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小辑丨七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自古以来,七夕就是温情浪漫的时刻。
8月14日就是七夕了,在你脑海中,可有美好的人或事浮现?
吴辰(安徽铜陵)
一年只能执手一次
只能相看一回
只能主观地将短暂
无限延长
延长到所有的孤独
都化为过眼的云烟
延长到绵延的思念
都稀释成柔情蜜语
延长到剩下的
三百六十四个日夜
都变作飞逝的时光
李华晶(山东德州)
秋风的指尖点过的
不只草间那一声蛩鸣
和如玉的清露
不只砧杵上绵延的离愁
和晶莹的思念
还有这一夜
被千百年的期待和祝福
涂鸦了的这一夜
织女的心
她只说
河汉高远
搭一座桥的时间太久
世间男女
不必乞巧
抑或乞一点黄金、钻石
玫瑰
只乞珍惜相握的手
相连的心
然后,长长久久
她只说
岁月漫长
一夜的相聚太薄太凉
凡人爱情
多一些相守
便胜却天上无数
张丽英(吉林四平)
在七夕,所有的相思都开花
这一天,每一声鸟鸣都富有光泽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双翅膀
每一个人,都成了银河两岸的苦命鸳鸯
一个遥望一个
一个思念另一个
哪怕朝夕相处的夫妻
此时也成了故事中的男女主角
你给我写诗,我给你研墨
像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
像影子,分成了许多等份儿
仿佛我也在这等份儿里
开出了细小的花
林秋燕(广东阳江)
那晚,月光如水,她偎依在他的怀里,他说山里的日子太苦了,要带她到山外去。她摇摇头,咬着嘴唇,说从小和娘相依为命,她不能丢下体弱多病的娘。他说到了山外,攒了钱,寄回她娘。她还是摇摇头,说不能丢下娘……
临走前,他在他俩经常幽会的地方栽种了一棵半尺白玉兰,说等玉兰花开,他就回来把她母女接出大山。她望着仅有五片叶子的玉兰树,含着泪花说等他回来!
他走后的那一年,女儿出世了,她的母亲走了,玉兰树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枝叶茂盛。第四年秋天就开满了幽香、洁白如玉的花朵,七夕节那天,她守在玉兰树下,望着村里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寻找他的身影……
第六年的七夕节,她穿着绣着玉兰花做的嫁衣,带着女儿,嫁到更深的大山里去了。
主人离开后,玉兰树像有灵性似的,虽然和以前一样,循规蹈矩,在不同的季节,展示不同的风景,可开的玉兰花黯然失色。在一场罕见的暴风雨中,玉兰树被雷击中,只剩下半截孤零零、黑不溜秋的树桩。
一场秋雨过后,她携夫带子回来了,生活的磨难,让她的皮肤变得粗糙,眼角的皱纹让30岁的她看上去像40多岁。她的丈夫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守山人,这次把她送回来,是因为他要回省城探亲。
离开她之前,他把她的家修缮好,懂得栽种技术的他,对着半截烧焦了的玉兰树观察了很久,也忙碌了大半天……
他和他一样,走出大山就杳无音信,她带着10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守着玉兰树,守着一份无法言述的孤苦,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
那年刚下过第一场秋雨,4岁的儿子跌跌撞撞地跑回来,说玉兰树打花骨朵了……她抚摸着儿子红仆仆的小脸,说玉兰树早被烧死了!儿子却拽着她的手,硬是拖着她来到玉兰树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她实在无法相信,不知什么时候,烧焦的树头旁边长出了一株半尺高树芽,虽然只有三片叶子,可叶子的芽端上面竟然有一个花生大小的花蕾,她的眼睛湿润了……
那年,失踪11年的他回来了,他跪在她面前,泪水滂沱地向她忏悔,说不该不遵守诺言,要带她走出大山。她凄婉地回绝,说要守着玉兰树!
他走后,七夕节那天,守山人回来了……
那晚,月色朦胧,她偎依在守山人怀里,喃喃地说:“玉兰花开了。”守山人抚摸着她不再年轻的脸庞,憨笑着说:“我懂得玉兰树的习性,也知道玉兰树一定会开花……”
罗裳(西藏昌都)
银河清澈
天上的鹊桥,渡过
旷世的相会
灯火璀璨
人间的鹊桥,加速
甜蜜的心跳
多好呀,飞机是鹊桥
高铁是鹊桥,客轮是鹊桥
大街小巷也是鹊桥
晚风还是鹊桥
星空下,一朵波斯菊正缓缓靠近
另一朵波斯菊
草尖上的露珠
仿佛是一双双凝望的眼睛
洞穿我的心事
是的,我在一首诗里
搭起一座鹊桥
等你,踏着月光回家
张洪崑(山东德州)
咕噜,咕噜
和妻子在厨房熬一锅粥
把土豆削成片、切成丝
炒一道清淡可口的小菜
吃了那么多年地边摊
终于把断梗流萍的生活
固定在一张餐桌上
早年信誓旦旦的爱情
被柴米油盐酱醋茶
调和成顺口的滋味
不惑之年云淡风轻
不再刻意制造浪漫
但时常刷新平淡
饭后,偶尔散步
偶尔也手牵着手
走到月光的尽头
意犹未尽
两个人的爱情,潜行人间
湮灭了一个节日
千古传说豪不在意
一年一度把一个词翻新一次
没人看见喜鹊飞到了哪里
月亮踯躅着躲进了云朵,不回答
雨还没有按时来
不,据说那是织女的泪
葡萄架下的女孩早已长大
但总被生活搬到七月初七的册页
闪闪星光下,遥想
牛郎和织女也该老了吧
越来越没有多少雨下
现在的织女
会不会后悔嫁了个穷人家
男耕女织的时代已经过了
红尘滚滚成大地上的银河
门当户对依旧有阻隔
此时,我愿献出文字里的灰喜鹊
用诗搭一座桥,架在相思河畔
将痴男怨女
一一渡到彼岸
(已载8月13日《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