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巅不胜寒——我读《老子》的那些冷冻时刻【我读老子】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这个栏目了,打算将81章的讲义全部整理完成后再续。
历时一年,目前已完成60章,融合时事、历史、人生阅历等,字数约24万(每章约4千),第一稿全部手写。
这个过程是炼狱,是洗礼。如果只按现有的翻译进行教学,是很简单的事情。
实际上,即便是专家学者,他们的诠释同样有蜻蜓点水之处,浮光掠影之嫌。
有时候为搞清其中的一个逻辑关系,花掉我一天、两天不足为怪。
但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充实感可遇不可求。
先挑出几点,算作里程碑式的自我鼓励。
第23章 “希言自然。”
翻译很简单,用老子的话,无非就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式。对待孩子不要过于繁多的教条,管理企业不要太多的规范,治理国家不要太多的发号施令。
先不说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且来分析“希言自然”。
希言是本来的应然状态,多言才是扭曲的,人为的,是“伪”。
仔细一想还发现,应然的状态一方面要求“希言”,另一方面也没有禁止多做,甚至是一种“先斩后奏”直接行动的策略。
我不说,懒得说,直接做,总可以吧?不也是希言自然吗?
比如2014年看到菲律宾的司机礼让行人非同一般,回来后每次学着礼让时,后面的司机放肆鸣号急不可耐。
没过多久,就听说和行人抢道者,罚。
现在横过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遇见非常礼让的司机是常有的事。
可见,政令或者制度即老子所说的“言”不是很有必要么?
此为“希言自然”的另类、个人诠释。
思考性读书的意义应当包括这种方式。
第41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红楼梦》第4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门子与贾雨村密谋时笑了六次,结合本章来读,别有一番意味。
同时,“故建言有之”,为什么用“故”,“故”的前后内容之间是怎样的因果关系才能说得通呢?
盯着那么几十个字仔细琢磨,发现后面诸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都是告诉我们容易搞错,一般人不容易懂得的道理。
因此,“故”后面的“建言”显然是针对“下士闻道,大笑之”而言,意思是说,下士是不会明白下面这些道理的。
按照一般的教法,梳理一遍足矣,也几乎没有学生会提出这些问题。但完全可以引导着这么去做。
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一般的教法,根据全书经典,解释其含义;更进一步,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但我从中挖掘出一道推理题:
啬,吝啬,但若是不应该大方的东西,那么吝啬便是褒义,即节制节俭。
节制什么呢?
浏览下文,很容易找到“重积德”,我们已经学习过,“德”是从“道”得到的东西。
重积德,无非就是不断向道学习,不断按照“道”去行为。
再往前推,“早服谓之重积德”,可以倒推出“服”为“积德”之意,“早”为“重”之意。
“早”为什么是“重”呢?
这时候脑海里很容易浮现一个坐标图:
横轴从时间上看,越早按照“道”做,“积德”越多;
纵轴从与“道”的贴合程度看,越是遵循“道”,“积德”越多。
既然早服就是尽可能早,尽可能不要偏离“道”的轨道,
再往前倒推,“夫唯啬,是谓早服”,根据前面的推理,啬就是节制,节制就是早服从道。
推到这里,很明显,啬就是节制欲望。
是不是比直接解释意思更有意义?
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铺天盖地的诠释都是小鲜太容易稀烂,不可频繁翻动,因此,治大国,政令不要太多,法令变化不要太快。
但是静下来一琢磨,不能频繁翻动,不等于不翻动!
比如我们的市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教育改革,中小学改革,高考改革,算不算频繁翻动?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翻动呢?
掌握火候。
顺势而为。
那如何判断“势”可顺可为呢?要做到有一定的操作性,需要周密详尽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这恰恰是科学精神的内核。