有风
鼓点一样的雨
敲打在万事万物的身上
从窗口涌进来的湿凉
增加了屋子里的安静
这时候
很愿意让立式台灯亮着
不为看书写字
也不为看手机
只为了和那雨中的狼狈
对比
雨停了,安然入睡。
在梦里又听见哗哗哗哗的雨声,雨声显得格外大,格外持久。听见了哗哗的雨声,接着睡,睡得比刚才还香。这是没有看见雨,也没有预见要下雨,而在睡梦中骤然听见雨的状态。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美妙得很。因为这雨似乎没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轻易到来了,像是白得的一样。
再次醒来的时候雨已经停了,醒了以后才意识到实际上是因为凉,是因为冷才醒来的。昨晚入睡的时候还是一丝不挂也辗转难眠的热,现在醒来却已经充满对被子的渴望。
这时候,外面有了堪称强大的蛐蛐叫声,蛐蛐叫得连成一片,已经是对夏夜的告别,是即将迎来的秋天的预演。立秋时节,又熬过了一个酷暑,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胜利。
有那么一瞬间,甚至还有了对刚刚过去的粘热的夏日的留恋:虽然热,但是毕竟不冷。因为在庞大的蛐蛐叫声后面,已经可以感受到未来的冷的威力。
人在季节中,便已经是最好。不论昼夜,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