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视剧《老中医》
中医书友会第2004期
I导读:《老中医》大家都追着看了吗?选了三篇书友投稿的观后感,不知读者怎么看?
浅议电视剧《老中医》
作者/王昆文
何谓老中医?——我总觉得目前正在热播的这部电视连续剧《老中医》所表现和塑造的老中医形象差了那么一点儿,即真实性。它与历来我所认识和了解的、我心目中的那些老中医形象不太吻合,也不太相似,似乎还隔着那么一层皮。
从剧的开头,老中医翁泉海卷入的那一场官司就使人有些疑惑:翁仅仅是应邀出诊给一个重病患者看病,而且已经有言在先,向患者家属说明了其预后不良,此不过是尽人事而已。但随后却被患者家属无端告上法庭,要翁承担所谓医疗事故的罪责。这在中医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何况这样的事情在翁身上就在此剧中还不止发生这一次。请问:在当时中国的中医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是如此的恶劣不堪么?
尤其是作为全剧主角之一的老中医赵闵堂,在本剧的前面部分剧情中,其所作所为更离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老中医的形象和状态相距甚远,其言行夸张做作显得太过了些,给人一种完全是在演戏的味道。(这是不是在戏说中医呢?)像他这样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仅只是极个别的,(而且不会集若干不良品行于一身),故不应把他这些方面尽情渲染,从而有损中医形象。
所谓老中医,历来给人的印象是严肃、稳重、不苟言笑,对患者坦诚相待,耐心细致,处方谨慎,下笔再三斟酌,决不敷衍塞责。他们医德好,临床经验丰富,治病有一定的疗效,诚所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九折臂终成良医”。这样的老中医普遍受人尊重,不论在任何朝代皆如此,何况那些知名一方的老中医就更不用说了。怎么会被人蒙着眼睛或被捆绑、押解着去给人看病呢?有的甚至还被举刀逼着?
再说赵闵堂在此剧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中医呢?他开着一家诊所,室内挂着一幅“术冠中西”的条幅,作为上海有点名气的老中医,开头不是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的,而多数时候是在反衬另一个老中医主角翁泉海。
翁医德高,医术好,精勤好学,对患者关怀备至,甚至主动叩门去为患者诊治,还亲自煎好药送上门,哪怕遭受冷遇而碰壁。他还发慈悲之心,主动带着徒弟及药材去到发生霍乱传染病的矿场免费救治工人,不惜遭人嫉恨或被传染,甚至被人打击和伤害。
而赵闵堂呢,却一直显得有些猥琐,心眼小、医德差、虚伪、不诚实,装神弄鬼或故弄玄虚,医术不高而喜自我吹嘘。什么神龟探病,什么悬丝诊脉,什么用老虎须及原配之蝉蜕一对做药引……还有他作为去南京请愿抗议“废止旧医案”的代表,却中途装病退出,等等。总之,他患得患失,整日为追求名利而绞尽脑汁,每每被其悍妇妻子所指使,而令人啼笑皆非。难怪其徒弟小铃医都说他是“一文钱能捏得出水的人”,在医德和做人方面不值得为师。
全剧把赵闵堂作为一个老中医的主角之以上行为过分渲染(尤其是剧情的前面部分,包括与其妻及其徒之间的互动),我认为是不太适宜的,这是全剧的缺陷——尽管它能为剧情增加一些笑料。
但它难免不使人产生疑惑:难道老中医竟是这种人么?
须知,无论在什么时代,老中医的主流和多数都不是那样的人。虽然在剧情的后面部分,编者又把赵塑造成了一个正面人物:他有爱国心,痛恨日本侵略者,为了使患病的日本兵服药无效,他偷偷修改了药方。最后他因此而被日本人杀害。他的此种行为当然令人尊敬,此又另当别论。不过,此种剧情转化好像有些勉强和生硬。
当然,这部电视剧也有它出彩的地方,比如刚播出的第二十四集、第二十五集就比较好看,即关于中西医打擂和中西医结合问题之争。前者是对中医药疗效的肯定;后者是关乎中医发展的方向,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之争的这一集拍得不错,相当精彩,也值得人们深思。翁泉海与其父亲之间矛盾尖锐,可谓针尖对麦芒,不可调和。翁父请出祖宗来教训翁并痛击之,但翁仍坚持不改,说他至死不渝。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之争已约百年,这场论战仍在继续,至今仍在困惑着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结合”之路是否正确?是否能走得通?它给中医事业发展带来何种影响?中医究竟应当向何处去?人们还在彷徨,还在思索。
这部剧没有回避这个中医的要害问题。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当代还有多少坚持用中医思维治病的老中医?他们一辈子矢志岐黄,衷心不改,甘守清贫,精心带徒,为中医源源不绝地输送新鲜血液。
这样的老中医在城市医院里已经越来越少,在农村更难寻觅。现在,为什么一大批中医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却都纷纷报考西医研究生?我们的中医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中医自学成才的路被阻断或不被重新开放,那未来的老中医在哪里?
总之,这部电视剧还是花了不少的精力和心血来打造,至少他把以往在荧幕上很难作为主角来宣传的中医药题材隆重地搬上了舞台,使人眼前为之一亮。该剧编者的初衷和出发点还是好的,是为了弘扬和宣传中医,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中医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从而相信中医,走近中医,使祖国优秀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对此,这当然应当充分肯定。
但由于剧本本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是掌握的写作材料还不够丰富,作者非中医专业人士,对中医的认识有限,因此凭想象和虚构的成分略显多了一些。故对这一部专业性较强的剧作表达得不是那么完美及理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应当包涵。科普和宣传中医,诚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甚至很艰难的路要走。——振兴中医,吾侪有责!
文学作品的灵魂就是真实(艺术的真实,也包含现实的真实)——哪怕它是虚构的,经过加工再创造的,但只要能给人以真实感,就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同样是关于中医药的题材与故事,即电视剧《老中医》与《大宅门》;同样是属于中医药的两块招牌,即“泉海堂”与“百草厅”;它们又都是由同一个名演员(陈宝国)领衔主演。但有人认为,从打动人心的力量上说,《老中医》不如《大宅门》;“泉海堂”不如“百草厅”。是否真的如此呢?
其实,《老中医》这部电视剧,还不如以民国时期一位上海的著名中医陈存仁先生为原型来塑造,来构建。因为他就是老中医的优秀代表,一生致力于弘扬祖国传统医学而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药学大辞典》就是他编的。他一生的事迹足以编写出一部内容丰富且真实感人的剧作《老中医》,而且用不着多少夸张、渲染和虚构。
剧作完全可以以之为中心来反应民国时期的老中医们的奋斗历程和从医业态。何况陈存仁就是当年到南京请愿的五位中医代表之一,他书写下了一段真实而生动的记录。
著名中医程门雪曾有诗赞他“占尽江南一角春”。这个真实存在过的老中医,其史实比目前正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生动和丰富。
大家不妨阅读其著作《银元时代生活史》,书中顺带介绍了老中医谢利恒、丁甘仁、丁仲英、秦伯未、张赞臣、姚公鹤等人。作家阿城说:“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我也在此特向各位同仁推荐。
去你的《老中医》
作者/陈建彬
听说最近央视的《老中医》挺火的。听闻此剧其实是在春节前。本来作为学医之人,对此类型题材还是很期待的,但对此剧却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首先,《老中医》这名字起得实在没水平,一看就觉得欠缺专业度。韩国有部汉医题材的片子叫《医道》,没看过,但光从名字说,高低立判。国内另一部中医题材的片子《神医喜来乐》,名字一看就明了:戏说、喜剧、亲民。而这《老中医》真是不知所谓。
其次,老中医就等于好中医吗?绝对不是!小流氓,不悔改老了成老流氓。一个庸医,如果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成老中医,却也是老庸医。
真是应了广东人的一句话“不怕生坏命,就怕改坏了名”,但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导演团队的不专业。
上周末,老爸看剧,我跟着瞥了几眼,也证实了原来的猜想。其中更有几个场景看了颇让人失望。
场景一:主角翁泉海治一个头痛欲裂病人效果不佳,说南京有某医有个家传治头痛秘方,想去南京求方。
场景二:隐藏身份的弟子向翁泉海坦陈自己的身世,说自己是XXX的儿子。翁泉海说:XXX是很好的医生,他治肺病有三个秘方。
场景三:翁泉海为了感谢一中医朋友在父亲的事上帮忙,欲以家传几百年的补肾秘方相赠。
秘方、秘方、秘方,说来说去都是秘方!你干嘛不起名叫《老秘方》啊?中医的精髓在于几张秘方吗?当然不是。早有历代名医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处方通过著作毫无保留的公布出来了。如:汉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几千年来已累积了几万条方子,还需要什么秘方?
和剧中主角翁泉海同一时代的民国名医张锡纯也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并予以出版发行,将理法、医案和处方全部公之于众,并通过举办函授学校,设馆课徒,培养中医人才。
新中国中医名家胡希恕也说过他没有秘方,有的只是理法方药。
今时今日,拍个剧你还守着几张秘方,未免太LOW了吧。
另外,这导演到底有没有做过时代背景调查啊?剧中民国时代的中医师个个都西装革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剧中那个徒弟给大小姐扎针,投飞枪般的持针和手法,针还没透皮就弯了。这样大小姐很疼的。哎,能专业一点吗?好好向人家王家卫导演学学好吗?一点诚意都没有。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原寄望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推广,让民众更加了解中医药,想不到来的却是“中医黑”。
呜呼哀哉,只能感叹中医界无有学识之士出来挑大梁啊,反而让牛鬼蛇神成了代言人。
如何做好中医人
作者/小炻
近期央视播出《老中医》看了几集,称作良心之作。这其中不仅仅是指几位老戏骨精湛演绎以及那种在民国时期提出“中医废止案”背景下,中医人以仁心、济世情怀,厚重前行的历史质感。更是因为作为中医一份子,看到剧中运用方剂时的药物加减,体现中医精妙而感叹。
电视剧中第三、四集讲一孕妇怀死胎,中医用药为其下胎一段。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中医的看到翁泉海用药炉火纯青,最后把妇人治好,确实佩服。
我并不了解当时民国,西医医疗水平。现在门诊遇此类妇人,一定不会如此大费周折,常规就是转妇产科手术,要以病人安危为前提,因为下胎用药辩证不对,用药不精准,很有可能会导致大出血。
抛开这些,说说剧中用药。
翁泉海在给病人治疗前,同行赵闵堂也给孕妇看过,两人都是以古开骨散方为底,不同之处就是翁泉海将赵闵堂的一味药“川芎”换作“川牛膝”,死胎下,妇人治愈。
这两味药有什么区别?中医人都知道,牛膝和川芎都有活血之功,但牛膝药性走下,除了活血化瘀,还有引诸药下行;川芎药性走上,除了活血行气,擅治上部疾病。两味药放到方剂中都有“引经”作用,而针对妇人下胎,牛膝下行更适合,这是其一。其二,牛膝又分川牛膝,怀牛膝,产地不同,药效也略有不同。川牛膝侧重活血,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剧中特别点明,翁泉海用的就是川牛膝,个中味道,让人拍案叫绝。
随着剧情,剧中于运来在翁泉海身边唱方:“川桂枝、上广皮、云茯苓、姜竹茹、潼蒺藜……”,都是认认真真、地地道道的道地药材。
这才是讲究的中医,方子要辩证对症治病,离不开方子里每一味药材从产地、摘种、炮制等严格要求。
恰好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胃肠病学》上一篇《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提到:“导致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是:各类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占26.8%),抗结核药物(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其中提到中草药所占药物性肝损伤比例,在网络上引发新一轮中医黑们自嗨。
我觉得文章提的并没有问题,陈述的是一个事实(原文全篇未见,暂做假设),但真正引起中草药药物性肝损伤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以正规中医大夫用药为主,还是民间游医乱开药以及自配自服造成肝损伤为主(民间自古不缺在自我治病方面自感艺高,而胆特大的人)?
这两种比例结果,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叫医源性损伤,后者叫自戕式损伤。所以不能以一个中草药肝损伤笼统等于中医用药,这是不严谨的,也不能解决问题本质。
一直都觉得中、西医这两种医学体系,其实就是站在不同位置看疾病: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也有自己看不到的盲区。而以彼此盲区,对比彼此优劣,都不应该是打击对方的手段。
比如开头提到《老中医》中,治疗妇人死胎,我相信,今天,但凡是正规中医大夫,都会建议病人行手术治疗。比如临床见到消化道穿孔病人,明确手术指征,也不会有哪个中医大夫还要接诊让吃中药吧。
再比如,我们诊所门诊看过一病人:中年女性,既往反复外感,此次感冒一月余,服用了各种感冒药,并且多次输液后,感冒越来越重。病人症状:汗出不止、胸闷、气短、乏力,头重难以抬起,脉左右都是细弱。学过《伤寒论》都知道一段条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给病人用了桂枝加附子汤,三付药,立马收效。
这个病治的明明白白,有理有据的。而很多中医人治病,也都如此,还要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中医看病凭侥幸吗?
说实话,挺佩服某一群人,对于自己未知的领域能特别自信地评头论足。张嘴就说中医不科学。要知道中医不是不科学,而是这些人根本就不用科学态度探究中医本源,再做结论。
对于不懂的东西,应该先调查,才有发言权。
回过头,再说中草药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丁香园就关于这个问题,近期发表一篇旧文《两个痛不欲生的肝衰竭病人,都是因为吃它了……》(感兴趣可以搜文看一看),丁香园的寓意不过多评价,文中作者的态度是很中肯的。只不过,很遗憾的是,两个痛不欲生的患者服用的“土三七”,个人分析不是来源正规医院和正规大夫建议。因为入药的“三七”和“土三七”是两回事,我们诊所以及供货商从来不供“土三七”。
这种悲剧,我在临床医院工作时,也是经常遇到,还有无证中医大夫,祖传中医给病人开出的有明显毒副作用,大剂量的中药组方,造成肝衰竭。让人痛心不已。
至此,也为我们中医人提出中草药如何用药安全的问题(这应该是个大问题),如若像《老中医》中,药物来源讲究道地药材,如若可以大力宣传,明确纠正大部分国人印象中中药无副作用的误解,让对中药心存敬意,是不是也是尽一份中医人的心?
“是药三分毒”,不仅仅是说有些中药有毒副作用,也是告诉大家,即使如大枣、人参、黄芪、生山楂、枸杞子等药食同源的药物,辩证不对,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有病求正规医生,是最明智的选择。
看《老中医》,让我作为中医人反思了很多,对比民国时期的中医环境,而今也并不乐观。
这也就要求我们中医人,更要潜心贯注。毕竟对于病人而言,临床疗效才是根本。
如吴鞠通所说:“进与病谋,出与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